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草
金发草(学名:Pogonatherum paniceum (Lam.) Hack),是禾本科金发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包括竹篙草、黄毛草、蓑衣草、竹叶草、露水草、金黄草、金发竹等。
生物特征
金发草是一种较低矮而细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分枝,秆硬似灰竹,基部具被密毛的鳞片,直立或基部倾斜,高30-60厘米,径1-2毫米,具3-8节;节常稍凸起而被毛,上部各节多回分枝。叶鞘短于节间,但分枝上的叶鞘长于节间,边缘薄纸质或膜质,上部边缘和鞘口被细长疣毛;叶舌很短,长约0.4毫米,边缘具短纤毛,背部常具疏细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质较硬,长1.5-5.5厘米,宽1.5-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缩,宽约为鞘顶的1/3,两面均甚粗糙。总状花序稍弯曲,乳黄色,长1.3-3厘米,宽约2毫米,总状花序轴节间与小穗柄几等长,长约为无柄小穗之半,先端稍膨大,两侧具细长展开的纤毛;无柄小穗长2.5-3毫米,基盘毛长1-1.5毫米;第一颖扁平,薄纸质,稍短于第二颖,先端截平和近先端边缘密具流苏状纤毛,背部具3-5脉,粗糙或被微毛,无芒;第二颖舟形,与小穗等长,近先端边缘处被流苏状纤毛,具1脉而延伸成芒,芒长13-20毫米,微糙或近光滑,稍曲折;第一小花雄性,外长圆状披针形,透明膜质,稍短于第一颖,无芒,具1脉,内稃长圆形,透明膜质,等长或稍短于外稃,具2脉,顶端平或稍凹,先端具短纤毛;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1.8毫米;第二小花两性,外稃透明膜质,先端2裂,裂片尖,裂齿间伸出弯曲的芒,芒长15-18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透明膜质;雄蕊2,花药黄色,长约1.8毫米;子房细小,卵状长圆形,长约0.3毫米,无毛;花柱2,自基部分离;柱头帚刷状,长约2毫米。有柄小穗较小,第一小花缺,第二小花雄性或可两性,具雄蕊1枚,花药长达1.5毫米或不发育。花果期4-10月。
分布范围
金发草产于中原地区的湖北、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诸省区,以及浙江省的乐清市、永嘉县、温州市、瓯海区、瑞安市、文成县、平阳县、苍南县、泰顺县等地;国际上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到大洋洲。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路边、溪旁草地的干旱向阳处。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山坡、草地、路边、溪旁草地的干旱向阳处。 金发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严,可选择田边、山丘、石缝栽培。
地上部分
植物的生长行为受多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在同一气候带内,生境条件的差异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在紫色砂岩、紫色土和黄色砂岩3种基质中金发草地上部分冠幅、基径和高度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而5种生境中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差异显著,说明干扰、光照、水分条件、温度及岩石表面风化程度等生态条件对其有较大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地下部分
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动态及形态特征是其生物学特征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分布对策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存活、繁殖等极为重要。植物在岩石环境生存的关键就是水分的获得,其发达的根系能够深入到岩石缝隙或者沿着缝隙结合处获取水分,以忍受基质的高度干旱。
生物量
植物生物量在地上与地下的分配因植物种而异,这种差异反映植物生态适应的不同,影响生物量分配的因素很多,在干旱胁迫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干旱胁迫条件下,地下生物量增大,同时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之比增大。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大小反映植物对土壤养分、水分的需求和竞争能力。一般说来,根冠比越大,植物对养分、水分的需求和竞争能力越强,紫色砂岩中金发草第1-4等级的根冠比一直增加,到第4等级达最大,表明金发草对水分和养分含量的需求逐渐增大,成株竞争能力更强,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把自身较大的生物量投入到根系,扩大吸收面积,提高在岩石上的固着能力,忍受岩石基质的干燥和贫瘠,在黄色砂岩和紫色土中,第1等级植株先进行地下部分的生长,然后转向地上部分生长,最后又转向地下部分生长,这与很多其它植物的生长规律一致,根生物量投资比例随土壤水分可利用性降低而增大。
繁殖方法
金发草可通过播种、分株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种子采收后应在2个月内及时播种,或在-5℃冰箱中贮藏。分株和移栽宜在春季进行。
主要价值
金发草是优良的岩生护坡植物,能够适应岩石环境,其根系对于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