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宽永

郑宽永

寨溃兵败郑宽永的义军在前线失败后,元军乘势追剿。翌年,郑宽永亲率义军攻打德化县县城,大获全胜。不久元军攻破霸王寨,宽永自刎,家族被杀绝。

梓溪霸王郑宽永的传说

一、顺朝流 揭竿起义

相传元末,德化清泰里梓溪村霞村尾有一位名叫郑宽永,号子安的农民,生得魁梧高大,为人豪杰,耍枪舞棒抱不平,对于弱者常拔刀相助。他年轻时正处于元朝官迫民变的大动乱形势中,就和附近枣垵苦格的道士黄化显,俗称“许格师公”及江西慈化寺和尚彭莹玉等人,同白莲教组织的红巾军取得秘密联系。提出“明王出世,老君降生,摧富益贫”的口号而揭竿起义。

首先由许格师公在梓溪的斜岭上设坊祭天后,把先组织起来群众,头扎红巾为标志,自称“抗元红巾军”,军中奉祀老君佛像,凡出师必须焚香礼拜,又叫“香军”。

郑宽永组织这支香军,队伍不断壮大,大多是贫苦农民和流落僻壤山乡的灾民,共有一千多人马,士气旺盛,战斗力很强,加上黄化显曾经去过庐山学法,具有“剪纸为马,撒豆成兵,点树为将”的法术,因此,一举便攻进德化县城,一直打到闽北各县。

二、建山寨 称霸王

郑宽永的起义队伍,藉助神威,所向披靡,一连打了许多胜仗,为谋求霸业,一边派谋士联络友军,一边大力招军买马,把队伍扩充到近万人,在德化梓溪建立战斗大本营。

不久,宽永在梓溪自立为“霸王”,封东溪的陈大镜、樟镜的胡大山为正副将军,许格的黄化显为军师,桂阳的林维义(又名、林庚二),李山陈仕贤为谋士,上涌的郑道义为太尉,黄上、林陈庆、陈禄为偏将。分驻数地进行练武演兵。还在附近的主要关隘建立联防寨堡。东南有许格的军师寨,东北有长潭的附马寨,西南有黄村里的山仔寨,西北有桂阳的大帽寨等分兵把守,互相照应,一时军威大振,元兵长期不敢冒进。

霸王在治理军政时,组织士兵开山耕田,取得军粮自给。又在银瓶岐山下开采铜矿,自铸铜币,还在李田村设考场,开科选拔文武人才,还开辟一条从上涌后坂道台宫经梓溪直达葛坑的交通要道。在梓溪的蒋山坪,设集市,每天可销售猪肉一千斤,早晨可卖三担韭菜,商贾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整个梓溪热闹非凡。

三、外援友军 损兵折将

郑宽永义军的副将胡大山及谋士林维义领兵千人。前往南平潼头驻防。友军陈友定长汀古城被元军击败,逃至建宁府向元军投降。义军胡大山镇守潼关县拒不受降,决定撤回德化县大本营,道经尤溪县时被伏兵阻击。林维义学过道术,在被围困的紧要关头,使起道法念动咒语,号角一吹,便见平地狂风骤起,许多披盔戴甲的神兵,排山倒海地杀来,号角再吹,又有无数的虎、豹、豺、狼张牙舞爪前来助战,胡大山率领的义军,乘势杀出重围。但是这些神兵,却被元兵用狗血喷射,则立刻消失。战斗结束,一千人马全部溃散,伤亡惨重,胡大山与林维义带着几十名残兵败将突围。

四、受敌诱惑 寨溃兵败

郑宽永的义军在前线失败后,元军乘势追剿。元军压境之时,用利诱的手段进行招安,派随军的官员向郑宽永馈赠金、银、珠宝和黄土各一盘进行试探,宽永因军饷困难即收金银财宝,退回黄土。因此,元军视宽永是贪财的“草寇”,遂增兵进攻。宽永凭着深山密林,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势,再坚守一年。后来,元军又用重金买通陈郁,离间义军将佐,同时砍伐古董格到许格的原始森林,打开进军的障碍,继而唆使陈大镜指控黄化显有背主投元的阴谋,挑拨说:“自古是君朝臣,哪有臣朝君之理,大王你每次见黄化显回寨,都得亲迎接他,这样下去,他一定会背叛你。”霸王郑宽永轻信谗言,下令杀害黄化显。嗣后,陈郁又勾结奸细在夜间偷偷斩断通往主寨的桥柱,陈大镜力大无比,能担两大桶的水,致使在大镜担水过桥时坠落深潭而死。半年之间,连失两员大将,军中人人自危,军心涣散,有不少士兵竟投奔元营,不久元军见郑宽永众叛亲离,就增兵进逼梓溪义军的大本营,把山下的交通封锁,切断水源,围困月余。寨中正是粮尽水绝,但郑宽永还是固作镇定,命士兵用尿洗衣晒在寨墙上,以示霸王寨顶还有水,但天不随人愿,一阵大风把衣物卷下元节营,元兵一闻,竟是尿洗衣服作诈,就命元军奋力攻寨,一举拿下霸王寨营垣。宽永见大势已去,逐拔剑自刎,家族被元军斩尽杀绝,当地百姓也受株联,被杀甚多,郑宽永反元斗争长达18年之久,至此失败告终。

相关资料

元至顺(1330~1332)间,郑宽永出生于万山丛中的戴云山主峰东侧、海拔1587米的土云岐峰北麓桂阳梓溪霞村美一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生活困苦。他秉赋聪敏机智,读过多年塾学,颇通文墨。自幼喜好舞拳弄棒,长大后习练骑射武艺,阅读兵书韬略。性豪迈,重义气,善结交,有抱负,具胆略,敢作为,群伙中有鹤立鸡群之概。

至正(1341~1368)间,中国各地连年灾荒四起,农业失收,人民生活困苦;而朝廷及地方政治腐败,横征暴敛,层层加重勒索盘剥,社会动荡。福建省与全国各地一样,官迫民变,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酷政。年轻敢于作为的郑宽永,面对酷政盘剥痛苦的生活现实和各地官迫民变的动乱形势,乃与邻村古格农民、道士黄化显(习称许格“师公”),江西宜春慈化寺和尚彭莹玉等人及当时白莲教组织的农民义军“红巾军”秘密联系,以宗教为掩护,传出“贤王出世,老君降生,摧富益贫”等口号,组织农民举义反元。

至正十一年(1351),郑宽永发动贫苦的农民数百人,聚集于清泰里斜岭山头设坛祭天,揭竿起义。义军头扎红巾,自称“反元红巾军”。因其队伍成员多为农民,又称“农民军”。日夜加紧训练,提高队伍素质,增强战斗能力,以备随时应战。为加强义军凝聚力,利用宗教信仰,崇奉李老君偶像,凡练兵、出师必顶礼膜拜宣誓,增强义军斗志,坚定必胜信念,鼓动人人英勇杀敌立功。

翌年,郑宽永亲率义军攻打德化县县城,大获全胜。又乘胜先后横扫邻县及闽中、闽南诸县邑,一直打到闽东北一带。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劫取官府库银以资军饷,大肆招兵买马,队伍迅速扩大至近万人。并派部下林维义(又名林庚二,德化桂阳人)、陈仕贤(德化李山、即今戴云人)到南平市,与那里的义军首领、自称“荆南王”的陈友定联系,又与江西省义军陈友谅联系,密谋策划,互相照应,共同讨伐元军。

郑宽永又在自己辖境内处处筑寨堡,设重重关隘,分兵把守,加强防卫,以抵御朝廷讨伐。他于梓溪老家营建主寨,称“霸王寨”,宽永自立为“霸王”。任命黄化显为军师林维义、陈仕贤为谋士,陈大镜、胡大山为左右将军,郑道义为太尉,陈庆、陈禄为偏将,等等,一个小朝廷的“君臣人物”俱全。为加强中央寨堡——霸王寨的防卫,周围建立联防寨堡。东南有古格“军师寨”,东北有长潭“驸马寨”,西北有桂阳县“大帽寨”,南有黄村里“山仔寨”,还有葛坑“夫人寨”等,各派骁勇部将领兵把守,士气军威大振,防卫固若金汤。朝廷屡次派兵进剿讨伐皆失利败退,形成雄踞一方独霸自治的局面。

郑宽永对军政治理听取了军师黄化显、谋士林维义、陈仕贤等人的宝贵意见,组织义军屯垦种植,充实军粮,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组织专业人员采矿冶炼与建窑烧瓷等。又修桥筑路便利交通,加强与外界联系,巩固其辖境的统治。如以梓溪为中心,分别至上涌(通大田)、葛坑(通尤溪县)各开辟一条石砌道路,经荐解溪南埕、石城县、雷峰、蕉溪至县城(通福州市泉州市)也修筑一条通行大道。通县城的大道,部分石砌路段至今尚存。当年县城一带到梓溪“小朝廷”晋见朝拜、办差事的人络绎不绝,沿途村落店铺林立,生意兴隆。有些路段地名、路旁店屋基址至今犹存(如雷峰埔头的“店仔路”,长一二百米)。

郑宽永农民义军政权的建立,其消息由县、路报至京城,成为元朝廷的一块心病,焦虑不安,一再派御林军配合地方官军进剿均未得逞。至正末年,朱元璋的起义部队势如破竹,元朝廷元气大失。但闽中元兵仍继续围剿德化宽永大本营,义军利用崇山峻岭、沟壑密林险要地形等有利条件与其迂回周旋,长期对垒。元军又以利禄诱劝招安,亦未凑效。据传,当时朝廷谋臣聚议献策,设计试探宽永等的抱负与谋略,伺机行事。朝廷派钦差带厚礼至霸王寨拜见宽永议和,厚礼中有满盛珍宝、装饰华丽的最珍贵御品三盘,恭奉于寨殿案上。宽永看后大悦,与军师、谋士等计议后,收下其中满盛黄金、白银的各一盘,而对满盛“黄土”的一盘认为没有什么经济价值,遂作为复礼由钦差带回。钦差回朝复旨,朝廷君臣大喜:“此莽寇耳!(贪眼前财利,弃无价土地)不久必覆灭。”于是,一面加紧围剿,一面重金贿赂内奸,离间瓦解其领导层,促使内讧。宽永等中计,偏听谗言,误杀军师黄化显等,导致众叛亲离。不久元军攻破霸王寨,宽永自刎,家族被杀绝。其残部后被朱元璋部队兼并。与元兵对垒了18年的宽永农民义军政权,至此覆亡。

据民间所传,当年郑宽永的农民起义政权辖境及于闽粤赣部分地区,即所传“钱粮(赋税)霸三省”。其反元武装斗争事迹于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明桂阳名士、生林泰心曾为郑宽永撰记,云其:“郑君是亦陈胜、吴广之俦!”赋予高度评价。据《桂阳乡志》称:《桂阳林氏族谱》、《李山陈氏族谱》等有其部分史迹可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出身、曾任民国时期陆军中校团副赖其锋(1890~1953,又名赖思考,德化上涌桂林人)有诗《游梓溪霸王寨怀古》云:

金戈把起战元夷,攻克城垣振义师。

阵鼓叠催寒敌胆,奋身冲杀树王旗。

神兵勇为创新业,险寨据来图霸基。

一代英豪名不朽,千秋游子仰丰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