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弦
纪弦(1913年—2013年7月22日),原名路逾,字越公,笔名章容、路易士、青空律,是台湾诗坛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纪弦的诗风明快,善于嘲讽和戏谑,其诗作极具韵味且注重创新,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
个人经历
1924年,随父路孝忱定居扬州市,深爱瘦西湖,视扬州为故乡,入读第五师范附属小学(后更名扬州中学实验小学)。
1928年,从扬州中学实验小学毕业,考上县立初中,后到震旦大学扬州附中学习法文。
1929年春,开始写诗及学画,完成第一首诗《初恋》,同年秋考取武昌美术专科学校。
1930年1月23日,与胡明在扬州结婚,婚后转学至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就读绘画系西洋画组。
1931年,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同年以“路易士”为笔名,自费出版《易士诗集》。
1933年,与胡传钰、王家绳组建“磨风艺社”。
1934年,开始投稿,诗作《给音乐家》发表于上海市《现代》期刊;12月,赴上海创办诗刊《火山》。
1935年,与杜衡合办《今代文艺》,该刊停办后,与杜衡组建“星火文艺社”;12月,出版诗集《行过之生命》。
1936年,创办《诗志》及《新诗》月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辗转武汉市、贵阳、昆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曾任香港“国际通讯社”日语翻译,创办诗刊《诗领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开始使用笔名“纪弦”。
1946年秋,进入陶百川主持的大东书局,担任编译。
1947年,主编《中坚》半月刊;暑假后,被圣芳济中学聘为文史教员。
1948年10月,创办诗刊《异端》;11月,由上海市赴台湾;12月,担任《平言日报》“热风”副刊编辑。
1949年5月,在台北成功中学任教。
1951年4月,出版诗集《在飞扬的时代》;11月,担任《自立晚报》“新诗”周刊主编。
1952年,以短诗《乡愁》获第三届五四奖短诗第二奖;同年,完成抽烟斗的油画自画像。
1953年2月,独资创办的《现代诗》季刊创刊号出版。
1954年春,担任《民友报》总编辑;5月,出版诗集《摘星的少年》;7月,出版诗论集《纪弦诗论》。
1955年,当选中国台湾“文艺协会”第五届监事。
1956年1月,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发动“新诗的再革命”运动;2月,发表《现代派信条释义》,发布现代派的“六大信条”;5月,出版诗集《无人岛》;10月,出版诗论集《新诗论集》。
1957年5月,与覃子豪、钟鼎文等人成立中国台湾“诗人联谊会”。
1959年,担任中国台湾“文艺协会”第九届诗歌创作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2月,于《现代诗》春季号宣布解散“现代派”。
1963年5月,担任“菲华文教研习会”文艺写作组新诗讲座讲师;10月,出版诗集《饮者诗钞》,收采1943年至1948年纪弦在上海所写的小诗162首。
1964年,代表作《狼之独步》完成。
1965年,出版诗集《纪弦诗选》,收诗71首,书前《自序》为纪弦诗歌观的表白,也体现了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现代诗论战后诗歌观念的变化。
1967年,出版散文集《小园小品》。
1969年5月,出版散文集《终南山下》;8月,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获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颁授的金牌;10月,获选担任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筹备会副主委。
1970年,出版诗论集《纪弦论现代诗》。
1971年,自印诗集《五八诗草》。
1973年11月,于第二届“世界诗人大会”期间,与吴望尧等人成立中国台湾“现代诗奖基金会”,并担任评审委员。
1974年2月,自台北成功中学退休;6月,获第一届中国台湾“现代诗奖”特别奖;9月,出版散文集《园丁之歌》。
1976年底,移民美国。
1977年,当选由“创世纪”成员推举选出的“中原地区当代十大诗人”。
1978年,出版诗集《纪弦自选集》。
1981年,出席第五届“世界诗人大会”,获“世界艺术文化学院”赠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3年,入读美国旧金山市立大学。
1985年,出版诗集《晚景》,收采1974年至1984年纪弦所写的80首诗,分为“晚景”“美西”两部分。
1986年,加入“世界诗社”。
1988年,与李芳兰等人创办“北美中华新文艺学会”,并任监事长。
1993年,出版诗集《半岛之歌》。1994年,担任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第一届会长。
1996年8月,出版诗集《第十诗集》;12月,出版散文集《千金之旅——纪弦半岛文存》;同年,获中国台湾“诗歌艺术学会”第一届诗歌艺术贡献奖。
1999年10月,与妻胡明结婚将满七十年之际,创作诗作《月岩婚进行曲》,发明“月岩婚”一词。
2001年,出版《纪弦回忆录》和诗集《宇宙诗钞》。
2002年8月,出版诗集《纪弦诗拔萃》。
2005年6月,在《联合报》副刊发表诗作《致天狼星》。
2008年6月,出版诗集《年方九十》。
2010年9月,完成诗作《火星石婚》,以纪念与妻结婚将满八十年。
2013年7月22日,在美国加州逝世,享年101岁。
主要作品
他的散文集包括《小园小品》《终南山下》《园丁之歌》,诗集有1934年的《易士诗集》、1937年的《火灾的城》、1945年的《三十前集》、1954年的《摘星的少年》、1963年的《隐者诗抄》、1985年的《晚景》、1993年的《半岛之歌》、1996年的《第十诗集》、2001年的《宇宙诗钞》、2008年的《年方九十》。诗论方面,1970年出版了《纪弦论现代诗》。自传方面,2001年出版了《纪弦回忆录》。
获得荣誉
他的作品《怒吼吧台湾》《乡愁》《革命、革命》《饮酒诗》分别荣获1950年、1952年、1953年与1954年的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的五四奖金。1993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第34届中国文艺奖章荣誉奖章的新诗创作奖。1996年8月,与钟鼎文获得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发第1届诗歌艺术奖诗歌艺术贡献奖。
人物评价
蓝蓝
纪弦的诗我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读得多一些,后来读得比较少了。当时的感觉是他很现代,相对大陆当时的诗歌,他显得很先锋,受西方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他和洛夫等一批诗人都是用汉字写诗,让我印象很深,发现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汉语诗歌的格局,还是很有启发的。
屠岸
我第一次读他的诗大概在敌伪时代的上海市。他比我大十多岁,是我前一辈的人了,我和他没有通过信,也没有见过面。他的诗歌属于现代主义甚至是后现代主义,在台湾和海外有比较大的影响。抗战时期,他在上海办过一个刊物叫《诗领土》,当时他的笔名叫路易士。
后世纪念
2015年4月15日,纪弦之子路学恂代表家属将一批文献文物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主要包括近千册书刊,与施蛰存、邵燕祥、徐迟、钟鼎文、吴奔星等重要作家通信的170多封信札,以及纪弦书房中用过的书桌、书架、椅子、台灯、床、照片等和其他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