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野鸦椿

野鸦椿

野鸦椿,学名为Euscaphis 日铜罗花金龟 (Thunb.)Dippel,别名酒药花、鸡肾果(广西壮族自治区),鸡眼睛(四川),小山辣子、山海椒(云南省),芽子木(湖南省),红(湖北、四川)。为省沽油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是一种极具利用潜力的观赏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8米,树皮灰褐色,具纵条纹,小枝及芽红紫色,枝叶揉碎后发出恶臭气味。

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8--32厘米,叶轴淡绿色,小叶5-9厘米,稀3-11厘米,厚纸质,长卵形或椭圆形,稀为圆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边缘具疏短锯齿,齿尖有腺体,两面除背面沿脉有白色小柔毛外余无毛,主脉在上叶面明显、叶背面突出,侧脉8-11,在两面可见,小叶柄长1-2毫米,小托叶线形,基部较宽,先端尖,有微柔毛。

复总状花序顶生,花梗长达21厘米,花多,较密集,黄白色,径4-5毫米,萼片与花瓣均5,椭圆形,萼片宿存,花盘盘状,心皮3,分离。蓇葖果长1-2厘米,每一花发育为1-3个,果皮软革质,紫红色,有纵脉纹,种子近圆形,径约5毫米,假种皮肉质,黑色,有光泽。

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山脚和山谷,常与一些小灌木混生,散生,很少有成片的纯林。

生长习性

其幼苗耐阴,耐湿润,大树则偏阳喜光,耐瘠薄干燥,耐寒性较强。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排水良好而且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分布范围

在中国除西北各省外,全国均产,主产江南各省,西至云南省东北部。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播种育苗

野鸦椿种子需经催芽处理后,发芽率才能保证,其方法:一是用高温催芽,将未经处理的种子泡在70℃左右的水中,等其自然冷却,浸种24小时后捞起直播,发芽率可达80%以上。水温太低,种壳难以软化吸水,播种发芽率不高;而水温超过80℃,种壳易开裂,裂后种胚容易被烫熟,发芽率也不高。

另一方法是保湿贮藏法,即湿沙层积催芽。将种子采回后用湿沙拌种贮藏,贮藏期间,注意保湿,以软化种皮。待来年春天播种,发芽率高而整齐。如果不急于用苗,用这种方法处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然后,选择沙质壤土作苗床育苗,待芽苗长出4片~5片真叶时移苗,可移入配制好的营养袋培育。幼苗期一要遮荫防晒,有条件的最好在苗床上加盖遮荫网。二要保持土壤湿润,苗床间要求通风,以防发病;三要防病、防虫。一般管理正常的当年苗高可达30厘米~50厘米,第二年可达80厘米~150厘米,就可出圃。

移栽

对1~2年生苗采取相对密植的方法,栽植的适宜密度为:1年生苗分床株行距在0.5~0.8米之间,具体视栽培管理条件而定。栽植地应选择排水良好、湿润、肥沃、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一般4年生,树高可达2.5~3米,胸径3~4厘米,7~8年后可大量开花。大苗移植容易成活,发芽能力强,适应性广。

病虫防治

在高温多雨季节,可用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或托布津等杀菌剂每隔10天~15天喷雾一次,防治根腐病与茎腐病。如发现有食叶害虫蚜虫、蟓甲等,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8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观赏

野鸦椿因具有观花、观叶和赏果的效果,观赏价值高。春夏之际,花黄白色,集生于枝顶,满树湘蕾金银花,十分美观;秋天,果布满枝头,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皮反卷,露出鲜红色的内果皮,黑色的种子粘挂在内果皮上,犹如满树红花上点缀着颗颗黑珍珠,十分艳丽,令人感到赏心悦目。野鸦椿挂果时间长,从外果皮变红到果皮脱落时间长达半年,红色艳丽的蓇葖果给秋冬季节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使人陶醉。野鸦椿作为观赏树种,应用范围广,可群植、丛植于草坪,也可用于庭园,公园等地布景

经济

野鸦椿木材可为器具用材,种子含油量25%-38%,种子油可制皂。树皮可提取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