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郪

新郪

新遗址位于安徽太和县赵庙镇东北3公里处的城坑子村,当地人称前城孜。当我们漫步走进古老的新郪古城遗址,扑面而来的是阵阵传递着古代文化气息的清风。一座占尽时代风华独领风骚的新郪城池,已经被金戈铁马踏为废墟。如今我们只能从存留至今的遗址、出土文物、文献等历史古迹中领略当年辉煌灿烂的远古文明。

兴起介绍

新郪古城的兴起,无从知道始自何时。但《后汉书·郡国志》载:“宋公国,周名郪丘。”东周时期,这里多次发生战争,几番兴亡过手。民国《太和县志》载:“(郪丘,今赵庙)春秋时属宋邑。楚平王六年(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今亳州市)守边;楚昭王二十年(前496),灭胡(今阜阳市)。”胡与城父皆属于楚,两地相距不到三百里,而郪丘居其间,当也为楚攻占。战国中期属魏。苏秦游说魏襄王合纵抗秦时说,“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县、许、偃、昆阳、召陵区舞阳县、新都、新郪”,“新郪即郪丘”。苏秦为了强调魏国的强大,在豫东皖北的广阔土地上,仅举出十城,而将新郪与陈(淮阳区)、许(许昌市)并提,可见新郪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几十年以后,新郪复入于楚。随后,又入于宋。宋康王十一年(前322),“南败楚,取地三百里”,新郪复归宋。过了36年,至宋王偃四十七年(前286),齐与魏、楚灭宋而三分其地,新郪又入于魏。对于这样重要的一个地方,志欲兼并天下的强秦,当然不会放过,终于在公元前266年从魏国夺取。“魏安僖王十一年,秦拔笔者郪丘”。

最早城邑

在笔者所了解的阜阳市古城,赵庙镇的历史最为悠久,新郪建城的历史不仅在太和县为历史最久远,而且在阜阳也是最为久远的古城之一。据《太和县志》载:“新郪故城遗址在今县城北30公里张阁乡,俗称宋王城。战国时为魏地,苏秦魏襄王‘南有新郪,晋以后曾在此置宋县。现东城墙及护城河尚依稀可见。民国时期,附近出土文物甚多,有楚币、铜镜、剑、弋等。”

笔者查阅史料发现,春秋战国时期赵庙镇称新郪,周称郪丘,即使从西周共和时代算起,也当在公元前841年左右。姬奭周公二相行政,称“共和”。共和为西周晚期,公元前841年——828年,总共14年。也就是说,赵庙镇新郪城早于这段时期,至今天也已经2480多年了。

同时,清末出土的一件新郪虎符青铜器是最能佐证这座古城历史。新郪虎符,出土于新郪故城(今城孜村)。此符系战国末年秦攻取魏地新郪后所铸。虎符,战国秦调兵之印信。新郪虎符居迄今已发现的三种虎符之冠,辞书有专条记载。铜铸,作卧虎形,长8.8厘米,底有合榫,上有错金铭文。虎符铭文曰:“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举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燧事,虽毋会符,行也。”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间之物”(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史林七》)。侯锦郎在台湾省《故宫寄刊》中著文透露,现藏于法国巴黎。稀世珍宝,非常珍贵。新郪虎符,证明了太和早在“共和”时期就有了一座古城。

刘宋范撰后汉书时,宋新都这座古城历史就失去了方向。由此可知,其历史是多么久远。阜阳市最早的胡国姬钊时(约公元前1004——前976年)所封,康王姬钊封其功臣陈胡公后裔(归姓,子爵)于今阜阳建胡国。胡子国建国这段历史都有记载,而新郪古城记载却语焉不详。笔者猜测,或许其与胡子国同一时间所设也未可知。因为,新郪是春秋战国时代所称,而郪丘则早于春秋战国时期。

因为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在各地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诸侯国是最多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难于稽考,有的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不能确指了。如春秋战国时代的秦、楚、齐三个国家所消灭的国家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小的诸侯国不知道地址。

当地志书里记载汉代孔子第十六世后裔曾被分封在此为侯。孔子后裔从中国的东部山东省一下子分配到偏远的西北太和,是否有可能?如果真的被分封在此?其坟墓是否在赵庙镇呢?

分封此地

查阅大量史料后,发现有关孔子第十六世后裔记载的史料乱得不知所云。既有史料记载孔子十六世后裔是孔均孔安国,也有记载是孔安的。那么,分封在太和宋公国的是孔子后裔吗?如果是孔子后裔,是多少代后裔?如果是第十六世后裔吗?又是哪一位呢?

《孔子家族全书·家族世系》载:“孔均(生卒年不详),字长平。本名莽,为避王莽之讳改名为均。孔子第十六世孙,关内侯孔房之子。孔均继其父袭封关内侯,征拜为尚书郎。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拜孔均为太尉。孔均3次上书,固辞不就,托病归乡,遂失爵位。卒于家,终年81岁。孔均生子孔志。”《孔氏祖庭广记》载:“均弟奋,字君鱼,武都太守。”其余孔姓谱志书无。查《后汉书·孔奋传》,谓“曾祖霸,刘奭时为侍中。”从刘歆受《左传》,避乱河西,建武八年,赐爵关内侯。事母孝谨,力行清洁,治贵仁平,除武都郡丞,后拜为武都太守。弟奇,游学洛阳市,博通经典,作《春秋左氏删》,卒于家。孔奋晚有子嘉,官城门校。从《孔子家族全书·家族世系》所知,孔子第十六世后裔仅有一位孔均。而《孔氏祖庭广记》则载孔子十六世后裔有两位,一位是孔均,一位是孔奋

自孔子死后,随着后世对孔子的不断加封,其后裔也倍得恩泽。虽迭经改朝换代,但其地位并没有受到影响,直至册封为世袭衍圣公,并在曲阜市为其兴建了规模宏大,衙宅合一的孔府。《后汉书》载,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封孔子十六世孙为殷绍嘉公。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封宋公,位在三公以上,迁于新郪,封其地为宋公国,其城为宋新都。元始元年(公元1年),刘衎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将孔子第十六代孙孔均由关内侯晋封为褒成侯,爵由关内侯升为彻侯,食邑二千户,以奉孔子祀。王莽时拜孔均为太尉,孔均不就,于是失爵。东汉刘秀孔子十七代孙孔志大司马,袭褒成侯,食邑如故。卒后谥为元成侯。

清光绪十七年《孔子家谱》载:“十五代,何齐,嗣宋公子一安;房,刘欣嗣关内侯子一均。十六代,安,封宋公,子失名。均,袭封关内侯,侯子一志。”翻译过来就是,孔子第十五代后裔有两个,一个叫孔何齐,一个叫孔房。孔何齐的儿子叫孔安,封为宋公,儿子失名(可能早死的缘故)。孔房生的儿子叫孔均。也就是说十六代后裔有两个人,孔安和孔均。孔安被封为宋公,也就是今天的赵庙镇。但孔安儿子没记载名字。孔安的弟弟孔均,被封为关内侯,他有一个儿子叫孔志。由此可知,在中国史学界最权威的《孔子家谱》记载的详细明确,分封在太和赵庙镇的孔子十六代后裔没错,但不是孔均,而是宋公侯孔安。

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第七代后裔曾隐姓埋名,后不知所终。当地村人世代相传黄庭坚后裔就在赵庙镇。有无谱牒史料佐证,如果真的是黄庭坚后裔,那么如今又传承了多少代?

黄庭坚后裔

到赵庙寻找黄庭坚后裔黄连庆,为此,也就有了以下黄连庆家族的故事,其中既有其先祖黄香、黄庭坚的故事,也有其太和始基祖及其家族现状的故事。今天还保存着黄氏宗谱的黄连庆是黄庭坚第27代后裔,是二十四孝黄香60代后裔。始祖是黄香。

在黄门村居住65岁的黄连庆在乡村当赤脚医生,中医世家。黄连庆自幼就习练书法。黄连庆说,练书法是他父亲教的。黄连庆父亲在世时常对他说,“笔者们先祖就是练书法的,这门学问可不能丢”。就这样,黄连庆没事就练习书法,这一练就是几十年。黄连庆说,先祖黄庭坚有一个儿子,六个孙子。他们这一支是黄庭坚第6个孙子那一支。明朝末年,黄庭坚第七世孙黄奉先举家迁居太和赵庙的。黄奉先则成为太和县黄姓的开基始祖,江南州府太和县江夏宗派,皇元始祖奉先妣李氏一子三女。

黄连庆小心翼翼地从卧室里捧出一套线装《黄氏家谱》。笔者看到这部家谱分四卷本,书已发黄。黄氏家谱四个字首先映入眼帘,在书的右边赫然写着:“清代光绪参拾年荷花月三次重修”字样。其余的三卷本,封面各有不同损坏,但书内字迹清楚。因是清代成书,多是繁体字,又没有标点符号,故阅读起来相当吃力。

黄连庆说,凡是黄门村姓黄的都是黄庭坚的后裔。明朝中期从汝南郡江夏(今湖北)迁居过来的,村支部书记黄永宏是黄庭坚的第二十五代后裔。黄姓家谱字辈排为:“好、学、兴、永、成、天、登、殿。”字辈都已用完,他们又重新续的字辈为:“嘉莫定国垂青史,盛世传家有竖风”。黄门村黄姓后裔已用到“国”字辈。黄连庆的曾祖父黄永安,祖父黄好乐,父亲黄学师。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黄海军,在太和五星镇居住。黄海军所写的字体是扬州八怪的金农字,在太和也是小有名气。小儿子黄利军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市工作了。

在黄门村子里还有一座明清古建筑黄氏宗祠。黄连庆说,解放前祠堂内祖宗灵位牌、桌椅等物还没毁坏。祠堂正中还挂有黄奉先像。那时候祠堂内但到了“文革”时期,毁坏严重。黄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不足一亩。大门朝西,有3间是古建筑。精雕细琢的花纹让人感到是如此沧桑与美丽。抚摸这些历尽沧桑的石块木料,穿过时光的隧道依然能够想到当年曾经是那么巍峨高大,它们就是当年黄氏家族进行宗族文化建设所留下的遗迹。

秦汉以后

从西周共和时期建立新郪这个地名,至春秋战国时代一直没有更改。在其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权变动了,但其地名没有变化。在这期间,新郪也被称为郪丘,笔者猜测也许当时两个地名一个是官方称呼,一个是民间称呼。及至从秦代开始地名逐渐起了变化。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置新郪县,属颍川郡。西汉,仍为新郪,汉高祖刘邦把它划归新置的汝南郡(《汉书地理志》)。新朝时,一度改新郪为新延县。东汉时期,新郪城发展较快,是历史上最兴盛规模最大的时期。东汉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特别尊重殷、周后裔。刘秀夺取政权后的第二年,即建武二年(公元26年),封周后姬常为周承休公;建武五年(公元29年),封孔子十六世孙孔安为宋公,并待以“汉宾”之礼,地位在“三公”之上。东汉时期的“三公”,是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可见给予殷周后裔的荣誉和地位是很高的,远非县一级地方官所能及。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郭竟被分封为新郪侯(今太和县境)。历二世,国除为县。建初二年(公元77年),新郪县复为侯国,后无子,国除无县。建初四年(公元79年),徙封商后,汉章帝把宋公迁于新郪,以其地为宋公国,其城为宋新都,这座古城也因此更加附名而显。

宋新都作为这种特级机构的封建统治中心,必然按统治者的需要进行建造,因此便得到迅速发展。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时的新郪城内建有繁阳亭(现已绝迹)。东北三公华里处建有花园,现为花园村。东南七华里处设有马场,现为马厂村。西八华里处有黄门、宋公墓,现遗址仍存。城中心建有宫殿,在城孜和西坑两村之间,当地误传为五凤楼。至今,东部和北部的城墙和护城河遗址,还依稀可辨。古建筑群的废墟,现虽已变成耕地,仍到处是古代碎砖烂瓦。当地农民兴修水利在这里挖掘出许多砖瓦陶器、漆器和兵器等,其中大多数是东汉遗物。出土的东汉砖一侧,还清清楚楚地刻着“大吉昌”三字。

东汉以后,宋新都这座古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开始走下坡路。东汉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丕建魏代汉,新郪仍旧制,属汝南郡。废宋公国为宋县。魏黄初三年(222年),宋县改属豫州谯郡(治谯,魏五都之一,今州市谯城区)。晋、宋、齐三代沿袭如旧,北魏改置陈留县,至梁,仍为陈留,但县治迁于县东北三里(今陈小寨,遗址存)。此后,日渐萧条。但到北齐(550—557年),侯景在《报齐王书》中还提到宋,以后逐渐湮没。

这座古城何时湮没,因无历史资料可考,无法作出判断。但可以断定的是,从西周到北齐,即从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六世纪,它至少在历史上存在1300余年,作为宋公国的新都,有140多年历史。而从北齐至今,又已1400多年。几千年的沧桑变迁,江山陵替,虽已夷为平地,然而在它的遗址上,留下了许多岁月无法抹去的痕迹。这对于今天研究新郪社会的发展变化,发掘新郪古代的灿烂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80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这座古城,这个时代,这些历史,老是让我们割舍不下?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曾经演绎了一代王朝的历史,黎民百姓的生生死死。新郪古城的历史,就是一部远古阜阳人活生生的历史,是我们先祖曾经存在并生活过的痕迹。它的存在无可置疑地成为中原文明发祥地的一部分。存在过的新郪古城,是阜阳市历史文化的幸运,她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与追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