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丕显

王丕显

王丕显(1868-1933),字绍文,临清鸽子桥街(后改为白布巷街)人。年幼家贫,青年时曾学商未遂,便弃商为儒,发愤读书,参加科考,为清末副贡,后肄业于师范学堂。

人物简介

光绪十九年(1893),武训临清市创设御史巷义塾,聘请原在天中阁私塾任教的王丕显为塾师。因其品学兼优,深为武训赏识,倚之为左右手。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殁于御史巷义塾,王丕显遂秉其遗志,惨淡经营,废寝忘食,扩充武训义塾。每遇经费拮据,便四处奔走募捐,言恳无效,恒以叩首相请,颇有武训之遗风。经他募捐的基金共有大洋二万九千七百七十二元九角,铜元二千零四十六吊四百六十文,购置学田三百八十五亩六分五厘。世人为之感佩,称他为“武训第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停科举,兴学堂,武训义塾改称武训小学堂,王丕显任堂长。至民国元年( 1912),王丕显任武训小学校长,并亲自执教。他任职期间,为办学竭尽全力,成绩卓著。据有关史料记载,王丕显肩承遗业、鞠躬尽,学校更新、教育振兴,学生数百、良师云集,基金及万、学田四顷毕业该校者千余人,人才蔚起,民智大开;升人大学者三四十名,服务社会,利国利民。教育厅长何思源颁发匾额,文日:“热心教育”;教育部长朱家骅颁发三等奖状,以示嘉奖。由此可见,王丕显之功绩不在武训之下。

民国十九年(1930),王丕显年迈体衰,不能教学,故辞去校长职务,为名誉校长兼校董,专事筹划基金,监督校务。虽年老多病,常扶杖到校,亲理业务。王丕显从教三十年如一日,委身学校,不问家事,月薪仅十元,却以六元捐入学校(自1921年到1932年间,共向学校捐款八百多元),以四元扶助工友,纯属义务职,不取任何报酬,其人格之高尚,难能可贵。世人只知有武训,不知有王丕显,其功有埋没不传之叹。

王丕显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矢志不渝。民国二十二年( 1933),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享年65岁。远近闻之,莫不痛悼。乡里百姓为其树立纪念碑,武训家族以“光我前人”匾额馈赠学校,教育厅长何思源颁发匾额,文日:“以德树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