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晋城二仙庙

晋城二仙庙

晋城二仙庙,又名小南村二仙庙,位于中国泽州县(原晋城市郊区)金村镇小南村的寺庙。东西向长44米,南北宽28米,占地面积为1232平方米。

晋城二仙庙由正殿、山门(仅存基址)、过殿、拜殿、厢房、偏殿构成。晋城二仙庙建于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至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间。其正殿主体、神龛及塑像均为宋代遗存。前殿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建,东西两侧的耳殿亦为明代遗留。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7年),高襟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将军殿及东西廊房均得到了修缮。1950年至1995年,晋城二仙庙曾被学校占用,导致原山门被拆除,过厅则被改造为教室。1996年11月,该庙的屋顶与院落得到了文物部门与村民的联合修复与硬化。2002年,东、西两廊再次得到妥善修缮,但正殿及其内部神龛等重要建筑仍遭受严重损坏,至今尚未获得有效的修复措施。

1996年,晋城二仙庙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8月22日,山西省文旅在抖音发布了“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线路:“全线线路”“6天5晚晋北线”“6天5晚晋南线”“4天3晚晋东南线”“自驾路线”,其中,游戏《黑神話:悟空》中“出镜”的晋城二仙庙位列其中。

历史沿革

宋金时期

晋城二仙庙建于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至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间。其正殿主体、神龛及塑像均为宋代遗存。

明清时期

晋城二仙庙的前殿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建,东西两侧的耳殿亦为明代遗留。庙内现存建筑最早可追溯到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已全部落成。前殿在清乾隆经历了重修,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7年),高襟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将军殿及东西廊房均得到了修缮。

近代时期

民国七年,晋城二仙庙的东西耳殿进行了重修。1950年至1995年,晋城二仙庙曾被学校占用,导致原山门被拆除,过厅则被改造为教室。1996年11月,该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屋顶与院落得到了文物部门与村民的联合修复与硬化。2002年,东、西两廊再次得到妥善修缮,但正殿及其内部神龛等重要建筑仍遭受严重损坏,至今尚未获得有效的修复措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晋城二仙庙位于中国泽州县(原晋城市郊区)金村镇小南村。该庙坐北朝南建于高岗之上,下临丹河,东侧隔河于珏山相望,西侧公路环。

气候类型

晋城二仙庙的年平均气温10℃左右,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192.6天。年降水量618.3毫米,但年际、月际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较大。日照市时数为2580小时,日照率67%。

方位布局

晋城二仙庙的现存文物建筑及遗址包括正殿、香亭、过厅、东西耳殿、东西廊房、东西配房、东西耳房与厢房,以及山门与腋门的遗址。晋城二仙庙东西向长44米,南北宽28米,占地面积达1232平方米,正殿的建筑面积为269平方米。其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设有山门(含基址)、过厅、献殿及正殿,两侧则对称分布着东西厢房与垛殿。

建筑特色

殿身平面设置

晋城二仙庙正殿坐落在庙院轴线的北端,建于青石砌成的台基之上。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建筑面积为121平方米,采用单檐歇山顶设计。进深同样为四椽,周檐环绕着12根石质方形抹角柱。殿内明间前槽设有两根木质圆形金柱,柱径31厘米,高329厘米。柱头上装饰有四铺作斗拱,用以承托三椽楸的前端与劄牵后尾。其主体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前压乳用三柱的减柱布局,这种独特形式既体现了宋代《营造法式》的规范布局,彰显了晋东南地区宋代建筑的地域特色。

梁架

真泽二仙宫正殿的梁架采用彻上露明造的抬梁式结构,屋架进深达四椽,后三椽袱与前檐的牵通檐共用三柱。

横架方面

三椽的前端与前檐的剳牵后尾对接在金柱铺作的㭼头木上,而后端则由柱头铺作的昂尾挑承,位于撩檐博的内侧。三椽的断面规格为高37厘米,宽34厘米,比例约为1:0.9。金柱中线上设有内幽形三瓣式驼峰,驼峰之上置栌斗以托承平梁,并设有纵向的襻间枋一道。平梁两端由栌斗出越金柱中线出跳37厘米后,承托替木及平榑,端部以托脚斜向戗撑加固。平梁侧面被隐刻成月梁形制,这种形制与明清时期的月梁有显著区别。平梁中部设有长方形合㭼,立蜀柱,蜀柱顶端置栌斗以承托脊部襻间枋。枋上隐刻令棋,并设有散斗三枚,承托替木及脊部结构。蜀柱两侧设有叉手,尺寸为厚8厘米,宽15厘米,叉手上端距柱中线118厘米处,戗撑于正心散斗的欹部。

纵架方面

前槽金柱头之间以额枋相连。柱头铺作承托襻间枋,枋两端插入两山铺作里转的昂尾之下。两缝平梁之间及梁头十字相交处,设有纵向连贯的襻间枋一道。两次间前后各设劄牵一道,劄牵后尾平置于三椽之上,与驼峰结合,前端出头作直翅亚目头状,与两山柱头铺作相连。昂形要头后尾挑托非寻常爬梁形制,斜向上跳。劄牵之上设驼峰承托系头,系头外侧再设承椽枋以承托山面檐椽后尾。系头前后端至转角处,由大角梁后尾挑承的交互斗及替木进一步托接。

举折设计

檐部步架为201厘米,举高125厘米;脊部步架191厘米,举高156厘米。总举高与前后撩檐博距之比为1:2.79,平榑折数为总举高的5.4%,低于宋《营造法式》的规定。榑上铺钉圆椽,采用乱搭头式,两山出际114厘米,周檐上出131厘米,出檐86厘米,飞檐45厘米。其上再铺钉望板,形成木基层结构。

铺作

晋城二仙庙正殿周檐设有十二朵斗拱,分为前檐柱头铺作、后檐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两山柱头铺作、金柱铺作及襻间斗拱五种类型。以下以前、后檐柱头铺作为例进行说明。前、后檐柱头铺作均采用五铺作计心造法,结构为单抄单下昂。其中,第一跳与第二跳均为40厘米长,材宽13厘米,单材高19厘米,足材则高达26厘米,大致符合法式六等材的标准。正心部分,由栌斗内延伸出泥道拱一道,其上以散斗分隔,承托素枋三层。第一层素枋上隐刻有泥道慢装饰,次间第二层素枋上则刻有梭形拱,并置散斗一枚,以承托第三层素枋。

外跳华棋头部雕刻成圭角状,托着交互斗,瓜子棋与昂身呈十字相交,棋两端被精心砍削成外短里长的斜面,瓜子拱上则承托着瓜子慢拱及罗汉枋一道。昂为独特的琴面式真昂,其里转后尾斜向托承于劄牵梁底部。令棋与昂头、要头相交,共同托起替木并撩起檐枋。里转部分采用单抄偷心造法,华拱头置散斗以承华头子,耍头与昂身后尾之间的空隙巧妙地设置了三角形半驼峰作为填充。为增强劄牵的稳定性,还在里转的耍头上方增设了小瓜柱,直接支顶于劄牵底部。

屋面形制

晋城二仙庙正殿屋顶采用九脊歇山顶设计,其简板布瓦屋面布局精细,前后檐正身瓦垄共31垄,侧面正身为25垄,翼角则设有11垄。翼角高耸,升起达53厘米,斜冲出32厘米,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学。前檐口镶嵌绿色琉璃瓦剪边,立面装饰以近三角状的琉璃滴水,每处勾滴立面均饰以栩栩如生的坐(行)龙图案。两山墙面以布瓦勾滴装饰,重唇滴水设计精巧,前后坡屋面中心部位铺设黄色琉璃筒瓦,巧妙组合成“方心”图案,增添艺术韵味。

戗、垂兽造采用奔马与跑狮形象,角部则安置傧伽,刹的两端以行龙回首相望为呼应,这些元素共同体现了上党郡地区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角部的傧伽身披铠甲,怒目下视,双手叉腰而立,气势威严,犹如凌空守护的战神。脊部行龙更是匠心独运,四爪腾空而起,身体在花卉丛中蜿蜒扭曲,龙鳞清晰可见,回首间与前后元素相互呼应。

重要景点

正殿

晋城二仙庙的正殿是宋金时期的遗构,它位于庙院轴线之北,建于青石砌成的台基上,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采用单檐歇山顶设计。其平面布局运用了减柱造手法,周檐斗拱结构简洁古朴,材料规整,斗子幽深,底部刻有明板状装饰。殿内珍藏着木雕“天寓壁藏”楼阁式神龛,这是宋代小木作实物,展现了宋代建筑风格,尤其是天宫圜桥的运用,更是宋代佛道帐的标志性手法。神龛内塑有二仙坐像及侍女像。正殿檐下斗拱为五铺作,特色在于单抄单下昂,且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结构精巧,采用彻上露明造,即后三椽对前搭牵通檐,仅用三柱支撑。前檐千手柱间,后人增设了四扇隔扇门。殿内有“天宫楼阁拱桥壁藏”。殿内还保存着宋代彩塑共十六尊,其中仙台上供奉着两尊仙姑泥像,两侧则矗立着四尊胁侍像。正殿东侧台明上,矗立着一块宋政和七年的《二仙庙记》碑。

山水花鸟壁画

晋城二仙正殿后檐墙还保存有9平方米的卷轴山水花鸟壁画。

《二仙庙记》碑

晋城二仙庙正殿东侧台明上的《二仙庙记》碑,刻于宋政和七年,碑文颂扬了二仙的功德,证明了她们在上党地区的信仰基础。该建筑不仅体现了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还与晋东南同期同类木构建筑相呼应。

香亭

晋城二仙观香亭则位于二仙庙的中轴线上,正殿之前,为清代建筑,与正殿前檐台明保持一定距离。其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采用前后敞口式及单悬山顶设计。

东西耳殿

晋城二仙庙东西耳殿分别位于正殿两侧,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式,单檐悬山顶,主体结构为明代遗构。据记载,西耳殿最近一次维修是在民国七年。

后院

晋城二仙庙后院的东西廊房,面宽十一间,进深四五架,采用前出廊式及单檐悬山顶,主体结构为清代遗构。2002年,因廊房残损严重,地方集资进行了抢救性修缮,保留了原有构件。

神龛

晋城二仙庙殿内的木制神龛空间布局清晰,主次分明且排列有序。圜桥横跨于楼阁之间,亭阁自桥面高耸而出,两侧游廊与附龛的平坐勾栏相连。正殿内神龛,依据砖雕神台正面中央镶嵌的石碣记载,可追溯至宋崇宁五年(1106年),是宋代天宫楼阁型小木作的典范之作。此木雕楼阁式神龛,其平面布局巧妙呈现“凹”字形,由后室并列的双主龛、前向两侧对称的附龛及连接两附龛的跨空棋形廊桥等五部分精妙组合而成。其立面结构则包含基座、柱额、斗拱、屋盖、跨空桥、平座及柱间壁板七大要素。斗拱依构造分为正出、45°斜出及平面“米”字形三种形式,按位置则可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与补间铺作三类。斗拱采用七铺作,双抄单昂设计,材宽1.5厘米,足材高达3.5厘米,总出跳长度为12厘米。其构造细节包括第一跳采用偷心造,第二跳则在华拱头上设交互斗托瓜子棋,瓜子慢棋承托罗汉枋;第三跳上,令棋与直翅亚目形耍头十字相交于交互斗内,令棋之上再置散斗以承撩檐枋。正心处设有五层柱头枋,隐刻有泥道棋、慢供,自下而上循环重叠。

塑像

晋城二仙庙藏有16尊宋代雕塑。主龛内“二仙”并坐,两侧侍立着六尊侍女像。主像高达240厘米,宽78厘米,头戴华丽凤冠,身披霞帔,下穿长裙,脚踏云头靴,长袖垂地,端庄地端坐于几案之上。附龛内,一女官手执笏板,恭敬站立一旁。主像两侧及附龛内,还有负责掌文印、奉饮食、侍梳妆的女官与侍女像,共计六尊,像高均约1.6米,年龄介于16至20岁之间。她们身着宋代常见的绣罗裙、半臂、背子等服饰,颈部系着领巾,身披画帛,头饰多为朝天髻、包髻等。这些雕像的身材比例与布局大致相同,显著之处在于其服饰风格随记载年代的早晚,逐渐由繁复趋于简约。

开发与保护

晋城二仙庙的前殿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重建。庙内现存前殿在清乾隆经历了重修,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1817年),高襟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将军殿及东西廊房均得到了修缮。民国七年,晋城二仙庙的东西耳殿进行了重修。1996年11月,该庙屋顶与院落得到了文物部门与村民的联合修复与硬化。2002年,东、西两廊再次得到妥善修缮,但正殿及其内部神龛等重要建筑仍遭受严重损坏,至今尚未获得有效的修复措施。

相关研究

小木作

晋城二仙庙东西耳殿保留了明代建筑风貌,其余则均为清代建筑。该庙尤以正殿内“天宫楼阁”小木作帐龛及彩塑闻名。帐龛位于正殿深处,由双帐身、两座配楼及单拱廊桥巧妙连接而成,全木制构件包括屋斗栱、屋身、脊兽。帐身坐于木质须弥座上,此座分为上、中、下三层,中层束腰结构之上采用宋金流行的木叠涩手法,下则以波状雕刻装饰。一层帐体高约1.7米,三面围合呈箱形,两侧供奉二仙奶奶,装饰简约,仅外侧有线脚,榫卯结构稳固相连。

帐体上方的斗栱尤为复杂,共五十五组,斗欹深且斗底出锋,形制规范,常见于宋金建筑。斗栱之上直连二层主龛,主龛歇山顶,阁楼式构造,三间面阔,顶有正脊无正吻,平座围以万字阑板。虹桥横跨帐体与主龛之间,其上矗立天宫楼阁,悬山顶,采用双杪三下昂八铺作斗栱。帐龛内供奉“二仙娘娘”,周围环绕侍女、男仆等塑像。装饰方面,帐龛以金、红、绿为主色。二层门楣、楹联饰以植物纹样,门板透雕牡丹、卷草,黄绿相间。虹桥底部贴络分三段,各饰斜毬纹,雕刻与瓶贴装饰独特。整体龛形结构融合了宋金时期的木作艺术与技术。

晋城二仙庙作为宋金时期上党郡地区的代表建筑,表现了山西省民间文化的繁荣,还展现了当地小木作技艺的精湛。其斗栱设计独特,真昂斜挑,斗子幽深,斗底均雕刻成明板状。帐龛内的天宫楼阁与廊桥,运用了45°斜栱技术,突破了《营造法式》的官方规范,又融入了地方审美特色。真泽二仙宫随着晋东南地区二仙神话的出现而建造,成为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二仙崇拜作为一种民间的精神性活动在晚唐时期就已经出现于晋东南地区,并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与建筑的营造相互结合。鉴于晋城市地区多山,农耕艰难,民众面对自然条件的限制,转而祈求神仙庇佑,降雨赐福,从而推动了二仙文化的盛行。北宋初建时期,为巩固政权,统治阶级鼓励各地修建寺庙,进一步促进了民间文化的繁荣。

金洞寺佛龛,是三教融合在国家统治下的典范。相较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三教间的论辩与排斥,宋代思想开放,风格多元,儒释道文化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共生。金洞寺的转角殿,既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又受到民众尊崇与国家政策的双重支持,建造规格颇高。这一现象表明,在宋金时期,山西省地区的小木作技艺深受思想文化影响,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相关争议

建造时间

晋城二仙庙的历史文献资料较为稀缺。关于其建筑历史的追溯,仅能依据庙内所藏的宋代至清代碑刻碣石镇中的相关记载,晋城二仙庙创建时间介于宋绍圣四年与政和七年之间。初创时仅有正殿三间及殿内塑像。正殿主体结构及殿内神龛、塑像为宋代原物,但在后续重修中,部分宋代元素如墙体、屋面及装修等有所改动。现存的香亭、过厅、东西耳殿及两廊,宋碑中并未提及它们的创建或重建年代,且其建筑形制与碑文所载年代有差异。庙内现存建筑至少在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前已全部建成。除东西耳殿为明代遗存外,其余均为清代建筑。高襟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及将军殿均于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三年进行了重修。

文化价值

历史价值

晋城二仙庙不仅拥有寺内碑文记载其创建于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而且大殿前檐东角柱上镌刻有“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十九日”(公元1101年)的施柱题记。从庙宇的外观形式到其内部梁架结构,均显现出宋代建筑的典型特征,这为研究山西省宋金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风格提供了实物资料。

艺术价值

晋城二仙庙殿内神坛上矗立着两座二层楼阁式的“天宫壁藏”神龛,其小木作、栏杆、斗拱、外檐装修及装饰图案均展现宋代风貌。神龛之上及殿内两侧山墙,现今仍保留着十六尊宋代塑像

科学价值

“天宫壁藏”神龛的小木作位于二层下方延伸出的腰檐与平座,其上设置了勾栏。神龛间则以券拱桥和天宫楼阁的形态相连,使得两座神龛融为一体。

文化遗产

天寓壁藏

晋城二仙庙正殿内木雕“天寓壁藏”,此壁藏主龛采用三间歇山式设计,前后分为两进,东西两侧设有楼阁与主龛相连。其栏杆、斗拱、外檐装修及装饰图案。天宫圜桥作为宋代佛道帐的常见元素,在此得以展现,使整座建筑成为宋代木构建筑的典型模型。龛内正中,端坐着二仙的塑像,高达2.5米。两侧则分列侍女像共计16尊,身高介于1.48米至1.63米之间,形态各异。后檐墙上,尚存卷轴式山水花鸟壁画,面积约为9平方米。

二仙庙记

晋城二仙庙正殿西侧立有宋政和七年(1117年)所刻的《新修二仙庙记》碑,而正殿东侧则保存着同年份的另一块碑,名为《二仙庙记》,该碑详细记载了庙宇的建造时代。

文化背景

二仙庙的产生源于二仙信仰在山西省上党陵川县晋城市壶关县泽州及长子等县的广泛流传。自晚唐至明清,当地民众对二仙的崇拜香火历久不变。二仙传说为一对同胞姐妹,姓乐,父亲名山宝,母亲杨氏,祖籍屯留李村,后迁居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赤壤山。此山因有紫团洞,常现紫气东来、云雾缭绕之景,故又称紫团山。唐大历年间,二仙姐妹相继诞生于紫团山怀抱中的小村落。长女生辰恰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日,次女则生于太子游四门之时。姐妹自幼聪慧过人,然言语稍迟,七岁才能说话,但出口成章。且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年幼时母亲离世,父亲续娶李姓为妻,李氏对二女很苛待,迫使她们寒冬采菇、酷暑拾麦。二女不堪其苦,仰天哭诉,感动了天地,二人随即升仙而去。此事发生于唐贞元年间六月十五日。

崇宁年间,西夏频繁侵扰边疆,宋军坚守阵地却久攻不下。当时,由于运输极为困难,军需供给被迫中断,宋军正陷入困境之中。此时,两位女子突然携带瓦罐装的粥饭出现在宋军营地,并慷慨相赠。当被问及身份时,她们自称来自紫团山。瓦罐看似小巧,但其内的食物却仿佛用不完,缓解了宋军的苦难,助其度过了难关。宋军胜利后,官府特地派遣人员前往紫团山进行调查,揭开了乐氏姐妹乘龙升天的故事。这一事迹被上报朝廷,宋徽宗闻讯后,特赐封乐氏姐妹为“冲惠”“冲淑”真人,并敕封庙宇为“真泽宫”,同时规定每年由官府主持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仙信仰的信众群体逐渐从最初的一隅之地扩展至陵川、晋城市洋州高平市、长子等多个县份,感应现象也频繁发生。真泽二仙宫也随之在晋东南地区广泛建立,几乎遍布各地,成为了二仙信仰传播的重要载体。

荣誉奖项

相关事件

2024年8月22日,山西文旅在抖音发布了“跟着悟空游山西省”主题线路:“全线线路”“6天5晚晋北线”“6天5晚晋南线”“4天3晚晋东南线”“自驾路线”,其中,游戏《黑神話:悟空》中“出镜”的晋城二仙庙位列其中。

参考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南村二仙庙.晋城太行日报.2023-11-06

晋城二仙庙.山西省文物局.2024-08-22

晋城二仙庙(第四批国保).山西省文物局.2024-08-22

​林则徐《丁丑戊寅日记》释读.福州史志网.2024-08-23

天命人,“跟着悟空游山西”主题线路来了! 各位“天命人”,山西集合!山西旅游路线来啦:“全线线路”、“6天5晚晋北线”、“6天5晚晋南线”、“4天3晚晋东南线”、“自驾路线”,包含游戏中“出镜”的小西天、玉皇庙、崇福寺、佛光寺……山西恭迎“天命人”沉浸式游山西.抖音短视频.2024-08-22

泽州概况.泽州县人民政府.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