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周秀骥

周秀骥

周秀骥,1932年9月24日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周秀骥院士长期在我国的大气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先后创建和发展了我国的云雾物理、大气电学、大气湍流、大气遥感、中尺度大气物理、中层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等分支学科,是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简介

1951年4月参加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练习生、技术员。1956年9月破格派送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所攻读研究生,1962年3月获前苏联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1964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届团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委员、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委员。1984年调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任院长、党组书记、中国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南极洲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先后担任《大气科学》、《气象学报》、《应用气象学报》等学报主编。曾长期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理事会理事、国际大气辐射委员会委员、国际臭氧委员会委员、全球大气观测系统联合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93年后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现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科学部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经历

周秀骥1932年9月24日生于丹阳市,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祖父是清末秀才,1937年死于日寇炮火,外祖父是书画家,以艺术为生,为人清正耿直。父亲周汝成勤奋创业,由学徒,职员到从商,1946年起经营丝绸棉布业。母亲善良贤惠。祖辈和父母的品德对周秀骥的思想和品格有很大的影响。周秀骥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大,从小受到良好教育。1962年与马瑾结婚,生有两女。马瑾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构造地质学家,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0年周秀骥从上海中法中学(现为上海市光明中学)毕业后,抱着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志向,于次年4月到当时在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当练习生,一边统计气象资料,一边勤奋自学气象知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受到善识人才的所长赵九章教授的赏识和重点培养,1952年被派往北京大学物理系参加科研合作项目,进行大气臭氧、透明度和消光系数的观测分析,从此投入了开辟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的工作行列。这所世界闻名的学术殿堂为他提供了良好的自学条件。他充分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旁听物理系基础课程,仅用三年半时间取得了本科生主修课目的全优成绩。1956年9月,经赵九章所长推荐,破格派送他到苏联科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著名大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秘书长费多罗夫院士,从事暖云降水实验和理论研究。1962年获得苏联数理学副博士学位,其论文为“电荷对暖云中云滴碰并影响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他最早发展云中湍流运动所导致的起伏将促使不同尺度的水滴之间加速碰并增长的概念,随后提出了暖云降水起伏增长理论。1963年由于暖云降水理论研究的优异成绩他被破格晋升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领导并从事云降水物理研究,与顾震潮教授一起,完善了暖云降水起伏理论。1964年中国科学院为表彰他在创立“暖云降水起伏增长理论”中的突出成就和严谨谦虚的治学精神,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誉为“一代新人”。其代表作《暖云降水微物理机制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理论研究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与此同时,周秀骥负责创建我国大气电学,1963年他为了探索对强对流天气进行实时预报和防御森林火灾的需要,选择了雷雨云物理为新的突破口,开始对雷电和降水的相互制约、雷雨云闪电机制及其影响方法以及雷雨云的电磁辐射效应等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站测定雷电的理论方案,领导完成了雷雨云综合探测系统和雷电物理模拟实验室。这对于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数学物理学成就引入到大气物理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学术思想构成了他在60年代中后期开展大气遥感研究的重要基础。

1964年,根据军事气象发展的需求,他负责主持从事激光大气遥感研究,并于1966年组织研制成激光气象雷达。由此开始了大气遥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966至1981年他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1979年晋升为研究员。1981年至1984年任该所副所长兼室主任期间,先后在激光、大气遥感、大气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理论与技术发展和应用试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他主编了《大气微波辐射及遥感原理》一书。该书清晰地体现了他一贯倡导物理学原理、新技术发展与地球大气特点相结合的学术思想,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他应用大气微波辐射理论,提出了大气温度、水汽、风和湍流强度垂直廓线的原理与反演方案、云和降水的微波遥感等领域的理论、以及有关的仪器研制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其中激光大气遥感研究成果于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二等奖,大气微波辐射及遥感原理研究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此期间,他还开始致力于大气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1979年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平流层科学气球工程,周秀骥先后任工程领导小组成员与工程总体组长,第一期工程于1984年完成,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空科学气球技术系统,使我国具备20x104m3的气球发放能力,每年提供5-10次科学试验机会,为开展空间天文、大气探测、对地遥感和技术试验提供了十分方便的空间运载工具。该项目获得199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4年以来,在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期间,他重点推动中小尺度气象学、大气化学与气候动力学研究。先后主持并从事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中美合作的《国家气候研究》等工作,他主持建成了京津冀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及短期预报基地和世界第一个亚洲内陆性青海省瓦里关大气本底观象台。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中小尺度大气物理与探测,大气成份与气候及大气化学等领域。从90年代开始,他开展了环境与气候相互作用的重要研究,在南极臭氧洞变化机制、中国地区臭氧变化特征和青藏高原臭氧低值中心、四川地区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数值模拟以及动力—辐射—化学耦合的环境—气候模式等研究中都取得国际前沿的新成果。与此同时,在近30多年来,周秀骥不仅在推动和发展非线性大气动力学研究,培养和建立相应的研究队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非线性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大气随机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思想。鉴于他在大气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他领导的甚高频克里斯蒂安·多普勒风廓线仪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其“灾害性天气监测和短时预报系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2003年获得首届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贡献奖。

1998至2007年期间,他出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组织领导了地球科学部“十五”、“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优先资助领域为框架,完善重点项目的立项、评审、管理制度和公正、公平的评审原则。并积极推动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率先在地球科学部试点,然后在全委推广,获得科技界的肯定和好评。周秀骥对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学术上的日益成熟,他在国内外许多学术机构和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曾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同时积极开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气象科技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苏联等十多个国家建立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长期担任中美大气科学技术合作联合工作组成员,主持并组织了“青藏高原气象试验”,“中尺度气象研究”,“中国城乡复合体(CHINA-MAP)”,以及“大气化学”等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多次被推荐在国际组织中任职,曾长期任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气象与大气物理协会理事会理事,国际大气辐射委员会委员、国际臭氧委员会委员,以及全球大气观测系统联合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周秀骥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六、七、八、十、十一届常委,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及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

50年代末,最早提出暖云降水起伏asvg,代表作《暖云降水微物理机制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63年负责创建我国大气电学,与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出雷雨云综合探测系统,提出单站测定雷电的理论方案。1966年主持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台100兆瓦级红宝石激光气象雷达,该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国际上拥有大功率激光气象雷达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1973年提出开展大气微波辐射遥感的设想,成果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1年主持并组织了科学气球第一期工程,使我国从无到有建立起高空科学气球技术系统,为开展某些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提供了十分方便的空间运载工具,这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以后,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京津冀灾害性天气监测与超短期预报”的研究,在京津冀地区建立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小尺度天气探测与预报系统,大大提高了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为我国遥感技术进入业务化应用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重大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组建了地球科学环境实验室,经过研究中原地区地区的臭氧变化,发现青藏高原上有一个臭氧低值中心,这是继南极洲和极之后的第三个低值中心,现实意义重大。近几年承担的国家攀登专项“华南暴雨试验”首席科学家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低层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生态系统相互”首席科学家工作、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中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预测研究”专家组副组长及课题组长工作,均取得重大成果。

主要著作

完成专著4本、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国家和部委级重大科学成果奖共11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四等奖各1项。1996年获何梁何利奖。

人物评价

周秀骥院士长期于中国的大气科学领域勤恳劳作;他是中原地区现代大气物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他为中国遥感技术迈入业务化应用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气象局评)

周秀骥先后在激光、大气遥感、大气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的理论与技术发展以及应用试验等方面贡献显著。(镇江市社会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