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仁乡

清仁乡

清仁乡位于芦山县城东北部,东与龙门乡交界,南与芦阳镇交界,西与思延乡交界,北与双石镇宝兴县灵关镇交界,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共辖芦溪村、大板村、大同村、横溪村、仁加村、同盟村六个行政村,总人口12984人(2017),有耕地面积10885亩,森林面积47000亩(包括退耕还林面积),有向阳、寇家坝两个工业园区,境内有通往宝兴的芦灵路和省道S210线,主要产业有种植业、养殖业和竹木产业。

建置沿革

清末民初,属清源乡辖地。民国25年(1936年),置仁加乡联保。民国29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1955年底,与清源乡合并为清仁乡。1958年,与芦阳、升隆、沬东合并建立芦阳人民公社。1959年,从芦阳划出为清仁人民公社。1961年,又与清源划开为仁加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2004年,与清源乡合并为清仁乡。

“4.20”受灾情况

受灾情况

受芦山“4.20”强烈地震影响,全乡境内耕地受损370亩,森林受损27100亩,交通公 路受损94.2公里,大桥受损8座,小桥受损79座,泸定桥受损2座,灌溉堰道受损197.8公里(包括芦溪堰、清思堰、天生堰和小支堰),境内供水管道受损227公里(其中主管道40公里,入户管道187公里),供电线路受损143公里(主要是入组户线路),通讯中断延48小时,灾情造成17人死亡,重伤57人,轻伤1343人。

过渡安置

“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清仁乡党委、政府立即组织全体乡、村、组干部,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展开救援,共计从倒塌房屋中救出群众299人(其中死亡17人),疏散群众14159人。乡党委、政府成立了芦山“4·20”强烈地震清仁乡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对全乡所有受灾群众进行安置(其中设集中安置点21个,集中安置6812人)。及时恢复了供电、供水,全乡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初步解决,没有出现生活无着落,社会秩序混乱的现象。

灾后重建

2013年6月,灾后恢复重建吹响号角,清仁乡全面启动农房重建工作。

2013年9月,德阳市罗江区对口援建清仁乡,派驻援建干部12人,帮助指导农房重建和产业发展。

2013年10月,全乡启动31套特殊困难群众保障房建设。

2013年12月,全乡31套特殊困难群众保障房建设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

2014年元旦,全乡31户特殊困难群众首先入住保障房,实现搬进新家过新年。

4.20”芦山强烈地震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网格化单位和罗江援建组的帮助下,清仁乡全体乡、村、组干部振奋精神,团结一心,不怕疲劳,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中。

全力推进农房重建。自灾后重建启动以来,特别是农房重建启动前期,全乡标砖供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房重建进度。为切实推进农房重建进度确保百姓的切实问题,全体乡村组干部不分昼夜为全乡重建户协调标砖3千多车,4千多万匹,切实解决了标砖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方便重建户重建审批,减少农户来回跑审批的时间、精力,加快全乡农房重建进度,清仁乡推行以乡便民服务中心为“龙头”,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中心,小组便民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构建“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农房重建审批工作机制,做到农户重建审批不出村,有效提高了农户建房审批效率,缩短了审批时间,让农户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农房重建中去,为我乡农房重建农户提供优良的政务服务。2015年底全乡维修加固户2231户、2400户倒房户重建工作已于全面完成。

全面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原则,以“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特色”为重建标准,从组织、引导、监督、服务等方面着力,从选址、资金、材料、工匠等难题入手,强力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全乡各级干部全心协力,全乡10个新村聚居点和1个散户联建点共647户已全面完成建设并实现全面分房。

全力推进全乡灾后重建项目。一是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担任,乡长任副组长,灾后重建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成立了乡灾后重建项目办公室。二是组建了由德阳市罗江区援建干部12人组成的灾后重建项目技术服务组,负责全乡灾后重建项目技术服务。三是与各驻村组长签订委托书。根据班子成员分工确定了各村项目现场代表,做到每个村都有一名乡级领导联系,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四是强化监督,确保项目质量。由重建办抽调人员组成巡视组,对全乡重建项目进行全覆盖巡查。

城乡建设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全乡城乡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西区大道、龙尾山隧道顺利开通,将产业集中区东西两片连为一体,为我乡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连通仁加、同盟的乡村旅游环线完工投用,境内有省道210线、芦灵路、芦邛路、产业园区西区主干道等道路,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乡路网实现四通八联。全乡11个新村聚居点全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沼气池3000余口,硬化道路61公里,大面积整治干渠、支渠,有供水工程1处,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清仁乡下辖学校中小学两所(其中清源中心校下辖大同村村小和芦溪村村小),幼儿园一所,卫生院1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2个,执业(助理)医师数7人。

名胜古迹

境内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主要有:汉代民居遗址、佛教圣地灵鹫山白虎悬崖 等。

汉代民居遗址此遗址位于仁加村清源河东岸二级台地。经挖掘,发现有灰坑、绳纹陶片、陶罐口沿残片等物件。其附近历年多次发现汉墓葬及西汉的、釜、、斗等铜器。其面积约2平方公里。

佛教圣地灵山灵鹫山北东起官房山,南西止卫家山,绵延10余公里,横亘清仁乡的芦溪、大同市、仁加三村,灵鹫山寺座落在芦溪村。灵鹫山是中国佛教名山,相传燃灯古佛曾闭关修炼于灵鹫山圆觉洞,道成后迁往峨眉山市,故世有“先有灵鹫,后有峨眉”之说。1998年6月,灵鹫山与大雪峰同时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白虎悬崖“白虎悬崖”位于灵鹫寺东大同村后沟组,是芦山县的外八景之一。历经沧桑而形色不变,不仅有神奇的传说,更有诸多古代典籍和文人墨客为之传颂。

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底,省定贫困村同盟村顺利摘帽。

2017年底,全乡建档贫困户实现全脱贫。

2018年底,省定贫困村芦溪村顺利摘帽。同年11月,芦溪村接受中央军委脱贫攻坚检查。

主要措施:户脱贫方面,一是通过动态调整,进一步做好精准识别;二是通过引导扶持产业发展和加强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工作,进一步提升贫困户持续增收能力;三是通过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实施,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通过政策兜底,使民政、医疗、教育等扶持政策得到有效的持续。贫困村方面,重点从重点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产业发展、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改善村容村貌和抓好项目实施等五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两个省定贫困村的脱贫成效,确保芦溪村在年底的顺利推出。

具体成效:我乡以脱贫攻坚为契机,根据“人脱贫、村摘帽、达四好、同奔康”的总体要求,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化,实现了贫困户“收入有增加、产业有规模、务工有地方、政策有落地”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乡193户,614人未出现返贫现象,均实现了“一超、六有”,已摘帽的省定贫困村同盟村经济稳步增长,不存在返贫风险。芦溪村各项指标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完成了文化室、便民服务中心的改造工作,建成标准化的村文化活动室和便民服务中心,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为5.6134万元,人均收入约21.6元。

产业发展

清仁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一轴、两带”总体布局,大力推进果、药、茶走廊建设,全乡共培育省级规模化农业经营户8家,专业合作社19家,带动全乡特色产业发展到1万余亩(高山茶叶4500亩、猕猴桃4000亩、高山蔬菜1500亩、药姜500亩、栀子300亩、芍药200亩)。

参考资料

芦山启动农村灾后恢复重建 首位任务是农房重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9-01-29

芦山县213套农村特殊困难群众保障房本月底完工.中国政府网.2019-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