1. 简单百科
  2. 五弦琴

五弦琴

五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属于古琴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其发音音柔和,音色圆润,音量不大。虽历史悠久,但相较于更为普及的七弦琴而言,五弦琴显得较为罕见。五弦琴可用于独奏或为民俗音乐、民间舞蹈伴奏。

概况

中原地区许多古老的弦鸣乐器,如琴、筝、筑等,都曾经历过五弦的形制。《尚书》有:“舜弹五弦之琴。”《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

1978年,我国在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 战国初期)出土了一张五弦琴,它与文献记载的筑相近。

构造特点

五弦琴,其形制古朴,主要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具体包括音板、弦钉、弦柱、琴弦及共鸣箱等组件。

上部音板,常选用松木或杉木等软质材料精心制作,尺寸标准化为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音板两端各距2厘米处,一端固定有五个等距(2厘米)的铁钉作为弦钉,用于系弦;另一端则设有五个铁制或木制小棍作为弦柱,同样等距排列,用于拴弦。弦钉与弦柱间,张紧五条琴弦,且琴弦下方不设置柱马。

琴弦材质历经变迁,最初多为麻丝捻合,后逐渐演变为丝弦乃至钢丝弦,以适应不同的演奏需求。

下部共鸣箱,呈长方匣状,多采用硬质木板钉制而成,标准尺寸为长32厘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亦有使用洋铁桶作为替代材料的实例。

五弦琴音板与共鸣箱既分离又合用的独特形制,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的、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的琴、瑟、筑等乐器结构相似,这或许并非偶然,而是古代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的体现。

演奏

在演奏五弦琴时,乐器需平稳放置于地面,演奏者则席地而坐,身体微倾以进行弹奏。左右手分别持握小木棍或特制的木制拨片,用以精准弹拨琴弦发声。五弦琴的定弦严格遵循布农部族独特的民歌音调,琴弦音高依次设定为g、c1、d1、e1、g1。其音色特点表现为发音柔和,音色圆润,音量不大。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民间舞蹈伴奏。

相关故事

司马懿复出

五弦琴,以整块梧桐木雕琢而成,其上张设五根长短不一的琴弦。琴尾处略显焦黑,据传曾被火烧灼,因而得名“焦尾琴”。在南郑之地,中斜谷道蜿蜒曲折,非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离街亭不远的山间小道上,魏国大军正疾行南下。士兵们轻装简从,手持兵刃,步伐匆匆。轻骑兵则疾驰而过,引领着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人数至少十万之众。路边,一位少年将领挥鞭催促,展现其急迫之情。最终,他满意于队伍的速度,策马返回山顶,旗下“司马”二字昭示着魏国大都督司马懿的复出,他刚平定了孟达之乱,并攻克街亭。

争西城

“父帅,为何如此十万火急地去争西城这一弹丸之地?”司马昭多少有些不解。司马懿捻须微笑:“西城虽是山僻小县,却是蜀军屯粮之所。若得此城,南安,天水市,安定三郡均可收复了。”他忽然笑容一敛,面露忧色。因西城内蜀军虽训练有素,但面对突变,难免人心惶惶。五千蜀军正忙于搬运粮草,满城喧嚣,未料十日内形势急转直下,街亭失守,蜀军陷入危机。

大军压境

诸葛亮目睹一半粮车远去,正欲松一口气,忽闻司马懿大军逼近的急报。探马连番来报,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先锋骑兵已近西城三十里。城中文官惊恐不已,而城外马蹄声震天,西城似乎危在旦夕。然而,诸葛亮却下令开城,城内一片宁静,百姓如常劳作,城门大开,无兵防守,令司马懿心生疑虑。

凝神弹奏

城楼上,诸葛亮身着八卦道袍,端坐抚琴,童子侍立左右。琴声悠扬,中正平和,时而高山流水,令人心旷神怡。司马懿步入城下,琴声随之变化,先缓后急,音调转高,直至激昂,仿佛暗藏杀机。司马懿面色铁青,内力涌动,却感压力重重,终在琴声突变之际,急退撤兵。

隐伏的杀机

琴声渐弱,终至虚无,但司马懿仍能感受到那股隐伏的杀机。突然,琴中发出金戈铁马之声,急促激越,司马懿被迫连连后退,最终下令撤军。司马昭不解,司马懿仅以“他心未乱”四字回应,匆匆离去。魏军退去,诸葛亮于城楼上抚掌大笑,尽显智谋与胆识。

相关诗句

白居易

清歌且罢唱,红袂亦停舞。

赵叟抱五弦,宛转当胸抚。

大声粗若散,飒飒风和雨。

小声细欲绝,切切鬼神语。

又如鹊报喜,转作猿啼苦。

十指无定音,颠倒宫徵羽。

坐客闻此声,形神若无主。

行客闻此声,驻足不能举。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

所以绿窗琴,日日生尘土。

参考资料

五弦琴.汉程网.2024-09-02

“抬头见舜”的济南,中华文明道统在这里肇始.今日头条.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