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中国妇女

新中国妇女

从1939年到2009年,从革命圣地延安市到首都北京,从抗日的烽火年代到改革开放的新世纪,《中国妇女》杂志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征程,迎来了创刊70周年的纪念日。70年来,《中国妇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抗战的艰苦考验,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动荡和洗礼,经历了“文革”的停刊和复刊,也经历了大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挑战。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时代变迁,它始终坚持弘扬妇女解放、自立自尊的精神,坚持女性的主流价值观,不忘记自己的使命,关注妇女命运,伴随妇女前行。

简介

《中国妇女》杂志社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直属的一个事业单位,负责编辑出版《中国妇女》杂志。《中国妇女》杂志于1939年6月1日在延安窑洞中诞生。她是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本全国性的妇女刊物。毛泽东同志热情关怀和支持《中国妇女》杂志的创刊,并为创刊号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这激越的文字曾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妇女》杂志的读者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由于战争环境险恶、交通不畅和财政困难等原因,《中国妇女》杂志只出了22期,于1941年3月停刊。1949年7月20日,《中国妇女》杂志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因为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鲜明地区别于旧中国,所以定名为《新中国妇女》。这本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月刊,从复刊之日起就一直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何香凝、宋庆龄、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1956年1月起,《新中国妇女》改为《中国妇女》。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百万群众时,蔡畅大姐请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妇女》题了字。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妇女》的刊名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手写体。“文革”中《中国妇女》于1967年元月被迫停刊。1978年7月15日,《中国妇女》第二次复刊。历史在前进,国家在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亿万妇女面临的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直面现实,《中国妇女》全体同仁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在今天、在新旧体制全面交替的历史关口,我们刊物应该有什么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名称由来

1949年春,在中国第一次全国妇女大会上,通过了出版全国性妇女刊物的提案。因新中国即将诞生,遂将该刊定名为《新中国妇女》,同年7月20日,其创刊号由新中国妇女社出版。该创刊号16开,50页,封面为石家庄市大兴纱厂女工欢庆解放的大幅照片;封底、封内及目录页天头有女工、农妇慰问解放军、参加生产劳动图影多幅;扉页是即将就任新中国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副主席的朱德为该刊的手书题词。开国领袖的关怀指导,更使本刊添色增辉。

该刊办刊宗旨为《见面话》所言,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分析当前的妇女问题及妇女解放途径”,“了解妇女生活问题和妇女工作情况,交流妇女工作经验,供给妇女工作材料,指导妇女运动的发展。”该期主要文章资料有约瑟夫·斯大林《论劳动妇女》、全国妇代会《中国妇女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罗琼《妇女被压迫的社会根源》等30余篇。《新中国妇女》自创刊后,即在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等妇女运动领袖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为妇女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贡献。1956年1月起,《新中国妇女》改为《中国妇女》。

创刊背景: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刊名

那是抗日烽火熊熊燃烧的年代,为了更广泛深入发动妇女群众参加、支援抗战,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9年年初作出了《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 《决定》第一条就是要用各种方式宣传、动员妇女在抗战建国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举措之一,就是创办《中国妇女》杂志。1939年6月1日,《中国妇女》在延安创刊,毛主席亲笔题写了刊名,并在创刊号上题诗一首。“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克敌,何敌不倾?”《中国妇女》的第一任主编是吴平,专门请了当时在马列学院学习的丁玲设计版式,著名版画家江丰还为杂志制作了木刻插图。后人评价说,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妇女》刊有的多幅木刻版画作品就成了珍贵的艺术史料。

那会儿延安市同外地的联络十分困难,但编辑们千方百计地请各界人士为刊物撰稿,从前线、后方回延安的许多同志都是《中国妇女》的撰稿人。所以,今天我们翻开刊物,很快会发现作者名单中有毛泽东、朱德、张闻天、邓颖超、蔡畅、康克清、张琴秋、艾青、范瑾等。《中国妇女》在延安创刊后,是一支呼唤妇女投身革命、奔向解放的号角。她不断发出妇女界抗战的声音,记录了当时女性在抗战中的丰功伟绩,也纪念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女英雄。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字曾鼓舞了很多妇女成为革命的战士。抗日根据地的女同志,只要得到一期刊物,就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即便在国统区,不少妇女工作者、女学生也为了能看到每期杂志而不遗余力。可以说,《中国妇女》杂志的诞生和发展凝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也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中国妇女运动从此有了自己重要的舆论阵地。

特色

《中国妇女》杂志把妇女解放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中加以考察、探索、研究和实践,并满腔热情地将“向妇女宣传社会,向社会宣传妇女”作为办刊目标。为此,《中国妇女》杂志开展了“当代女性现状探索”,提出了“愿我有一个新的妇女观”、“当代妇女面临四个挑战”、“理想女性、女性理想”以及“女人的出路在哪里”等专题讨论。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论述,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权威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和热烈反响。《中国妇女》杂志始终以推动中国妇女的解放、进步、发展为已任,有较浓厚的理性色彩,探讨每一历史阶段的妇女问题,维护妇女利益,反映妇女呼声,倡导妇女自强,促进妇女进步。它还大量宣传优秀的中国妇女人物,冲击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倡导男女平等,树立崭新的女性价值观念,显示中国妇女的社会责任、能力、才华和贡献。刊物还关心妇女生活,深入女性的婚姻家庭和内心世界,大量提供信息,对妇女就业、社交、婚姻、家庭、教育、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不仅有思想深度,也有可读性,受到社会各界欢迎。

在办刊同时,《中国妇女》杂志还举办过各种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举办过:“妇女与我国当代生活方式问题”的理论讨论会;“首届全国妇女知识大奖赛”答卷赛和电视赛;“中国小英雄”评选活动;“为边海防军人妻子挂奖章”活动;“’97香港回归妇女知识竞赛”等等。这些活动加强了杂志与读者的联系,在社会上也引起过较强的反响。

1999年6月1日是《中国妇女》杂志创刊6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迎接和庆祝创刊60周年,杂志社全体人员正努力工作,不断开拓,希望让杂志质量更上一层楼,以更新的面貌面对广大读者。《中国妇女》杂志总编兼社长:王孟兰;副总编兼副社长:韩湘景;副总编:尚绍华

历史意义

重大事件:见证大批的中国“第一”

1949年4月,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确定为机关刊,并于7月20日在北京重新出刊。毛泽东主席再次为《新中国妇女》创刊号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朱德总司令也为本刊题词:“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妇女》引导广大妇女走出家庭、投身新中国建设。杂志大张旗鼓的推出了一大批新中国的妇女“第一”,如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等等。1960年3月,全国妇联首次表彰的“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就是通过《中国妇女》传达给全国读者的。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刊发表了《最值得歌颂的事》一文:“今天的青年姑娘们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过的。她们健壮、美丽、勇敢,什么也不怕。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她们的笑声。在千古积雪的天山下,在人迹罕至的深林里,我们都能遇到她们,或骑着骆驼去勘探地下的宝藏,或短袖轻装搜集动植物标本。在北京的大街上,女警察在扶老携幼穿过马路、指挥交通。……我们今天的妇女的确不但什么都能干,而且什么也能干得好!”

时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院长的谢觉哉也赋诗一首以表祝愿:“世嫌"生女不生男",而今男女是一般,妇女参加劳动队,妇女闯进学术栏,工农商学都能做,红勤巧俭只等闲,……,舍己为人为全体,共产主义风格强且顽,五十年来真解放,神州妇女三亿三,万千“三八”红旗手,红旗掩映海和山。”在五、六十年代,《中国妇女》杂志还特别开展了“女人活着为什么”、“选择爱人的标准是什么”等人生观、婚姻观的讨论,广大读者踊跃参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妇女》又是一股带动妇女解放思想、开拓创业的春风,鼓励妇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显身手、建功立业。进入新世纪,《中国妇女》杂志顺应时代脚步,引领时代潮流。杂志改为全彩印刷的半月刊杂志,下半月的法律帮助专刊为转型期的妇女读者提供切实的法律帮助。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抗击5·12汶川地震、迎接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大事、要事的宣传报道中,《中国妇女》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把广大妇女更加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同时,从2001年起,我们开展了每年一度的“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8年来在社会上尤其在广大妇女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政坛女性:感染、教育、影响着无数女读者

政坛高端访问一直是《中国妇女》的特色栏目。在“访谈中国女高官”、“独家专访”这些栏目中,采访过吴仪、陈至立、顾秀莲、彭云、何鲁丽、严隽琪、李海峰、陈冯富珍、范徐丽泰、咸辉等等一大批中国政坛女性。她们是中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成长、她们的奋斗经历和她们的人生智慧感染着、教育着、影响着无数女读者。199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何鲁丽在我刊讲述过她从儿科医生到政坛女杰的心路历程。她说,“对父亲最好的纪念,是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民多办实事。对母亲最好的纪念,则是要像她那样无私地奉献自己。”

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吴仪通过本刊《寄语女干部》:“女性在走上领导岗位后,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如何提高?我认为就是加强学习……尤其是女干部,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好学精神,养成好学的习惯,要记住"开卷有益"这句话。”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曾在2005年5月接受了专访。当时,身为上海市副市长的她说,“不是说我当了市长就有了感恩之心。感恩是个相对的概念。比如我当年读研究生,婆婆帮我带孩子。她是个个性极强的人,喜欢什么都听她的。我觉得她能帮我看孩子我就已经感激得不得了了,所以她说东就往东,她说西就往西,我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如果我没有感恩之心,家里的关系就处不好,我怎么可能没有后顾之忧出去学习呢?所以,感恩就是记着别人一点一滴的好,这会让你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顺利起来。”

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陈冯富珍在2007年2月讲起她刚学医时的经历:“面试时一位考官就说我"你也许更该成为一名家庭主妇而不是一名医生!可我不信我不行!我考上了医学院”。若干年后,陈冯富珍以高票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树立了新时代成功女性的榜样,她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想做、肯做、用心做!2007年7月,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的范徐丽泰在本刊香港回归十周年特辑中讲述了她和她女儿的一段感人故事。1994年,她17岁的女儿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多年来第一次,范徐丽泰辞掉工作,把全部时间都用来陪伴照顾女儿。当听到医生说,她可以用她的肾来挽救女儿的生命时,她开心得要命,她觉得自己是很幸运的一个人。最后,她把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了女儿。

2008年3月,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她曾是闻名于世的大庆市铁“姑娘们”的指导员,在上世纪60年代她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把女子采油队建成了全国标杆单位。说起她的人生感悟,她曾用这样一句话概括女领导人的魅力:“平易近人不失大将风度,温文尔雅照样叱咤风云”。英雄所见略同,现任甘肃省副省长咸辉也在我们的采访中表示:“我希望以最好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与人沟通。什么叫女性美?不戴面具、宽容与善良、严谨与合作、尊重别人与善于交流,你表现出一个女人的优势,这才是你,人家才服你。”

2009年1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陈至立在本刊中谈到:“我为自己能够从事妇女事业,为促进妇女进步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感到无上光荣:这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我也深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陈至立这一番话,不仅表达了她对中国妇女事业的深深关注,以提出了她对中国妇女事业的殷殷期望,这种鼓励,这种关爱,让我们坚信中国女性的明天会更好!

女性就业忠告:鼓励个性化就业

其实,女性就业的形势一直严峻,就整体而言,女性的文化素质、竞争能力低于男性,而且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历史分工的影响,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比男性更为苛刻的处境。进入21世纪,就业、创业已经中国女性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几乎占据她们人生的半壁江山。从2000年开始,我们杂志就做了专题策划《女大学生创业,带给新世纪的惊喜》,并陆续开辟了“我的求职路”、“职场启示”、“新新职业”等直击职场的特色栏目。我们为中国女性打开新财路贡献新思路,也通过讲述育婴师、专利代理人、咖啡调配师等新职业的故事,让更多妇女看到小小水晶泥栽培大商机、小拖鞋能走出大市场、时尚醋吧怎么开等等多种创业就业的可能性。

针对边缘女性,鼓励个性化就业,还积极为女性在网上创业、就业保驾护航。2007年,在《创意产业,聪明女人的淘金场》、《网络改变中国女人》这些重大选题中,告诉今天的女性,就业、创业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特别是靠智慧与眼光、能力与意志。今年年初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杂志也特别关注了女性就业的问题,全力配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大力支持全国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把职场当作重中之重来做。不仅在杂志上推出了一系列就业特稿,如《寻找就业的春天》、《创意,梦想开始的地方》《名企牵手高校,助推大学生就业》《另辟蹊径找工作》等,还把关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讲座开进了高校。

无论是杂志刊发的文章,还是组织的讲座活动,都在致力于告诉中国女性:什么是正确的择业观?应该是先就业、再择业。“等”“靠”“要”不是办法,积极主动、找准定位才有希望。怎样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不仅要广泛深入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信息,还要提高技能和自身素质。不仅从方法策略上给予读者指导,包括如何扬长避短,挖掘自身优势,注重求职技巧;还从心理调适的角度给予读者支持,例如怎样走进职业角色、如何激励自己等等。

参考资料

韩湘景:《中国妇女》见证了大批中国“第一”.news.sohu.com.20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