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山东纺织工学院

山东纺织工学院

山东省纺织工学院成立于1978年4月,是一所省属普通全日制工科高等学校,也是山东唯一的纺织高校,直属于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学校位于青岛市,占地48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为14万㎡。学校以工为主,工、管、文结合,是一所新型的纺织高等学校。学校分新校、老校两地办学。1993年5月,山东纺织工学院与原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新青岛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全院有教职工1011名,其中专任教师464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157名,讲师229名。

据1992年上半年统计,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为1:10,副高职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40%,专业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多年形成的以纺织类为主体的单一的专业结构,形成了面向社会经济急需的多学科、多门类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院系概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学院有11个系1个基础部31个专业,6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所,室,教学科研用实验室33个,设备总值2000万元,占全院固定资产总值的1/4。图书馆藏书45万册,中外期刊1200多种。科研工作全面开花,通过技术鉴定的科研项目有9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2项。

山东纺织工学院每年用于购置教学科研设备的经费有130万元左右,教学设备总值为1200万元,按学院发展规划,到1995年可达2100万元。全校有28个实验室和1个电教室,使用的红外分光光度计、乌斯特调杆均匀度仪、计算机以及语音室成套设备等居当前世界先进水平,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电子计算机和音像设备已普遍用于教学。学校还附设5000纱锭的纺织厂和机械厂、针织厂、服装厂,既能服务于教学实习,又可生产,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藏书36万册,中外期刊、杂志千余种。

教学质量

学院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历年的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和各级举行的高等数学和外语统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科研工作全面开花,通过技术鉴定的科研项目有90项,其中国家攻关项目2项。

历史沿革

山东纺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从1950年开始在这里办纺织技术训练班至建院,其间29年,经历了技训班、青岛纺织干部学校和青岛纺织工业学校、青岛纺织专科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和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几个办学阶段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从现存的仅有的史料中,人们大致可以感受她的时代脉搏。

纺织技术训练班(1950.5~1952.6)

1950年,在华东纺织管理局副局长张方佐的推动下,华东纺织管理局准备在上海和青岛市开办技术训练班。目的是让有理论而无实践的大学毕业生学到实践技术,同时让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生产骨干加强理论素养,其形式颇有点后来盛行的互帮互学的味道。在5月份之前,当事人即筹划在青岛创办纺织技术训练班,距青岛解放(1949年6月2日)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距新中国成立仅仅7个月的时间。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以下简称技训班)成立。范澄川任主任,黄郎斋任副主任。

1952年6月30日技训班自1950年年初到1952年6月30日,在2年多的时间内,调集了教师,面向纺织系统招收学员。学员分两类,一类是由各纺织企业选送的技术工人、业务骨干、管理干部,开设的专业有清花、钢丝、棉检、电工等,精纺组包括筒、摇、捻等课程;第二类学员是新分到纺织系统的大中专毕业生,重点是针对其缺乏实践环节锻炼的特点,进行纺织保全方面的训练。

技训班的领导成员情况:范澄川、朱育芳先后任主任,张少白任代理主任;先后任副主任的是黄郎斋、王雁宾;王一华为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分别由张少白和陈立强担任。

青岛纺织干部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1952.7~1958.8)

1952年

7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批准,青岛纺管分局纺织技术训练班与青岛纺织分局党委会之党训班合并改为青岛纺管分局干部学校,学校的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管理局青岛分局干部学校,由中纺部主管。

8月6日学校所属各科的印鉴正式启用,设置的科有组教科、技术指导科、总务科。

张少白任校长,陈玉璞、陈立强、黄星岩、宋海山等先后任副校长。

1953年

1月13日青岛纺管分局党委决定,陈玉璞任纺管分局干部学校副校长。

3月9日纺织工业部决定青岛纺管分局改由纺织部直属领导,局名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青岛纺织管理局。学校名称也随之于10月20日改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同年,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迁来青岛市并入该校。

5月12日中共青岛纺织管理局党委组织部给市委组织函称:原青岛纺织局干部学校业经中纺部(53)纺人字313号函批准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关于该校正副校长,经党委研究,拟仍由原干校正副校长转任:原干校校长张少白转任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校长,原系第一副校长陈玉璞转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第一副校长(主要负责技术教育),原第二副校长陈立强转任青岛纺织工业学校第二副校长(主要作政治教育与思想领导)。(事实上青岛纺管局干部学校名称一直存在到改为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故此批函,实因济南中等技术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便又在青纺干校冠以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名称,两校名义并存,实为一所学校。——编者注)

6月18日青岛纺管局党委组织部函:同意你们成立教导处,下设组。

1957年成立一年多的设在青岛市冠县路面向青岛市招生的青岛纺管局干部学校(隶属于青岛纺管局)并入,宋海山改任副校长。办学规模达到900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校为国家培养纺织工人干部学员1084名,中专毕业生339名,另外还有部分短训班学员。

1958年原中专电气专业的师生调整到郑州纺织机电学校。

青岛纺织专科学校(1958.9~1963.8)

1958年9月23日经山东省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岛纺织管理局干部学校改为青岛纺织专科学校,该校系山东省内唯一的省属普通纺织高校,进行专科学历教育,另外,附设中专教育。

朱次复任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张少白、陈黎、唐伯涛、宋海山任副校长,黄星岩任党委副书记。

青岛纺专在山东省内面向社会招生,有3种不同班次:1.五年一贯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5年,获大专毕业证书;2.二年制专科班,招收高中毕业生;3.中专,学制3~4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以上班次的学生所学专业为棉纺、机织、染整、化纤、针织、纺织机械等。办学规模达到了1050人。

1962年2月青岛纺专1960年2月开设的纺织初级技术班,因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在学校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过程中,根据(61)鲁教行字第306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调整意见》,决定予以撤销,并报省教育厅批准,有102名学生被动员回原籍,未取得毕业资格。

1963年7月从1958年至1963年,学校培养专科生485名,中专生330名。大专毕业生面向全国分配,他们分别被分配到山东省上海市、山西太原、四川成都、邯郸市保定市、新疆库勒尔、辽宁大连等,做出了很好的业绩,成为领导和业务骨干,有一部分担任了大的纺织企业的党委书记、厂长、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全国劳模马恩华、王起超在这几届大专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青岛纺织工业学校(1963.9~1978.3)

1963年9月1日,经上级批准,青岛纺织专科学校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洪波先后任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和革委会主任,张少白先后任校长和革委会副主任,宋海山先后任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唐伯涛任副校长,郭明达先后任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汪洋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孙福庆任党委副书记,任革委会副主任的还有张传顺、陶海川等。

机构设置为:党委办公室、校长室、人保科、教导科、团委、总务科、实习工场。后又设政治处(包括人事、组干、宣传、保卫、统战、工会等)。

专业设置有:棉纺、机织、染整、纺织机械、化纤。附设纺织保全技工班。学校面向山东省省内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技工班学制3年,在校生达到600人。

1964年山东省纺织工业局为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纺织技工队伍,从青岛纺织工业学校抽调干部和教师,在青岛纺校校址内又组建了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招收技工班学生。

张少白兼任校长,郭明达于1964年6月25日任副校长。

1966年

6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因受全国政治形势和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停课闹革命”,干部被罢官,党委瘫痪,学校失控,山头林立,多名干部、教师被关进“牛棚”,遭游斗、殴打,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学校陷入极度混乱之中。

8月2日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以(66)东纺教字第406号文转发省教育厅的批复:“关于纺技两校并校问题,经报请省人委转经省教育厅(66)教计统字第53号文批复,同意青岛纺织学校与山东纺织工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合并为山东省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由山东省纺织工业管理局主管,学校发展规模暂定为1000人,学制四年,原两校的学生仍按原学制不变继续维持到毕业。

自1963年至1970年,学校共培养10届中专生,计1222名。

后因“半工半读纺织工业学校”称谓名不副实,报请上级批准,改为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1971年9月1日校革委报给山东省轻工局党的核心领导小组《青岛纺织工业学校关于“四五”计划期间办学的设想报告(草稿)》。本报告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生来源、学校发展规模、师资队伍、校工厂六个方面。在“培养目标”后面原文为:“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第九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是我国普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的精神,我们认为中等专业学校要树立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要紧密地为三大革命服务的办学思想,纺校主要担负普及科学技术和培养工人阶级自己的纺织技术队伍。”在“学生来源”条目下的表述为:“纺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年龄20岁左右,身体健康、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一般是未婚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工人、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入学,可根据情况放宽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选拔工农兵学员要严格坚持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方法”。

4月24日青岛市纺织局革委会领导小组批复同意:

从1972年起,连续5年招收工农兵学员621名,技工班学生88名,短训班学员658名。

1977年9月28日据山东省纺织局指示,本校增设印染图案专业。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印染图案专业调整到本校,该校原有的进修班学员也随同有关教师迁至本校继续学习。

12月据统计,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自建校至“文革”前,培养学生数:干部班5届,1084名;大专班3届,485名;中专班10届,1082名;“文革”当中及其后培养学生数:中专班5届621名;技工班88名;短训班干部学员658名。

山东纺织工学院(1978.4~1993.5)

青岛大学工商学院(1993.5~1994.5)

1978年

3月招收的77级中专班和技工班233名学生入学。其中中专班173名,分棉纺、纺织机械、棉织、化纤和印染平面设计5个专业;技工班60名,分棉纺、棉织2个专业。这些学生是我国于“文革”后恢复考试升学制度后录取的首批中专、技工班学生,因考试录取晚,所以比正常入学时间晚半年。

4月经国务院批准,山东纺织工学院建立,该校是在原山东省纺织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建校。设置11个专业,即:棉纺、机织、染整、化纤、纺织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毛纺、麻纺、丝织、针织、染织图案设计专业。学院规模为1100人。

4月“文革”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录取的首批学生,也是该院建院后的首批本科学生77级55人入学,分为机织和纺织机械2个专业。因这一届学生考试录取晚,所以入学时间比正常入学时间晚半年。?5月26日学院制定《山东纺织工学院建院规划》,呈报给上级主管部门核定。该规划主要分三个方面:1.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山东省纺织工学院主要是面向山东,设置棉纺、机织、纺织机械、化学纤维、染整、电气自动化、针织、毛纺、麻纺、丝绸、印染图案11个专业,前4个专业目前立即招生”。2.院址和校舍的建设。“第一方案,在人民路原址(当时学院开东门,在人民路上——编者注)稍加扩建,使之能大体适应1983年以前的教学(需要),同时立即开始选址建院……山东纺校原址在青岛市人民路、康定路之间,占地50.43亩,共有建筑面积19538m2,其中教学楼一座3140m2,共有18间教室;学生宿舍楼一栋,3136m2,共有69个房间,可容552人。工厂2个,共5122.4m2,其他建筑物约4000m2,平均用地系数为54%(不包括5000m2的操场),建筑密度已达到饱和程度。我们规划,在人民路原址稍加扩建,使之大体适应1983年以前的教学需要,同时立即选址建院。由于原中专77级7个班233人在校继续培养到1980年毕业,近二、三年内招生数量很少,从1980年起逐步增加,至1985年达到1100人~1200人的规模。3.教师队伍和工作人员的补充和建设。当前各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基础课和新设专业的教师更加缺乏,有些学科还处于空白状态,同时业务水平不高,不能适应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山东纺校原有专职教师93人,其中大学本科或实际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者只有48人,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毕业的28人,其他17人相当于大专水平。”

9月26日山东省纺织工业局副局长于波到学院宣布院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他们是:刘志信、刘伯三、孙福庆、张传顺,刘志信任组长。

10月院落实政策小组成立,开始处理历史积案和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10月10日学院举行78级学生开学典礼,12日,184名本科学生全部到齐,学生来自全省13个地市,分为棉纺、机织和化纤4个专业。同时入学的还有139名78级中专班的学生,分为棉纺、棉织、纺织机械、化纤4个专业。

1979年

3月9日,我国著名画家张朋先生调入,在印染图案专业任教。

6月25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公布李镇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7月,山东省委公布成立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刘志信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少白、顾淞为党委委员。

9月,新招收的201名79级本科学生入学。新开设的专业有工业电气自动化、染整工程。

一年来,调进教员55名,连同原山东纺校的教师,根据大学师资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调整、定向和培养提高。现已有教师132名,承担着当前的教学科研工作,有20名教师在兄弟院校脱产进修。

一年来购置实验仪器款40余万元,使基础课按教学大纲要求能开出1/3~1/2的实验。

将原有18间教室的教学楼扩大3倍,达到9000平方米,基本上可以容纳学校规模规定的招生人数。同时还调整、修建了近800平方米的其他临时房舍以应实验、阅览的急需。

专业设置和发展规模:该院系普遍高等学校,根据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结合山东省纺织工业的现状和今后发展,从该院实际情况出发,拟将原国务院批准建院时的11个专业调整为9个专业,即纺织工程(包括棉纺、机织专门化)、染整工程、化学纤维、纺织机械、纺织工业电气自动化、针织工程、纺织品美术设计、纺织工业管理工程、颜色光学。拟于1984~85年达到规定规模,每年招生285名,在校生可达1140名。

1984年

1月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省人民政府对山东纺院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顾淞任党委书记,王洪建任党委副书记,周作岐任院长,孙忠庆任副院长、党委委员。

2月16日,院1984年上学期工作要点中阐述:该院自建院6年来,陆续筹办、新建纺织工业需要的专业,已由建院初的2个专业发展到9个专业。同时还增设了干部专修科,招了研究生,形成了三个层次,在校生已近960人,几年来向社会输送本科生434人,专科(含干部专科)70人,中专171人,技工60人,共735人;承担的科研项目已鉴定9项,获奖的5项。全院教职工已达772人,其中教师300多人,副教授14人,讲师(含相应职称)164人。全院固定资产已达1264万元,教学实验设备有2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已近12万册,实验工厂已改建更新,形成5000纱锭的生产能力,职工宿舍已建成268套,经过4次调整分配,教职工的居住困难已初步缓和。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团结、勤奋、实干、认真”(后修改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并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得到坚持和发扬,成为该院的一个显著特色。本学期要积极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水平,提高效率,争取新发展。按照“打好基础,提高水平,重点突破,求实创新”的精神,精心组织教学,狠抓教师开课标准的严格执行,狠抓学生能力的培养,狠抓教学考核的高标准、严要求,狠抓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态度,狠抓学生的学风和学习方法。要把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认真组织和安排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从抓数量、抓任务,转移到重点抓调整、抓水平。要制订教师进修计划,特别重视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要认真规划,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倡导教师著书立说,编写出版教材。要统筹规划,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拟定优秀教师奖励办法,开展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大力表彰优秀教师。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德育培养。

4月24日《山东纺院报》转载了《成都晚报》刊登的文章《为发展化纤事业呕心沥血——记成都化学纤维厂工程师王起超》。王起超是山东纺院前身青岛纺织专科学校化纤专业62届毕业生,20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化纤工业战线上。他不畏艰辛,奋力攻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新科研重大成果,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被评为成都市四川省劳动模范。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5月经纺织工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纺院规模为3000人,选新址建院。

6月28日院党委举行茶话会,欢送前党委书记兼院长李镇离休。与会领导、部门负责同志一致认为,在李镇同志主持党委和学院工作的6年中,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6月之前省教育厅以(84)鲁教高字12号文转发教育部审定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部和夜大学的名单》的通知,同意该院举办夜大学,并设置管理工程、机织专业。12月19日,学院又报请省教育厅批准第一批增设棉纺、染整、针织、服装设计、染织美术、工业财务会计、政治教育等专业,1985年即开始招收计划管理工程、服装设计、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所报专业,省教育厅陆续批复。

8月31日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视察纺院,并察看了学院的新址。

9月5日344名新生入学,其中本科249名,专科40名,干部专修科52名,出国留学生3名。全部为第一志愿录取,新生来自山东、浙江省福建省、安徽、江西省和新疆等省区。

9月13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对263名84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学位评定,授予242名学生工学学士或美学学士,有19名学生因学习成绩较差不授予学士学位,有2名学生暂缓授予学士学位。

11月4日省教育厅同意该院增设工业外贸专业,学制三年;增设工业财务会计、服装设计专业,学制三年,1985年招生。

11月24日由束越新、徐翚、赫、黄蔚研制的D65标准光源通过纺织工业部技术鉴定,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获省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奖

12月19日孙燕朴、朱传玺、杨恩戍研制的FKGS/D系列直流电源柜通过纺织工业部技术鉴定,通过测试和在青岛、天津市等地印染厂运行试验,证明其性能超过原设计要求,达到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同类产品水平。它是国家38项攻关项目子项中的一个课题。

1985年

4月20日山东省省副省长马长贵视察该院。

6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自今年9月开始,该院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办研究生班,培养教师。

7月17日、18日学院召开第一届工会委员会代表大会,选举了由15人组成的院工会委员会,王洪建兼任院工会主席。

9月3日、4日85级410名新生报到入学,其中本科生257名,专科生110名,干部专修科38名,研究生5名。他们分别来自山东、河北省浙江省江西省四省,多为校三好学生,其中受地市表彰的三好学生10名,优秀学生干部10名。

该院夜大第一次招生,共录取专科生123名。

9月10日学院举行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大会。周作岐同志宣读了院党委和院行政授予黄洪颐等10名同志为优秀教师称号的决定,并向其颁发了荣誉证书。

9月黄洪颐、山其骞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9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承先来院视察,听取了院领导关于该院发展规划的汇报。

11月27日学院给上级《报告》,申请将该院1979年创刊的《山东纺院科技》(出共16期)自1986年起改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学报》。

11月已完成在大麦岛征地377亩(后又追赶加30多亩,共400多亩——编者注)。

12月11日于维志、杨建民、张福铎、谭从德进行的“空气变形喷嘴材料的选择与性能的研究”通过纺织部鉴定,达到国际水平。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是“六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STEI型空气变形系列喷嘴研制”中的子项。

12月13日学院邀请民革中央委员、民革青岛市委主任委员,“一二\u0026S226;九”运动南线总指挥王桂浑来院作报告。

12月14日由束越新、张幼红、杨淑丽研制的“安全色卡(国家标准)”在北京通过劳动人事部技术鉴定。鉴定认为安全色卡(国家标准)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12月由束越新、张幼红、刘严承担的纺织工业部科研项目“目测色牢度检验用标准光源条件”通过技术鉴定。

12月学生李文学、王绍波被团省委、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高校尖子学生称号。该院评出了12名尖子学生。这些学生在校表现突出,在学习、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组织管理或特殊兴趣爱好等某一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1986年

6月和9月山东省和青岛市举办“六五”科技成果展览会,该院有10项科研成果参展。由于该院参展项目水平较高,布展认真,分别获省、市科技成果展览会优秀展览奖。

8月中旬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在天津市举行空气变形喷嘴技术评选会,有全国8个厂、所、高校研制的11个型号系列喷嘴参加评选。山东纺院李杰新等研制的STEI04/06型系列五种规格喷嘴参加了全部典型工艺的考核评选,并进行了两项提高水平的表演,加工纱线的手感外观和各项物理指标测试均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获得了全部评选项目的四分之三的单项第一,经评委评定,山东纺院研制的系列喷嘴为总评第一名,获得二至五名的单位分别是天津化纤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东华大学辽宁省纺织研究所。

8月28日该院招生工作结束,共录取86级新生503名,其中本科生293名,专科生203名,研究生7名。新生主要来自山东省,另有部分学生来自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安徽、陕西省、辽宁和上海市等省市。

10月6日马长贵副省长到纺院视察工作。

10月14至20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各类托幼园所保教工作者自制玩教具评奖展览,纺院幼儿园蓝珍先设计的多用游戏拼插板获二等奖

11月和12月纺织工业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分别举行科技成果授奖大会,李杰新等研制的STEI型空气变形系列喷嘴获纺织工业部1986年颁发的“六五”科技攻关奖,同时获山东省教育厅1986年颁发的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科技成果一等奖;孙燕朴等研制的直流电源控制柜获纺织工业部“六五”科技攻关奖,李杰新等承担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锦纶喷气变形工艺和品种研究项目获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科技成果三等奖。?11月21日该院在新校址举行奠基仪式。奠基仪式选在主建工程教学大楼的中央。烫金的“奠基石”三字由望远同志书写。党委书记顾淞、院长周作岐、副书记王洪建、副院长孙忠庆等院领导与基建队及新校工作人员参加奠基活动。?教学大楼建筑面积为10000m2,可供3000名学生在此上课。

12月5日至9日学院举第一届第二次教代会,与会的135名代表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周作岐院长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当前该院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意见》、《关于开展“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人师表”活动的意见》和《山东省纺织工学院关于学风建设的决定》(草案)等文件。

1987年

1月20日学院制定《关于教师脱产(外出)学习的暂行管理办法》,指出:选送教师脱产(外出)学习是该院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战略措施,要选送各层次人员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外出深造。脱产(外出)学习系指教师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读研究生班、助教进修班和为提高业务素质而到其他高校进行访问进修或课程进修等。教学工作坚持“打好基础,提高水平,重点突破,求实创新”方针。

4月高振东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7月在该院第一批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有271名教师接受聘任,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1名,讲师116名,助教112名。

7月12日陈祖骥研制的“ZDZ-II重力型多功能振动合成仪”和“动生电动势演示模型”通过教育部技术鉴定,认为这两套仪器均为良好的教学仪器,前者为国内首创,1988年获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三等奖

7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纺院变形丝研究室的“带半球档体的变形丝喷嘴”获实用新型专利权。

9月8日87级783名新生入学,其中本科395名,专科385名,研究生3名。新生来自山东、浙江省贵州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等11个省区。夜大招收学生94名。

9月10日院报报道,在1987年全国纺织高校《高等数学》统考中,该院参考的86级学生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有18名学生获满分100分。

10月19日开始学院举行首届学术周活动,特邀《中国纺织报》总编陈义方作《纺织工业2000年》的学术报。举办科技展览,展览展示了该院建院以来在科研、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各系部研室所、研究室举办学术讲座、报告会60余场,宣读论文80多篇,有60多位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宣读了研究论文,听众达2400人次。颜色光学研究所、空气变形丝研究室、差别化纤维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室以及新兴学科的教研室和实验室也首次向师生开放。

1988年

3月29日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杜钰洲会同教育司司长韩恩业、山东省纺织厅厅长平茅庐来院视察工作,察看了新校的施工现场、学生宿舍和老校的科研单位。杜钰洲肯定了该院边建设、边招生、边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4月院模范员、数学教师刘朝杰被山东省总工会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4月22日省教育厅校质量评估组对《山东纺院报》进行检查评估,给予高度评价,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办得最好的校报之一,受到表彰。

8月3日院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在全省13所理工本科参加的87级数学统考中,该院总平均分为89.86分,及格率达99.5%,有23人获得满分100分。

8月14日该院由山东省纺织工业厅主管,目前,以本科为主,兼办专科及招收少量研究生,现已形成了以纺织为主要特色,工科、文科及艺术科相结合的专业体系,截止到1987年底,共设本科专业8个,学制4年,即纺织工程、针织工程、染整工程、化学纤维、纺织机械、工业企业自动化、管理工程、染织设计。专科专业有4个,工业外贸学制3年,工业会计、经济法、服装设计学制2年。到1987年,该院占地面积461亩,校舍建筑面积73318m2,藏书26.9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达792万元。

8月30日院报记者从院新闻发布会获悉:在86级参加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该院通过率为87.7%。86毛纺班通过率为97.1%,86级棉纺织班通过率为91.43%,有12名学生获优秀证书。6月19日的统考,全国有555所重点与非重点大学的267000多名学生参加,通过率为30.6%,通过率达到85%的仅有10所高校,该院名列第8,并且是唯一的一所非重高校,列全国普通院校、纺织院校、山东省高校第一名。

9月10日该院举行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发来贺电祝贺,为勉励该院取得的工作成绩,奖励1万元,增加基建投资300万元。该院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和山东省《高等数学》统考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外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王益姝等8名教师,政治辅导员及307名学生受到表彰。

11月18日束越新、李杰新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12月9日该院被青岛市人民政府授予1988年度横向经济联合先进单位称号。

12月31日学院修订《优秀教师评选办法》,确定每三年评选一次,条件为社会主义好,教学态度好,工作成绩大(每条中均有具体要求——编者注),评选优秀教师的比例不超过全院专任教师总数的3%。对评出的优秀教师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进行命名表彰奖励。

1989年

3月14日原山东省纺织工学院顾问、离休干部朱次复病逝,终年79岁。

4月20日院报报道:自本学期开始,教师工作考核实行工作定额新办法,规定教师全年工作定额包括教学、科研、实验及教材建设等为252学时,其中教学定额为210学时。

4月20日院报报道:周作岐院长于上学期末亲临学生会办公室办公,向学生干部询问同学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生会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学生会干部以实相告,并提出13条意见和建议。周作岐同志当场拍板解决。本学期开学后,总务处、学生处、校产科学和总务科密切配合,逐条落实解决。另外,从本学期开始,每周一次的院长办公会均吸收学生会主席或副主席参加,以交流反馈信息,增加透明度。

9月9日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受到表彰的有全国优秀教师杨荣泉,山东省省优秀教师王益姝、耿祥和、潘福奎

9月15日89级781名学生入学。其中本科405名,专科379名。新生来自山东、浙江省、安徽、江西省吉林省等省。

9月20日学院制订《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实施细则》。教学质量测评指标,采用100分制,其中学生测评40分,同行测评20分,领导测评20分,自我测评20分。教师教学质量得分向教师本人公开,测评表载入本人业务档案。

9月管理工程系、实用美术系和其他系的全部新生在新校上课,新老校学生各占一半,真正形成了新老校两地办学的格局。

在校生突破2500名,招生781名,这两个项目的数字均超过往年。

11月24日院党委举行座谈会,欢迎出国学习按期返回的高振东、陈建伟、徐永厚三位老师。

12月10日《山东纺织工学院教师教学优秀奖评选办法》经院教学委员会同意和院党委批准,以(90)山东纺院字第9号文下发。

获教学优秀奖的教师,由学校颁发证书和奖金。获教学优秀奖的教师在教师晋职、提薪的量化考核中适当加分。从获教学优秀一等奖的教师中选拔推荐全国、省、市各级先进模范人物。

12月在本年度内,杨荣泉、张洪亮、姜葆华的《贯彻执行新大纲,大幅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刘遵先、王益姝、山其骞的《坚持不懈,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获;江桂葆、徐永厚、宋立章的《本科教学的教学管理初探》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0年

1月10日由李杰新、谭从德、李凤强、于维志承担的纺织工业部下达的计划课题《高性能空气变形喷嘴研制及产品开发》通过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达到国际水平。1991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1月20日山东省教委向全省各高校发文,通报表彰本省10家好校报。《山东纺院报》是“十佳”之一,受到表彰。

4月10日院报报道:最近从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中心获悉,在1月份举行的有87级理工科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该院通过率为84.46%,平均67.36分,该院有397人参考,通过337人,87自动化一班和87针织二班通过率为100%,遥遥领先于全国各类高校的平均成绩。

4月10日院报报道: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做好推荐和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该院经本人申请,教师推荐,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最终经院推荐领导小组确定,86针织班刘玉军、86纺织机械班孙志宏、86管理班杨青川3名学生被推荐为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4月14日、16日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苏应衡教授为组长的省政协调查组一行8人来院视察,重点调查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和培养措施,同时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调查组听取了院党委书记顾淞的全面介绍,他们采取平等对话的形式先后分别召开了有部分青年教师、学生、老教师、政工干部和系主任(或副主任)参加的座谈会。最后,调查组将调查的情况反馈到院党委。事后将专题报告给省委及有关部门。调查组对该院从1978年建院,在短期内即有了现在的规模和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对学院对青年教师通过多渠道进行培养(尤其是与某些重点大学联合办研究生班)及在生活住房方面的多方照顾给予高度评价,还充分肯定了各级领导热情深入的工作作风、某些管理办法及青年教师的进取心。他们用四句话概括该院的情况:“年轻有为,工作有方,齐心协力,大有希望。”调查组还回馈了座谈会上反映出的问题,如实验仪器少,学生实习时间少,有些专业课课时多学生负担重、对青年教师的进一步培养深造、学生的厌学风以及社会上选要毕业生不公等。

6月份举行的有88级理工科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该院通过率为84.4%。

6月10日院报报道:该院机电系电工教研室(同时也叫电子电工实验室)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已进行多次紧急救援工作,为企业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的损失,为企业提供了生产保障,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受到厂家的高度赞扬。他们进行紧急救援,帮助企业的事例主要有:青岛塑料二厂四车间塑料挤板机主电源控制箱烧毁事故、青岛第四印染厂从德国引进的热定型机主电源损坏事故、青岛造纸厂无炭复写纸分切机电源事故、青路塑料异型材公司电气主控板损坏事故、青岛罐头食品厂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失灵事故等等。外地企业有难,他们也竭尽全力支援,如潍坊印染厂、北京印染厂、北京第二印染厂、无锡印染厂、济南第二印染厂、昌邑丝绸印染厂等。

该电子电工实验室于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先进实验室。

8月21日院党委书记顾淞在全院干部会议上传达“该院工作要点”时指出,国家“八五”期间该院的发展规划以改善条件、稳步发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学院规模在3000人左右,专业设置和建设采取双轨制,一是社会需求量大,长期保持一定规模的专业,即稳定型专业,稳定师资和教学设备,加强建设,提高水平,其中重点扶持办好一两个专业,达到重点专业水平;二是根据社会需要开拓边缘专业。针对性适应性强的专业,即适应性专业,专业设置可不限于纺织行业,再是要保持成人教育的稳定规模。他还强调,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做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规划,突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引进和学术群体的形成,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是今后五年学院生存和发展之关键。

9月8日90级820名学生(其中本科488名,专科332名)开始报到,14日,27个新生班全面开课。新生来自山东、安徽、福建省江西省四省。本科工业外贸报考的第一志愿学生是招生人数的4.8倍。本科服装专业是新开设专业,报考学生多,也因地区指标限制,许多学生调到其他专业。

9月10日在庆祝教师节大会上,有以下奖项受到表彰:1.省高校1989年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即杨荣泉、张宏亮、姜保华的《贯彻执行新大纲、大幅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获一等奖,获二等奖的3项是:刘遵先、王益姝、山其骞的《坚持不懈,发挥群体优势,提高教学质量》,王增本的《财会专业教学建设与实践》,江桂葆、徐永厚、宋立章的《本科教育的教学管理初探》;2.院1989~90学年教学优秀奖获得者55名;3.院1989年优秀教学成果奖16项;4.17人获30年教龄荣誉证书;5.获省教委、省科委科技进步奖4项;6.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及优胜者;7.1989~90年度出版著述者。

9月15日《山东纺院报》载:“省委同意:李福文同志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德泰同志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委员;王洪建同志不再担任山东纺织工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职务。省人民政府决定,任命王德泰同志为山东纺织工学院副院长。”

10月1日院报报道:该院88级5名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学习。他们是左爱民、刘芳、闫琨、刘琰、苏梦。本科生浮动指标的来源是同级本科生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留降到专科学习所产生的空额。专科生升入本科的条件除德智体均有具体要求外,其前四学期考试课的总分必须进入全班前三名,符合条件的专科生经本人申请,参加高校按本科水平统一组织的三门课的考试。本次有21名专科生符合条件。据反映,这一措施无论对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是一个振动,这一竞争机制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12月5日在国家教委举行的全国首批高校工厂整顿验收表彰大会上,该院纺织厂被评为合格企业和先进单位,受到表彰。这是继去年年底在全省高校工厂整顿验收中本厂被评为合格企业后获得的最高荣誉。

12月25日学院举行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周作岐院长作《工作报告》,报告的内容有:两年工作的回顾、学院的现状与分析、八五期间学院的工作规划、职工宿舍的建设与分配。工会主席严家琮作一届工会委员会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和分房委员会。

12月30日院报报道:经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评审委员会批准,该院于斌、何群、于春印、毛志平、陈安政、杨晓、张旭燕7名学生获1990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

1991年

1月9日、10日美国国家自然中心、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爱德华\u0026S226;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来纺院访问讲学,他是美国东亚地区研究专家,他在该院电化教室用汉语作了题为《世界经济霸权及为各国提供的机遇》的学术报告,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管理系及青岛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的部分同行参加了报告会。爱德华\u0026S226;弗里德曼是应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山东纺院及上海市广州市等单位的邀请来我国作短期学术访问的。

1月12日院党委对《山东纺织工学院学报》编委会作了调整:周作岐任主任,孙忠庆、陈文蔚、何成康任副主任,委员为张连房、孙载正、翟思澄、唐衍硕、齐宏进、颜世坤、王益姝、张伯仁、汪黎明、李天恒,编辑部主任李天恒。

《山东纺织工学院学报》于1986年1月创刊,刊号为CN37-1172,其前身为《山东省纺院科技》(油印本),是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报,主要刊登与纺织学科有关的学术研究、应用技术、基础科学等各种论文及报道学院科研学术动态的文章。

1月29日由山东纺院、沈阳印染机械厂和罗纺织印染厂共同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高速高效平幅练漂联合机”通过了由纺织工业部主持的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纺院承担的电气攻关部分,其计算机控制、分电源同步拖动系统、自动检测控制系统达到80年代先进水平。山东纺院的孙燕朴为课题组负责人,赵居正、马仁富、鲁好忠分别担任电源柜、传动、参数检测三个小组的负责人。

3月16日学院举行首届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获得者暨1989~1990学年度三好学生表彰大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获奖者有作为学会会员参加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的资格,连续两次获此奖项的学生,毕业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将协助向有关单位推荐。

3月28日该院与盐城市化纤厂、南京棉织厂、常州针织总厂、杨州布厂、盐城纺织厂等单位共同承担的纺织部化纤长丝仿毛一条龙项目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3月30日服装系成立,是本省高校中惟一招收服装本科的系。

3月29日山东纺院第一届妇代会举行,谢慧娟同志代表院妇代会筹备组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山东纺院第一届妇女委员会,谢慧娟任主任,许敏任副主任,刘建础任秘书长,委员为王荣光、史秋花、刘正芹、李宏香、杨秀梅、徐源莉。

实用美术系已从1985年开始招收服装专科生,现已有4届专科毕业生。从1990年开始,服装设计专业招收了本科生,服装工程专业也招收了第一届专科生。这为服装系的成立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办学经验等方面创造了条件。

4月20院报报道:姜宜宽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结合专业搞了多种实用技术发明,个人出资400余元共申请国家专利3项,其中研制的保健卫生杯因实用价值高,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获国家专利优秀奖,他无偿捐献给卫生部并转让残疾人开办的社会福利工厂生产。

4月27日新老校各系布局已经确定,机电系按其特点,从暑假开始分为机械系和自动化系。因纺织系和机械系在实习工厂、某些实验室等方面相一致,并且实习工厂均在老校,学院确定这两个系留在老校,两系学生数在1200左右,与老校的办学条件相适应,在新校的五个系是服装系、自动化系、纺织化学系、管理系、实用美术系,规模可达1800人。

5月9日经院学术委员会研究通过,有15名青年教师获得1991年度科研基金资助,这一决定是根据院第二届教代会通过的“八五”规划的规定作出的:这15名青年教师承担了14项研究课题,他们是:基础部刘健,管理系高鹏翔、林豪、鲍在山,纺化系刘决康、朱平、唐建国,纺织系马建伟邢明杰、迟德玲、窦玉坤,机电系于海生、潘松峰、汪黎明、戴作强。

5月中国美协展览部、《美术》杂志编辑部会同该院主办了《蓝立克画展》、《王臣祥画展》,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为此,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社将上书“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贡献”的锦旗授予该院。

5月18日《山东纺织工学院教育研究》编辑部举行座谈会,纪念该刊创刊10周年。该刊创刊以来到目前已出刊20期,发表论文400篇,约有20%的论文获奖或被高一级刊物转载。

5月28日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刘珩在科技司司长华用士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厅长平茅庐等陪同下来学院视察工作。

5月31日学院以(91)山纺院字第65号发出《关于调整山东纺织工学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主任孙忠庆,副主任徐永厚,委员张经博张国庆宋立章周竞南陈光勇蒋家纯谢慧娟蓝立克崔聚泰王益姝翟思澄王志刚李文安耿详和张瑞志,秘书史秋花。

6月6日院学位委员会决定授予342名91届毕业生学士学位,其中工学学士327名,文学学士15名。50名本科生未获得学位,未取得学位的原因是:1.受过记过以上处分;2.考试作弊;3.补考课程三门以上;4.勉强及格(60-69分)门数占考试总门数的二分之一或超过二分之一。

有3名专科生因补考后仍有一门不及格和考试作弊,发给结业证书。

6月10日至12日日本taka-Q安尼普株式会社社长高久泰宪一行5人在中国华阳技术贸易总公司总经理顾远程的陪同下来学院访问讲学。受到热烈欢迎。taka-Q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服装销售公司,高久泰宪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服装销售专家。

6月12日在纺织工业部卫生保健纺织品调研中心主办的全国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研讨会上,由朱平、李群、陈中、安平林撰写的《SFR-I卫生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一文被大会专家评审组评为优秀论文。他们研制的抗菌布被评为1991年全国卫生保健用纺织品优秀新产品。

6月纺院本科生专业设置清理审核结果,已同意设置的专业有纺织机械、工业电气自动化、纺织工程、针织工程、染整工程、化学纤维、工业管理工程、染织美术。

7月13日797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本科392名,专科405名)走上工作岗位,是建院以来毕业生最多的一届。

8月10日建筑面积3600m2的物理实验楼竣工。新校1号、8号职工宿舍楼竣工,其建筑面积分别为2373m2和2075m2。

8月山东省教委批准该院立项科研课题5项,补助经费6.8万元。5项科研课题的负责人是纺化系的刘学军、姚洪伟,纺织系的潘福奎,美术系的季鑫焕,管理系的李文安。

9月9日学院举行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受全国、山东省、青岛市、该院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其中有1991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王益姝,1991年省优秀教师王增本、于乃福,市劳动模范周作岐,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顾淞、周洪德、高育红、汪黎明。

9月10日91级840名学生入学,其中本科510名,专科330名。新生来自山东、江西省、安徽、河北四省。招生中工业外贸、会计学专业、服装工程、服装设计、实用美术为热门专业。工业外贸、会计学、服装设计三专业是第一年招收本科。

10月12日院报报道:从本学期开始,该院又有8名优秀专科生升入本科学习。89级本科有14名学生因2-3门以上主课不及格留降专科和1名学生因病休学,有15个空额可供89级专科生递补,经过严格筛选、考试,最终确定8名符合条件的专科生升入本科插班学习。该院自去年实行本专科浮动办法,效果良好。

10月12日院报报道:在最近由山东省政府主持召开的省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上,该院空气变形丝研究室荣获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得奖励;李杰新、孙燕朴、朱传玺获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受到奖励。

10月21日至26日该院举办科技学术活动周暨科技工作会议。期间,科研处举办了科技展览,服装系举办了服装精品展览。学院向在1987~1990年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志发了奖。获省以上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有: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空气变形丝研究室,全国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李杰新、省高校科技先进工作者孙燕朴、李杰新、朱传玺。还有1987~90年度省、市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等。学术活动周期间,共举办学术讲座45个,听众达1200人次。

11月7日由曹曼、万宝龙、王玉香、查方星、郭军承担的课题研究“废铁屑固定床处理印染废水新工艺”通过纺织部中试技术鉴定

11月13日至18日服装系教师王臣祥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画廊举行。

11月15日院报报道: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通过,该院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纺丝聚合物型阻燃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获4.5万元的资助,这是该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由王玉忠申请,与夏延致、马艳玲、孙红、朱晓燕、罗绍继组成课题组。?12月17日实用美术系举行纪念张朋先生从艺60周年座谈会。

12月21日至24日院教代会三届二次会议和工代会二届二次会议同时举行。

青岛市总工会批复同意,严家琮同志任山东纺院工会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张传顺、江希骧同志任副主席,王华英同志任经费审查委员。任期三年。

12月30日院报报道:经省教委批准,该院与山东工业大学联合招生培养92级硕士研究生4名,其中机械制造专业、工业自动化专业各2名。第一年的基础课在山工大上,以后的专业课由该院教师上。该院将与西安工程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1名。

从1982年起,该院颜色光学、纺织工程、化学纤维、纺织机械等学科先后共招收过6届23名硕士研究生;1985年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联办了计算机应用、工业外贸研究生班,共培养学生25名,这些学生全部获得硕士学位。

12月30日院报报道:在山东省教委“八五”期间省属高校重点建设项目评审中,纺院纺织工程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差别化纤维实验室、新型成纱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年教学实验设备购置费达250万元,是多年来投资最多的一年。院报1992年3月15日又报:省教委最近下文公布了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同时,该院汪黎明韩光亭、曹曼、张铁柱被确定为省级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12月30日院报报道:基本建设,竣工的工程有:职工宿舍14417m2,自动化实验楼3700m2,教工食堂800m2。另外,变电所即将竣工,5100m2的物理实验楼完成二层框架工程。

12月30日新校有4栋职工宿舍楼竣工,学院进行了第八次福利性分房。

1994年

4月,《青岛年鉴》(1994年4月)载:青岛大学工商学院占地480亩,全院校舍建筑面积14万m2,在校生4658名,其中本科生2537名,专科生2121名,另有夜大、函大生594名。有11个系1个部共31个专业,有6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所(室),即:颜色光学研究所、变形丝研究室、新型纺纱研究室、差别化纤维研究室、自动化研究室、中国沿海经济研究所。全院有教职工1011名,其中专任教师464名,教师中有教授21名,副教授157名,讲师22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名,博士后1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5名。教学、科研用实验室有33个,设备总值为2000万元。图书馆藏书45万册,中外期刊1200多种。承担科研项目62项,新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争取到科研经费259万元,鉴定科研项目1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1项,国内首创6项,国内先进1项,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与青岛城乡经济部门共签订科技成果转让、科技咨询5项。全年共出版专著23部,发表论文144篇,其中国外发表14篇,国内一级刊物发表55篇。

1994年5月16日,青岛大学工商学院(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和文理学院(原青岛大学)实质性和并,工商学院部分分解为纺织服装学院(辖纺织系、服装系、纺化系、机械系、自动化系)和国际商学院(辖管理系、外贸系、会计系、经济法系、金融系)。

学校地址

地址:崂山区香港东路7号;乘11路,102路,104路,125路,225路,226路,227路,301路,304路,311路,321路,379路,501路,632路到青岛大学东院站下。

【青岛医学院】途经公交:2路,5路,21路,24路,209路,211路,218路,222路,301路,305路,320路,325路,366路,604路,都市观光3线,隧道3路,隧道7路,机场巴士2号线,4路,205路,212路,308路。

【山东纺织工学院】老校——11、8、15、20、21、32路公共汽车,6、30路电车在学校附近设有停车站;新校——乘104路公共汽车在大麦岛站下车。主管部门:省教育委员会

参考资料

山东纺织工学院简介.edu.sina.com.cn.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