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绶昌
仅一九五一年,他就发表了颇有影响的莎士比亚研究论文数篇。顾绶昌教授对学术问题,一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一生从事莎学研究,颇有建树,是我国莎学界的知名人士。
正文
顾绶昌教授(1904.9—2002),江苏省江阴县人。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就读间他就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对西方古典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九二二年,未满十八岁的他就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感觉与认识论》。当时该报主编张东荪先生曾予以高度评价。
二十年代初,顾绶昌在上海认识了“创造社”的郭沫若和成仿吾等知名人士。一时过从甚密。因受他们影响,他的兴趣逐渐由哲学转向文学。
一九二四年,顾绶昌考入北京大学,先读预科,后读本科,大学期间,因受古希腊、古罗马、经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代直至十九世纪西方文学名著的熏陶,加之本人的刻苦钻研,顾绶昌因此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功底,并从此确定了从事莎士比亚研究的学术方向。
一九三○年夏,顾绶昌自北大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并于三○年至三六年间,先后在北京孔德中学和济南高中等校任英语教师,一九三六年夏,顾绶昌自费到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硕土学位,除学习古英语、中世纪英语、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诗歌和散文等课程外,仍继续从事莎士比亚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并不满足于课堂教学,经常去大不列颠岛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参考资料,一去就是一整天。
一九三七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异邦的顾绶昌,时刻思念着处于灾难之中的祖国,再也无心羁留国外求学,遂于一九三八年春回国,自一九三八年夏至一九四六年暑期,顾绶昌应邀到四川大学任教,先任讲师,一年后任副教授,次年升为教授。在川大任教时,曾为学生开设莎士比亚和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等课程,坚持在侵略者的炮火威胁下一方面用笔与侵略者进行抗争,一方面用心血为国家培养人材,颇得学生爱戴。
一九四六年秋至一九五四年夏,顾绶昌受聘于武汉大学外语系任教授,主讲英国小说,作文及翻译等课程,同时从事莎士比亚和萧伯纳戏剧研究。他是解放后第一批被人民政府投予教授职称的专家之一。祖国的新生给顾绥昌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从此,他更加精神振奋地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仅一九五一年,他就发表了颇有影响的莎士比亚研究论文数篇。
一九五四年因院系调整,顾绶昌教授自武汉大学调到中山大学西语系,任英语阅读、作文和翻译课的主讲教授,并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不幸的是,五七年“反右”期间,顾绶昌教授被错划为右派,蒙受了不白之冤,整整二十年,他被剥夺了教书和从事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利,但他仍然坚信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仍然兢兢业业地去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各项任务。七○年由中大调到广州外语学院后,顾绶昌教授承担了汉英词典编写、文献资料翻译等任务,工作一贯认真负责。顾老从不看风使舵,趋炎附势。对得势的人,他绝不会去攀附,对落难的人,他也绝不会冷眼相待。他一直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顾绶昌教授的错案得到了彻底改正,恢复了教授职称和待遇,并担任了民盟广东省文教委员和广外学术委员会委员,他重新焕发了革命青春,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人民教育事业。从八○年开始,顾教授重新指导研究生,讲授莎士比亚专题,他超越国外教学和研究莎士比亚的传统,摒弃莎学版本方面钻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重点讲授莎士比亚的语言艺术,培养学生自己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较好,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欢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87年,顾绶昌教授虽已年过八旬,还在关心祖国的改革开放,在孜孜不倦地培养助手,指导研究生写作论文,并在三年内用英语详细辑注了部分莎翁的代表性剧作,以自己的余热为祖国的教育和外国文学事业培养新苗。
顾绶昌教授对学术问题,一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不肯人云亦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早年的译作《浮士德》和《伊凡之死》广受赞誉。在理论表述方面,他一九四七年发表于《学源》的关于莎士比亚诗歌的论文,被朱光潜教授称为“精心结构之作”。他一生从事莎学研究,颇有建树,是我国莎学界的知名人士。除解放初发表的数篇莎学研究论文外,八十年代以后,他又连续发表了《关于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莎士比亚的版本问题》、《泛论莎士比亚探讨途径》等论文。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至今,仍然有人写文章怀念他,褒扬他。
顾绶昌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和外国文学研究五十余年,是外语教育界和文学界享有盛誉的老前辈。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我国的教育和学术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