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溪山
姚溪山,男,福建省龙海区人,一九四二年十月出生。闽南歌仔戏作家,继承并发扬了歌仔戏的草根性,保留本剧种的特色,地方色彩浓郁,作品深受群众喜爱。本文从其剧作的乡土题材,对民间习俗的展现及运用方言写作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对地方戏特色的传承。
关键词
歌仔戏姚溪山地方特色
歌仔戏形成于田间地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与生活气息。生长于乡间的姚溪山深谙其文化内蕴,他的创作继承了歌仔戏丰富多彩的草根性。姚溪山出生于一个小渔村,从小身体残疾,但勤勉好学,曾师从歌仔戏宗师邵江海,后成为县剧团专职编剧,代表作有《双剑春》、《月里寻夫》、《疯女恋》和《保生大帝》等。他的作品既赢得专业人士好评,又深受群众喜爱,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歌仔戏作家之一。
当前,地方戏创作中存在一些普遍趋势:一方面剧本用汉语写作;另一方面,在舞美、身段、表演等各方面向京剧靠拢。这就使地方戏的个性特色被弱化,剧种特征不明显,从而失去了自立于民族戏曲之林的生命之本,也失去了众多支持地方戏的观众。而姚溪山的作品地方色彩浓郁,充分发扬本剧种的艺术精神,走生活化、平民化的道路,因此叫好又叫座。
一、乡土题材与民间习俗
(一)贴近地方的题材内容
(二)展现民间习俗与乡间生活
二、质朴生动的方言
(一)化用俗语,原汁原味
(二)巧用谐音、双关制造笑声
生命价值
刚刚九岁的姚溪山因患病落得左腿残疾。上学时,他看到小伙伴在课外活动欢腾奔跑,就自己一人躲在教室里伤心落泪。班主任看透他的心思,;就特地给他“开小灶”,给他讲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把一切献给党》等革命故事,开启了他的心窍,从此,小姚就迷上书本一每当星期天,他就拄着拐杖,搭渡船过九龙江进县城,一头扑进图书馆,一呆一整天。他拼命地从书本里吸纳知识,也懂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他以顽强的意志,苦苦追寻自己立下的“作家梦”。在读小学、初中时,他是学校“顶尖”的优秀生;初中毕业,回乡在村里当文书,他利用业余时间办起俱乐部文宣队,自己编写了100多个文艺节目,多次赴县、地区及省里会演、获奖,成为县里小有名气的“土作家”;1971年他被选调进县梦剧团任专职编剧,有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他苦学苦钻创作理论和编剧技能,立志多写优写好戏,“熬尽一腔血,博得万人乐”。明年来,他共创作了100多部(共300多万字)萝剧剧本供萝剧团上演,其中创作八部大戏参加省级以上会演,获得国家级、华东及省级创作大奖;他创作的现代粤剧《双剑春》、《侨乡轶事》二度进京献演,轰动京华。姚溪山成为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被破格评聘为副教授级的高级编剧,是福建省知名的剧作家。1990年他获得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漳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建日报》曾以“拼命三郎姚溪山”为题报道了他的“拼搏奉献”的事迹。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也曾播映他的专题片。姚溪山以拐杖写人生,向社会昭示了残疾人的生命价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