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京
是日本史上最初的大都城。位于日本奈良县橿原市高殿为中心,被大和三山,以三角形形式围着。
从飞鸟净御原迁都,到元明天皇迁都到平成京为止,持续16年。
基本介绍
日本飞鸟时代,持统天皇、文武天皇、元明天皇时期的首都,是日本史上最初的大都城。位于日本奈良县原市高殿为中心,被大和三山,以三角形形式围着。从飞鸟净御原迁都,到元明天皇迁都到平成京为止,持续了16年。天武天皇学习了中原地区的条坊制后开始建造藤原京,但在完成前去世。天武天皇去世后,天武天皇的皇后持统天皇于694年正式从飞鸟迁都到藤原京。藤原京和以往的只住一代天皇氏的宫殿所不同的是,住了三代的天皇。藤原京在694年到710年之间,成为持统天皇、文武天皇、元明天皇三代天皇的首都。藤原京时代,是日本向文明国家体制迈进的转换期。
项目简介
藤原京位于奈良盆地主干道上,占地东西2.1km,南北3.2km,藤原宫在其中央,占地东西约925m,南北约907m。南北共有12条大路,东西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分为左右两京(各4坊)。“朱雀大路”是最宽广的道路,宽达19m,西侧有4m宽的侧沟用以排水。路尽头就是朱雀门,由此往南1.5km处便是知名的罗生门。大路之间有小路相通,大路和小路一起围成“坪”(町),是分割宅地的基本单位。因为盆地容易积水,所以藤原京“条坊制”的道路都有侧沟以便排水。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在此范围之外尚有藤原宫时代的道路遗迹,所以京城的范围应该比现在认为的要大,即所谓的“大藤原京说”,即认为藤原京占地东西达5.3km,不是现在认定的2.1km。藤原宫的周围由高达5.5m且有瓦的堀立柱所包围,塀两侧分别有宽5m的外和宽3m的内濠。修筑高大的堀立柱塀是继承了飞鸟宫的传统。每面塀都有三座大门,这样一来藤原宫四周共有十二座门。南面中央的就是正通朝集殿院的“朱雀门”,其他门的名称则取自负责宫廷守护的氏族,如“猪使门”、“海犬养门”等。至今尚有五座门的名称不得而知。据考证,中央建筑“大极殿”长45m、宽21m、高25m,是一座盖有瓦并涂成红色的建筑物,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建筑。大极殿前,就是举行仪式时,贵族、役人们聚集的“朝堂院”,共有十二栋役所,按役人的官位高低整齐排列。大极殿后面就是被称为“内里”的天皇氏居所,是用扁柏属建的堀立柱建筑,具体情形还不是很清楚。 “大极殿”、“朝堂院”与“内里”,三者轴心位于南北一条直线上。此后平城宫和平安宫的布局有所变化。藤原宫中的朝堂院占地面积相对来说最大,平城宫以后就变小了。或许是因为不少事情都由朝堂院以外的役所来完成的缘故。
建设及规划特点
“大和三山”之间的藤原京,位于现在的橿原市醍醐町,其中心是藤原宫,那里有天皇居住和处理国政的大极殿、内里以及各役所,根据阴阳师的建议,藤原京选址是很有讲究的。即东青龙香具山、西白虎亩傍山、北玄武耳成山、南朱雀吉野山,处于四神守护之中,距今已有1300多年。藤原京的“藤原”与平安时代的“藤原”是两回事,后者是十世纪至十一世纪前半叶的掌权氏族,距离藤原京建成已有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首都多次搬迁,曾先后以平城京、恭仁宫遗迹、难波宫、紫香乐宫、长冈京、平安京为都。 710年,藤原京被废弃,此后昔日的繁华之地成为田园,并最终被深埋于地下。本世纪四十年代长眠地下的藤原京被发现,其格局南北称“条”、东西称“坊”,这样整齐有序分割町的制度被称为“条坊制”(注1)。飞鸟京、藤原京和平城京,都建在古代就形成的干道“下ツ道”、“中ツ道”附近,只是不断向北迁移而已。都城的范围也不断增大,这是受到当时唐朝长安的影响。因为巨大繁华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它令日本人深为震惊,并乐于模仿。
最早用瓦的建筑物是588年开始建造的元兴寺,最早用瓦的宫殿则是藤原宫。在建造飞鸟京的宫殿时,曾经打算用瓦,但未能实现。宫殿不同于寺院,占地面积要大得多,需要大量的瓦,而且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盖好,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的确很难。只有开发制瓦技术,组织大规模生产才能做出大量的瓦来。据推算藤原宫所用的瓦超过了200万块。宫殿是利用人工运河来修筑的,用运河运输材料省时省力,在宫殿建好后就用挖出来的泥土和废弃材料将运河填平,这的确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通过发掘,在运河中发现了木简,上面记载的时间是天武时代的685年,这证明藤原宫在天武天皇时代就已动工建设,据《日本书纪》记载,应该是在684年选址动工的,与发现的木简上的时间相吻合。但是,直到天武天皇死,仍未能建成,工程曾一度中断。天武天皇的妻子即位成为持统天皇后,继承亡夫的心愿,于数年后开始继续修建。削平山头、填平低谷,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这实在是件庞大的土木工程。藤原京南面的日高山,就因为修建朱雀大路而被削平。在此附近发现了5世纪的方坟和6、7世纪的横穴墓,古坟周围散布着倒塌的轮破片。建设这样庞大的土木工程需要很多的木料,按照《万叶集》的记载,是从滋贺县田上山运来的。砍下来的木头用筏子经濑田川、宇治川南下,在小池逆木津川、泉津(木津)而上,走陆路翻过奈良山。用牛马拉车,进入奈良盆地,再次利用佐保川、寺川及人工运河运输木料。这一艰苦历程大约长达一百公里。
在定都藤原京之前的691年12月,对宅地的划分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相当于现在总理大臣级别的右大臣等可以拥有4町土地(1町大约120m见方,即14400平方米);担任政府高官的贵族占地1至2町;中、下级役人、庶民按家族人数、纳税额的多少分给1町、二分之一町、四分之一町不等的土地。按当时的规定,中、下级役人、庶民最少可以分得四分之一町的土地,即大约60m见方、3600平方米。然而迁都之后,却往往只能得到八分之一町甚至十六分之一町的土地。而且据对平城京的发掘调查,那时最少是只给予三十二分之一町的土地。相比之下,藤原京时代所给的土地还不算太少。由于宫殿占地面积很大,所以宫殿附近的地方相对来说狭窄的宅地较多,容易自成一家,于是享有特权的贵族往往选择在此居住。下图是宫殿南面右京七条一坊,占地1町的贵族宅地遗迹复原图。这里发现了正殿、后殿、胁殿、仓库等近十栋大型建筑物,而其附近的庶民宅地遗迹中却只发现了几栋小型建筑物。
人口及城市生活
藤原京大约有贵族、役人、庶民和僧侣等2——3万人居住,这就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日常用品。据记录,京中有政府设立并管理的市场“东市”和“西市”。依据从藤原宫北面中门附近出土的木简记载,市场应该在宫殿北面。市场上有食物、纤维制品、手工业制品等,由市司这一负责监督的役所进行管理,每天午后才开市。交易需要货币,“和同开弥”于是得以发行和使用。708年的“和同开弥”有银钱和铜钱两种,据推算一枚铜钱大约能买1.8公斤的白米,也正是在这一年,朝廷公布了迁都平城京的计划。
墓葬与寺院
死去的天皇氏、皇族葬在藤原京南面的丘陵地带。在朱雀大路向南的延长线上,就有天武天皇与持统天皇的古坟,以及知名的高松冢古坟。在藤原宫时代,佛教的火葬就已普及,持统天皇有可能便是火葬的。遗憾的是,相对而言对庶民坟墓的发掘调查却显得困难重重。此外,藤原京中左、右两京分别有大官大寺和药师寺,两寺颇有相互攀比之意。此外,还有大安寺、纪寺、田中寺与和田寺等寺院。其中大安寺和药师寺后来迁往平城京,而没有迁出的大官大寺则在711年的大火中与藤原宫一起变成了一片废墟。
迁都与荒废
710年3月,朝廷迁都平城京,藤原京结束了它16年的首都使命。建筑物被解体,拆下来的柱、瓦、石料等被运往平城京再次使用。随着贵族、役人们搬入平城京,藤原京也就慢慢成为废墟。奈良时代,藤原宫东南隅香久山西北麓设立了“香山正仓”,负责管理征收奈良县的稻谷税收。据木简记载,810年之后,藤原宫周围就形成了以“条里制”进行划分的“宫所庄”、“高殿庄”等庄园(注2),经营土地的重心已经转向对田地的占有,庄园制开始形成。至于为什么仅仅16年的时间就又要迁都呢?通常认为是由于藤原京中的人口增长过快,而且随着律令制国家的完善和发展,迫切需要一个交通更加便利、占地更加广阔的新都城,那就是后来的平城京。藤原京的繁华犹如昙花一现,然而由于它所处的年代恰好是律令制国家形成的关键时刻,所以在对其多达百余次的发掘调查中,大量的遗迹和文物让我们对1300年前的那段历史有了更丰富更清晰的了解。昙花盛开和流星掠过一样,是短暂的,却又是辉煌艳丽的。
注释
注1:一说是10条*10坊的格局,一说是12条*8坊的格局,目前前一种说法较为人所认同。
注2:条里制 —— 古代土地划分方式。边长六町(约六百五十四公尺)的正方形区划称里或坊,以里作为一郡或数郡的单位;南北称条,分一条、二条……,东西称里,为一里、二里……。里的各边再六等分,以沟、等区分成三十六个边长为一町的正方形区划,称为坪。从里的一角数起,称一坪、二坪……。这样,可以用几条、几里、几坪明确表示耕地的位置。施行条里制的原因是为了顺利地实行班田。今天在内、濑户内海沿岸、北九州市、滋贺县、岐阜县和福井县等地仍可广泛看到条里制的遗迹,其他地方也存在部分遗迹。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