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黄果柑
石棉黄果柑,石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棉黄果柑为天然桔橙杂交种,因其果实外表色泽橙黄,形态及生理特征与桔相似,1956年四川果树调查组将其命名“黄果柑”。石棉黄果柑肉质脆嫩化渣、无核、多汁、酸甜爽口、易剥皮分瓣、成熟晚。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棉黄果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月29日,记者从雅安石棉县委宣传部获悉,为助推今年黄果柑顺利销售,该县于日前出台了《石棉县2021年黄果柑销售奖励扶持政策》,以“奖”促销,扶持果农“领跑”销售,助力乡村振兴。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石棉黄果柑果实有卵圆形,单果重140—180克,多平蒂,有沟纹,果面橙色或橙黄色,有光泽,油胞凸起,呈油浸状,果皮薄,易剥离,中心柱空大,果实基本无核,肉质脆嫩化渣,多汁,酸甜爽口,微具香气。
内在品质
石棉黄果柑可食率≥65%,可溶性固形物≥10.5%,总酸≤1.3克/100毫升,固酸比≥9。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石棉县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川多呈南北纵向排列,地貌以高、中山为主,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密集,可耕作土以沙壤土、褐红壤为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肥沃,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pH值在5.5—7.0之间,地下水位低,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适宜黄果柑早结丰产。
水文情况
石棉县位于大渡河中游,境内有大渡河、松林河、南桠河、田湾河多条河流,大渡河由西北向东贯穿全县。县内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排灌方便,无大型工业企业,适宜生产优质黄果柑农产品。
气候情况
石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和自然地势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立体垂直变化气候:低山河谷干热,高山冷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全年干湿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较大。
温度适宜:黄果柑在气温13—17℃,年有效积温4000—6500℃,1月平均气温5—8℃,绝对低温-6℃,无霜期250—300天的地区才能正常生长结果。石棉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为-3.9℃,全年大于或等于12℃的积温5185.9℃,无霜期326天,独特的温度条件不仅适合黄果柑的生长,而且利于黄果柑品质、产量的提高。
日照适宜:黄果柑是一种较耐阴的树种,但优质丰产仍需要好的光照,石棉县平均日照时数1237小时,海拔1200米以下黄果柑主栽区平均日照时数1300小时以上,完全满足黄果柑对生长的需求。
雨量适宜:黄果柑适合在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产区土壤的相对含水量以60%—80%为适宜,低于60%则需灌水,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的果园,会导致黄果柑积水死亡。石棉县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69%,黄果柑种植区排灌方便,特别适合黄果柑果树的生长。
历史渊源
据《山海经》记载:“…其木多松柏、多竹…;多橘。”在西南、华南及长江流域一带山地尚有野生柑橘属的分布,尤其是在金沙江、大渡河上游河谷地带有黄果(甜橙)、碰柑、马蜂柑等大片原始生态群落景观,尤以石棉野生柑桔树较多。根据民间流传,石棉黄果柑起源于湖广填四川,已有200多年历史。
石棉县原是蛮荒之地,无人居住,明末清初年间,由于张献忠与清军的连年战争和瘟疫,使四川省百姓遭殃,伤亡十分惨重,人口失之七八,良田荒芜,生产凋敝,民众生活极度困难。康熙帝三十四年(1695年),湖南省、湖北和广东省、贵州省等地大量移民涌入四川。后期,由于内地难以安置过多移民,少数移民就翻山越岭到石棉县的原河道七场的农场,包括礼约、尤家湾一带居住下来。他们将携带的柑橘种子种到了开荒的地里,由于长期实生繁殖就产生了桔橙天然杂交种黄果柑,县内还存活着150年树龄以上的黄果柑树,生长结果良好。
黄果柑果实最初种植时在冬季11—12月采摘,果品长椭圆形,多数皮青,俗称青果,其味酸、涩,带苦味,中心有硬结,农民就将果子留在树上,来年春季摘食,发现原有的酸味减轻,苦味、涩味完全消失,原来黄果柑与其他柑橘属相比成熟期晚,到2—4月水果淡季黄果柑才基本成熟,此时摘下黄果柑不仅香甜可口、细嫩化渣,还能卖好价钱,农民就采摘枝条嫁接,黄果柑种植逐步发展壮大。
石棉黄果柑为天然桔橙杂交种,因其果实外表色泽橙黄,形态及生理特征与桔相似而不同于橙,1956年四川果树调查组将其命名“黄果柑”,以与甜橙区别。
1987年,石棉黄果柑开始大力推广,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了具有浓厚区域特色的优势水果产业,成为石棉县农民增收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2008年,石棉县确定了将石棉黄果柑打造成农业种植业上首个产值破亿元产业的奋斗目标,3—5年内全县黄果柑发展规模达到3万亩,总产值达到1—1.6个亿,实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1200—1900元。
生产情况
2010年,石棉黄果柑保护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6万吨。
产品荣誉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棉黄果柑”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石棉黄果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石棉县境内丰乐乡、宰羊乡、迎政乡、美罗镇、永和乡、新棉镇、回隆乡、擦罗乡、安顺乡、先锋藏族乡、新民乡、挖角乡、田湾乡13个乡镇44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6′—102°34′,北纬28°51′—29°31′。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石棉黄果柑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集中连片,水、电、路三通,种植基地选择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洁净、排灌方便,透气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适宜酸碱度的范围为pH5.5—pH7.5,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大果平顶黄果柑,大果凸顶黄果柑和小果型黄果柑。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石棉黄果柑执行《无公害食品黄果柑生产技术规程》(NY/T5015—2002)的要求。
苗木出圃:枝叶健壮,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苗木嫁接口上方2厘米处直径0.8厘米,苗高60厘米以上。
合理定植:新建果园种植密度4米×2米;苗木定植要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
幼树管理:前三年勤施薄肥,3月—7月每月施肥一次,10月再施一次,以清粪水和速效氮肥为主,配合复合肥,结合叶面喷施0.2%磷酸氢二钾,幼树通过摘除花蕾和幼果,扩大树冠面积。
成年树管理:黄果柑需肥量多,盛果期大树每年施肥3—4次。一是采后肥,施肥量占全年用肥的30%—40%,以复合肥、饼肥及人畜粪等有机肥料为主。二是催芽肥,在春季萌芽前1—2周施入,以速效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弱树多施,强树少施。三是壮果肥,5—6月份施入,按每生产100千克果实,需纯氮0.5千克—0.7千克,磷(五氧化二磷)0.3千克—0.4千克,钾(氧化钾)0.4千克—0.5千克。
整形和修剪:顺应分枝习性,因势利导,适当疏删,一般大年树适当重剪,小年夜树则应尽量多保留结果母枝,适当轻剪,具体修剪时,还要注意品种、树龄、树势及挂果多少的差别,灵活运用。保花保果:黄果柑应加强肥水管理,进行疏花疏果,保持一定的叶果比(20—30:1为宜)。
病虫防治: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相结合,实行病虫综合治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采收做到适期、分批、分级采收,避免果实损伤。果实达到适当成熟度采摘,3月下旬开始采果,采摘时选黄留青、分期分批采摘;从外到内、由下而上依次采摘;用圆头果剪采果,露水、雨水未干不采,大雨后不采果。
(5)生产记录:认真记录石棉黄果柑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石棉黄果柑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以备查阅。
参考资料
石棉黄果柑.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