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杭州市第十中学

杭州市第十中学

杭州第十中学前身为宗文义塾,创建于1806年,是浙江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21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至今已是名流荟萃,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为杭州市优质初中、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班30个。

简介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现有高级教师5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7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3人;市、区教研小组成员12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近几年来,先后有23人被评为市、区教坛新秀,在杭州地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说课等教学竞赛(评比)中15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

学校坚持“依法治教、科研兴教、文明执教”方针,倡导“勤奋、求实、进取、创新”校风,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先后获得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绿化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体育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集体和浙江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的《实行人本主义科学管理的实践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二项课题分别获浙江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校教育设施先进,建有塑胶运动场和一流的教学新大楼,校园网、综合电化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教室、计算机房、多功能演播厅和闭路电视网等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图书馆藏有包括珍贵古籍在内的图书达10万余册。

杭州第十中学为第一批志愿学校。地处市中心皮市巷(解放路与庆春路间),环境幽雅,交通十分方便,二十几条公交线可直达。

办学特色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学校办成“三满意”优质名校

杭州第十中学前身为宗文义塾,创建于1806年,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是浙江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

为认真贯彻十六大,深刻领会《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纲要》的精神,落实《杭州市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意见》和《上城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推进我校教育发展的步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建一流基础教育为中心任务和实现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把杭十中办成“环境幽雅、设施一流、师资精良、质量上乘、管理有序”的优质名校。

二、学校现状分析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后勤为保障”的办学策略,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近两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区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教育系统工会先进集体、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示范团委、杭州市绿色学校、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首届省级绿色学校等荣誉。

十六大的召开,给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杭州十中教育的快速发展。

三、2003年~2005年规划

把杭州十中办成“环境幽雅,设施一流,师资精良,质量上乘,管理有序”的示范学校,是杭州十中全体教职员工的奋斗目标。在三年中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三年学校发展的设想。

2003年启动学校西北角(皮市巷)和东南角(马市街)的居民动迁工作,尽快实施体育馆和行政楼的新建工程;新建二个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一个劳技教室、十个实物投影仪教室、一个拥有56台电脑的计算机教室和分部校园网,为申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做好物质准备,为尽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打好基础。

2004年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力争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生均绿化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技术信息化工程等一些硬件指标达标,皮市巷改扩建工程完工,实现本部作为高中教学点,分部作为初中教学点的目标。

2005年学校所有班级都将拥有实物投影仪,班班都能实现交互式教学,达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十中将成为“上城区领先,杭州市示范”的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优质名校。

四、三年规划的主要目标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此必须特别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

三年期间我校将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指标: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1.提高中层及以上干部的管理水平,增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每年选派1~2名干部参加干部培训班,培养一支勤学习、懂理论、会思考、有专长、善管理的干部队伍。

2.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进修,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并有1~2名教师达到硕士生及以上学历。

3.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分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各类学科带头人,三年内将培养在上城区有影响的教师15~20名;杭州市有影响的教师3~5名;省内有影响的教师2~3名;特级教师1~2名。

二加大现代化教育设施投入的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大力开展以计算机和校园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教育信息化。到2005年,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培训、课程设置、网络建设和课件制作都能达到较高水平。

2.集聚资金投入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到2005年,学校将实现班班有实物投影仪,班班都通校园网。

3.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2003年将完成对45周岁以下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将对所有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所有教师都能应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4.在建设好校园网的同时,接通互联网,开展多媒体教学,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教育及教育信息管理等。

5.继续实施“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后勤为保障”战略,重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学科信息资料库。

三继续实施学校工作课题化,形成教育社会化。

1.以集约型课题的形式,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德育、心理健康、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重点攻关,以期取得突破。

2.及时总结研究成果,争取每年有1~2项市级论文获奖或获市级教育科研成果奖;三年内有省级论文获奖或国家级论文获奖。

3.形成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党总支的监督、保证作用,工会、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工办好学校。

4.现代教育必须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要形成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使社区教育成为每个市民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

5.进一步做好警校共建、院校共建、军校共建、社区合作的工作。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抓住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良好机遇,乘势而上,用三年时间,把杭州十中办成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示范学校。

十中简史

学校现名为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前身是杭州宗文义塾——杭州宗文中学校。“宗文”以文为宗,既包括文化的知识外显,又包括文化的精神内蕴,即文与道的完美统一。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是一所杭州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全日制普通完全中学。北临庆春路,南濒解放路,地处杭州市中心。她的前身是创建于公元1806年(清嘉庆十一年)的宗文义塾。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改为杭州宗文中学堂,1912年改为杭州私立宗文中学校,1956年转为公立,更名为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历时194年,为杭州市最古老的一所中学。创办人是周士涟(字补年),浙江嘉兴市新丰镇人,著名义士、著名教育家。约公元1795年,周士涟在嘉兴新丰镇连办平林、里仁、盐溪、尚文四义学。清礼部尚书汪廷珍视学视察时,曾撰文《新丰义塾记》,向社会举荐周士涟的崇高义行。1806年周士涟举家至杭,不顾倾家荡产,不顾心力交,经日击敲铜锣,沿街逐户筹款募捐,创设杭州宗文义塾。其艰苦办学的精神感动了杭州市士绅和诸多百姓,从而取得"北武(训)南周(士涟)"的崇高声誉。公元1821年、1822年(爱新觉罗·旻宁元年、二年)清太子太保林则徐杭嘉湖平原道时,又深为周士涟的善义所动,连写《宗文义塾记》和《杭嘉义塾添设孝廉田记》,高度赞扬周士涟的可贵精神和高尚人格。 1907年义塾改学堂,前清举人、杭城名流、宗文中学堂首任堂长、监督朱丙炎(字硕甫),发扬宗文精神,以"质朴耐苦,诚实不欺"的校风整肃全校,使之成为浙东地区"教风特著的名校"。 1937年,日寇侵华,杭州沦陷,宗文中学二任校长、前清举人、著名诗人、书法家、地理学家、著述家、社会活动家钟毓龙(字郁云),带领学校师生,西迁建德,南徙雁荡,为浙西、浙南山区培养了一大批爱国志士和知名人物。 1949年杭州解放,1956年起学校转为公立,学校教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实绩。在跨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学校上下协力同心,立誓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再创浙江省杭州第十(宗文)中学新世纪的辉煌。194年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28751名毕业生(新中国成立前为2848名)。其中有一大批活跃在社会各个舞台的知名人士。如著名教育家马叙伦,著名诗人刘大白戴望舒,著名著述、翻译家卜成钟,著名历史学家缪凤林、吴晗,著名作家张天翼洪汛涛郑秉谦,著名美术家董希文叶庆文傅维安,革命烈士曾志达、赵坤、张安东、夏江虹,对外贸易部长李强,全国政协副主席孙晓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著名全国名老中医唐福安,著名浙江括苍山游击纵队司令周丕振,著名汽车设计师王程鑫涛,著名软包空间设计师王达铭,著名博士生导师高玉华、余志豪、朱谷君、王人潮、白同朔,著名新闻记者朱宝蓁,著名运动员陈招娣,著名摄影家于仲安等。

杭十中

杭州第十中学是浙江省重点高中,其前身是创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的宗文义塾。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名为宗文中学堂。1937年日寇侵华,杭州市沦陷,学校曾西迁建德市梅城、高垣和浙南乐清雁荡(雁荡山风景区建有“宗文亭”,树有“源远流长”的纪念碑)。1943年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改名为杭州私立宗文中学,开始招收高中学生。1956年易名为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她是浙江省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中学,将迎来二百周年华诞。

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十中(宗文)学子始终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为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国家振兴浴血浴血、忘我工作,涌现出一大批祖国的优秀儿女和民族的栋梁之材,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首任教育部长、著名教育家马叙伦,著名诗人刘大白戴望舒,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董希文,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晓村,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市原副市长吴晗,原对外贸易部长李强,革命烈士曾志达、孙京良、赵坤,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世界著名数学家樊畿,地热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前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著名国手陈招娣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了解到的校友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就有32人。

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质朴、耐苦、诚实、不欺”的校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风格,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不懈努力,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2人(含特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30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26%。教师素质优良,专任教师中省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园丁11人,市教坛新秀16人。近几年来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说课评比,有21人(项)获省、市一、二、三等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二、校园文明建设成果喜人。

学校以“创建文明学校,争做文明学生”为主题,坚持不懈地在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实施了《班主任负责下的德育导师制》、《年级楼层值日制》和《以党带团,聘请青年教师党员担任学生年级团干事制》、《班主任、年级组长工作考核制》等,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王成璀、裘、吴凌燕等同学先后被评为省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学生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在05年杭州市中学生阳光辩论赛中,学校代表队击败众多强劲对手获得冠军。

三、教学质量节节攀升。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注重夯实学生学科基础,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小论文《可乐瓶底的奥秘》获全国一等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学增量指标和高考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05年重点大学上线率达市区省二、三级重点高中的第三位,其中重点班本科上线率达92.9%,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

学校坚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学校课题研究来推动各项工作,人人有教科研课题,个个有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已成为每个教工的自觉行动。近几年先后有十项学校研究课题在省、市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奖,其中《人本主义科学管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分别获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在已进行的四届市教科研先进集体的评比中三次被评为杭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也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和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全校师生正以校庆二百一十周年为动力,为创建“环境幽雅、师资精良、质量上乘、设施一流、管理有序”的历史名校而努力。

参考资料

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编外人员招聘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4-10-12

相聚南园 共育未来 杭州第十中学召开2024级新生家长会.中国教育在线.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