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熊锐

熊锐

熊锐(1894—1927),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号君锐。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新塘尾村人。熊锐积极发展旅欧党团组织,后成为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中国近代革命烈士。熊锐是历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在册梅州籍中共党员,牺牲前最高职务为中共广东(两广)区委委员。

个人简历

熊锐(1894-1927年),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字君锐,广东省梅州市梅花江区新塘尾村人。青少年时,目睹祖国处于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中世纪,萌发了爱国、教民思想。中学毕业后,在梅县桂里小学任教,与杨雪如等组织读书会,介绍进步书刊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之后,到汕头市《大风日报》任编辑,并为《真言日报》撰写进步文章。旋辞去编辑职务,东渡日本留学。民国4年(1915年),日本侵略者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条约,对中原地区发动新的侵略,他愤然离日会上海市。民国9年5月9日,从上海赴法勤工俭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弗来堡大学就读。后又转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积极钻研马克思主义,探索革命道路。时北洋政府拒发留学生经费,熊锐等为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想法设法促华法教育会广东分会解决粤籍留法生之津贴费,得到财政部次长廖仲恺支持,使粤籍4名留学生能继续读书。1922年2月初,熊锐参加周恩来组建的共产主义旅德支部。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积极发展旅欧党团组织。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在欧洲的周恩来、熊锐等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1月和翌年1月,中国国民党旅欧执行部及巴黎通讯处相继成立,熊锐任政治委员。之后,熊锐又与朱德等组织国民党驻德支部,在1925年1月召开的常年大会上,当选为执行委员。

1925年上海市“五”惨案发生后,熊锐奉命回国,在毛泽东、林伯渠等人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在广州市开办的政治讲习所任教授。民国15年4月到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任教,并应邀至罢工委员会开办的劳动学院讲授“世界革命史”。9月,熊锐被聘为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教授,讲授“国际问题”。他经常撰写文章和翻译《唯物史观》送《人民周报》发表。

1927年初,熊锐到黄埔军校政治部和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学校工作。4月15日,广州继上海“四一二政变”后,发生反革命大屠杀,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了熊锐、肖楚女等20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下旬,熊锐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在广州南石头监狱,年仅33岁。

早年经历

早年在梅县桂里小学教书和汕头市《大风日报》当编辑。后赴日本留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于1919年回国。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继而转到德国

革命经历

1922年6月,先后加入旅欧的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曾在中共旅欧支部工作。1923年1月至1924年1月,任中国国民党旅欧执行部和巴黎通讯处政治委员。192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偕德籍妻子奉命回国。1926年上半年,应聘担任广州政治讲习班教授,同时在广东大学专修科学院和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同年9月被聘为妇女运动讲习所教授。1927年初在黄埔军校入伍生部的政治部和第三军的军官学校工作。广州市“四一五”反革命政变时,被中国国民党逮捕,4月22日在广州惨遭杀害。

人物评价

熊锐不仅是教育家,而且是一位理论家,一位无畏的革命战士。(中共党史人物传评)

熊锐是中国共产党创党初期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其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为培养革命干部作出了很大贡献。(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黎显衡评)

熊锐为人正直,待人和蔼,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他的文章很精练,战斗性和针对性十分强,他是博学多才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广州英烈网评)

熊锐少年时期聪颖谦虚,读书勤奋,求知欲强,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今天的和平与民主铺路,他的英雄气节无处而不在,他的博大精神无所而不包。(丰顺县东留中学评)

人物纪念

熊锐故居展陈馆,又称熊氏“朝锡公祠”,位于梅州市梅花江区三角镇塘东路91号,占地面积3677平方米,建筑面积1142平方米。熊氏十世祖朝锡公从大坜村熊屋迁此开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建人之一,国立第一中山大学筹建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牺牲的革命烈士,马克思主义理论早期研究者、传播者,为培养革命干部和推动国民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熊锐烈士的故居。房屋坐南向北,夯筑土木砖石结构,灰瓦面平房,主体建筑属于典型的清代假三堂四横客家传统民居。正屋上堂右侧第二间为熊锐在家时起居的房间。

梅州市市按照省的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重点选择抗战时期中山大学东迁梅州为主线,采用“1+N”模式(即1个主馆和全市21处办学纪念地),依托熊锐故居朝锡公祠规划建设,打造成三馆合一的展陈馆,分别为:“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中山大学与梅州展陈馆、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展馆由中国美术学院团队规划建设,整体以红灰色为基调,突出客家特色元素,是集历史展示、教育研学、多媒体互动、参观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展陈馆。

人物关系

配偶:海薇,德国人。

参考资料

熊锐:梅州籍中山大学筹建者.公众号.2024-08-03

梅岭山青传千古,先辈足迹励后人.www.toutiao.com.2024-08-03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宣讲者熊锐: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南方+.2024-08-03

革命烈士——熊锐.中国军网.2024-08-03

学习党史人物 (二十六) | 勇于担当,坚贞不屈:抗战英雄熊锐.微信公众平台.2024-08-03

熊锐故居展陈馆.梅州市梅江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4-08-02

《广东省志·人物志》一、人物传:熊锐.广东省情网.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