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岱墓
历史背景
吕岱,如皋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名将和重臣,93岁时被封为大司马。他在96岁高龄时病逝,并被安葬在高阳荡。吕岱的一生见证了三国时期的兴衰,他的墓地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仅存墓前的两座赤眼石兽。
文物历史
吕岱在三国时期为东吴立下了赫赫战功,曾担任庐陵郡太守、交州、安南将军等职,并被封为番禺侯。他在任交州刺史期间,多次派遣官员出使马来群岛和东南亚地区,促进了吴国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吕岱在荆州市时,负责京师防务,与陆逊共同镇守武昌,表现出色。他受到孙权的赏识,孙权曾加倍赏赐他的家属,并在孙亮继位后晋升他为大司马。吕岱在晚年仍保持旺盛的精力,被同僚誉为超过古代名将廉颇。他的人品和品德受到陈寿《三国志》的称赞,被誉为“君子叹其德,小人悦其美”。
墓地现状
吕岱墓在1979年因开挖林梓北三级河而被毁,仅剩墓前的两座赤眼石兽。这些石兽虽然无语,却有意地见证了吕岱的功绩和如皋市人民对他的纪念。如皋市区有一条大司马路,也是为了纪念这位吴国重臣和长寿武将而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