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惜华
傅惜华(1907年-1970年),又名宝泉,北京满族,富察氏。戏曲研究家、俗文学研究专家和藏书家。
人物简介
1907年农历端午节,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姓富察的满族家庭。他出生后不久,旋即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满洲贵族统治了250多年的大清王朝,以后又是各路军阀连年混战。
社会的动荡使傅氏家族的生活每况愈下,所以,傅惜华在北京蒙藏专门学校毕业之后,就没有能继续升学,而是走向了社会。但他从学生时代养成的博览群书和刻苦钻研的习惯,为其以后从事艺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个人经历
其书斋曰“碧馆”,因藏书精良而驰名,部分学者因工作需要往借图书,傅惜华大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是必须得留下借据,这是他多年以来立下的规矩。康生在文革前曾让人代他去傅家“借”书,当得知碧蕖馆借书须由本人写下借据时,大为恼火。就这样,傅惜华无意中将康生等权贵得罪了。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傅惜华和家人不断地遭到批斗。一天,来了一群造反派,把他和一家老小关在一间小屋里不准出来,然后把他几十年来苦心收藏的数万册图书、一些珍贵的字画以及其他物品装了满满的二卡车拉扬长而去。书被抄走的当天,面对空空如也的碧蕖馆,全家人的悲愤和抑郁可想而知。
这天晚上,受到惊吓打击的傅夫人想用自残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自残的结果却使她的身体和身心受到了更大的摧残。在饱受心灵和病痛的折磨后,傅夫人于1969年1月10日无望地离开人世,终年还不足58岁。夫人的去世,使久病的傅惜华更是雪上加霜,病上加病。据傅珣先生说,当时所有的图书均被拉走,连本字典也没能留下。虽如此,他父亲还是凭借自己的记忆和多年的功底,继续写作。
傅惜华在事业上和生活上都得到过哥哥很大的帮助,他们感情很好,情同手足。但是旧中国的缺医少药,使得傅芸子先生英年早逝,傅惜华曾为哥哥的死感到非常的难过和遗憾。然而1970年12月23日,傅惜华因病被送到医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便含冤而逝。傅氏兄弟都是带着他们未尽的事业不甘地走了。
学术成就
1931年,傅惜华在梅兰芳、齐如山等人创办的北平国剧学会任编辑部主任,代理事长,并参与主编了《国剧画报》、《戏剧丛刊》。他吕振羽傅芸子主编《华北日报·俗文学》周刊,1941年后,没有上过大学的傅惜华在北京大学开始讲授中国文学、戏曲。建国后,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研究员、图书馆馆长等。
正当其忙于笔耕、忘我工作时,病魔残酷向他袭来。中风使他半身瘫痪,右手不能拿笔写字。他以坚强的毅力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先后记录了万余张卡片。《北京传统曲艺总录》、《清代杂剧全目》、《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以及未能出版的《清代传奇全目》等著作,就是他重病之后编著的。
著有《缀玉轩藏曲志》、《中国小说史略补编》,编有《戏曲选》、《中国古典戏曲总录》、《子弟书总目》、《元代杂剧全录》、《北京传统曲艺总录》 、《中国古典文学版画选集(上下)》(1981年,该书才得以出版)、《白蛇传集》,参加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傅惜华的部分著作,在文革结束以后相继出版和再版,但遗憾的是,他的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却没能结集出版;而他的力作《清代传奇全目》一书完稿后虽已交到出版社准备出版,但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未能出版,手稿至今去向不明。
现在,当我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在校的戏曲专业的研究生们,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询问傅惜华《清代传奇全目》的一些情况。是的,人们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在默默企盼着一个奇迹的出现,就是那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清代传奇全目》的手稿能够失而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