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是2010年12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奥地利]托马斯·伯恩哈德。
编辑推荐
·最值得期待的德国纯文学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是“二战”后德语文坛最富争议的文学斗士,曾获得过奥地利国家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等重量级文学大奖。被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认为是比自己更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大师,深受费利特·帕慕克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推崇。
·最特立独行的文坛斗士:他曾被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但主动声称即使获奖也会拒领。他的作品刺痛了奥地利许多权势者,经常遭到禁止出版或禁止上演。他也在去世前立下遗嘱:他所有的已经发表的或尚未发表的作品,在他去世后在著作权规定的年限里,禁止在奥地利以任何形式发表。《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是一部典型的托马斯·伯恩哈德式的充满了嘲讽、贬损力量的作品。它让一个冷酷刻薄的叙述者,也就是作品中的物主代词“我”,断断续续来讲述疯癫者保尔的故事,又通过对“我”与保尔的深刻交往而大量地“出卖”自己,结果读者会看到两个堪称古怪的奥地利人的嘴脸:愤怒、脆弱、神经质,挣扎于疯狂的边缘,但又能在疯言疯语中撕破面具、道出真相,尤其是某种似乎是独属于奥地利人的精神灾变——伯恩哈德的大部分文学主题都与此有关。
内容简介
“现在我知道了,我们许多年从一个人身旁走过,却不知道这人是谁。
现在我知道了,数十年我曾从一个人身旁走过,而不知道他是谁。”
作为托马斯·伯恩哈德作品系列的第一卷,本书包含了三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波斯女人》:关于爱情、报复和死亡的故事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一场友谊》:关于友谊、理解与死亡的故事
《制帽匠》:关于亲情、尊重与死亡的故事
伯恩哈德说:“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他以极富音乐性的文字,犀利的夸张、重复和幽默,将人类境遇中种种愚钝与疾病,痛苦与冷漠,习惯与禁忌推向极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
作者简介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称为“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灾难与死亡作家”。公认为“二战”后德语文坛最富争议与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被译为45种语言。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伯恩哈德,以批判的方式关注人生(生存和生存危机)和社会现实(人道与社会变革)。文字极富音乐性,以犀利的夸张、重复和幽默,将人类境遇中种种愚钝与疾病,痛苦与冷漠,习惯与禁忌推向极端,向纷乱昏暗的世界投掷出一支支光与热的火炬。
译者简介:马文韬,北京大学德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奥地利伯恩哈德基金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德国格里姆豪森协会理事。著有《瑞士德语文学史》。译著有小说《黑白天使》、《历代大师》,诗歌《傅立特诗选》、《特拉克尔诗选》等,戏剧《毕德曼与纵火犯》、《骂观众》、《安道尔》等。
目录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伯恩哈德(代译序)
波斯女人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一场友谊
制帽匠
伯恩哈德生平及创作
媒体评论
如果伯恩哈德活着,最应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他,而不是我。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欣然沉浸在伯恩哈德的书页里,拥抱他那不可遏止的愤怒,分享那愤怒。 ——费利特·帕慕克(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语又写出了最美的作品,艺术和精神,准确、深刻和真实。
多年以来人们在询问新文学是什么样子,今天在托马斯·伯恩哈德这里我们看到了它。 ——巴赫曼(奥地利著名女作家)
最能代表当代奥地利文学的只有伯恩哈德,他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德语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 ——赖希-拉尼茨基(德国文学评论家)
序言
托马斯·伯恩哈德(1931—1989)是奥地利最有争议的作家,对他有很多称谓: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作家、死亡作家、社会批评家、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夸张艺术家、语言音乐家,等等。我以为伯恩哈德是一位真正富有个性的作家。阿图尔·叔本华曾写道:“每个人其实都戴着一张面具和扮演一个角色。总的来说我们全部的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持续上演的喜剧。”托马斯·伯恩哈德是一位憎恨面具的人。诚然,在现实社会中,绝对无遮拦是不可能的,正如伯恩哈德所说:“您不会清早起来一丝不挂就离开房间到饭店大厅,也许您很愿意这样做,但您知道是不可以这样做的。”是否可以说,伯恩哈德是一个经常丢掉面具的人。1968年在隆重的奥地利国家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作为获奖者的伯恩哈德在致辞时一开始便说“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接着便如他在其作品中常做的那样批评奥地利,说“国家注定是一个不断走向崩溃的造物,人民注定是卑劣和弱智……”,结果可想而知,文化部长拂袖而去,文化界名流也相继退场,颁奖会不欢而散。第二天报纸载文称托马斯·伯恩哈德“狂妄”,是“玷污自己家园的人”。同年伯恩哈德获安东·维尔德甘斯奖,颁奖单位奥地利实业家联合会放弃公开举行仪式,私下里把奖金和证书寄给了他。自1963年发表第一部长篇散文作品《严寒》后,伯恩哈德平均每年都有一两部作品问世,1970年便获德国文学最高奖——毕希纳文学奖。自1970年代中期,他公开宣布不接受任何文学奖,他曾被德国国际笔会主席先后两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说如果获得此奖他也会拒绝接受。不俗的文学成就,使他登上文坛不久便拥有了保持独立品格所必要的物质基础,使他能够做到不媚俗,不迎合市场,不逢迎权势,不为名利所诱惑,他是一个连家庭羁绊也没有的、真正意义上的富有个性的自由人。如托马斯·伯恩哈德所说:“尽可能做到不依赖任何人和事,这是第一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自作主张,我行我素。”他说:“只有真正独立的人,才能从根本上做到真正把书写好。” “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伯恩哈德确曾与死神打过交道。1931年,怀有身孕的未婚母亲专门到荷兰生下了他,然后为不耽误打工挣钱,把新生儿交给陌生人照料,伯恩哈德上学进的是德国纳粹时代的学校,甚至被关进特教所。1945年后在萨尔茨堡读天主教学校,伯恩哈德认为,那里的教育与纳粹教育方式如出一辙。不久他便弃学去店铺里当学徒。没有爱的、屈辱的童年曾使他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多亏在外祖父身边度过的、充满阳光的短暂岁月,让他生存下来。但长期身心备受折磨的托马斯·伯恩哈德,在青年时代伊始便染上肺病,曾被医生宣判了“死刑”,他亲历了人在肉体和精神瓦解崩溃过程中的毛骨悚然的惨状。根据以上这些经历,他后来写了自传性散文系列《原因》、《地下室》、《呼吸》、《寒冷》和《一个孩子》。躺在病床上,为抵御恐惧和寂寞他开始了写作,对他来说,写作从一开始就成为维持生存的手段。伯恩哈德幸运地摆脱了死神,同时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在写作的练习阶段,又作为报纸记者工作了很长时间,尤其是报道法庭审讯的工作,让他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看到面具后边的真相。他的自身成长过程和社会经历构成了他写作的根基。
说到奥地利文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要首先提到两位作家的名字,这就是托马斯·伯恩哈德和彼得·汉德克,他们都在1960年代登上德语国家文坛:伯恩哈德1963年发表《严寒》引起文坛瞩目,英格博格·巴赫曼在论及伯恩哈德1960年代的小说创作时说:“多年以来人们在询问新文学是什么样子,今天在伯恩哈德这里我们看到了它。”汉德克1966年以他的剧本《骂观众》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传统戏剧,指出戏剧表现世界应该不是以形象而是以语言;世界不是存在于语言之外,而是存在于语言本身;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粉碎由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似乎固定不变的世界图像。两位年轻人的不俗表现使他们不久就被排进德语国家重要作家之列,并先后于1970年和1973年获得最重要的德国文学奖——毕希纳文学奖。如果说直到这个时期两位作家几乎并肩齐名,那么到了1980年代,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小说、自传体散文以及戏剧的成就,特别是在他去世后的1990年代,超过了彼得·汉德克,使他成为奥地利最有名的作家。正如德国文学评论家赖希-拉尼茨基所说:“最能代表当代奥地利文学的只有伯恩哈德,他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德语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伯恩哈德创作甚丰,他18岁开始写作,40年中创作了5部诗集,27部长短篇散文作品(亦称小说),18部戏剧作品,以及150多篇文章。他的作品已译成近40多种文字,一些主要作品如《历代大师》、《伐木》、《消除》、《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等发行量早已超过10万册,他的戏剧作品曾在世界各大主要剧场上演。托马斯·伯恩哈德逝世后,他的戏剧作品在不断增加,原本被称为散文作品或小说的《严寒》、《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水泥地》和《历代大师》等先后被搬上了舞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