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科
浣熊科(学名:Procyonidae),是哺乳纲食肉目下的一个科,截至2024年,综合分类信息系统(ITIS)数据显示该科下分为浣熊亚科和蜜熊亚科2亚科、5属、共13种,代表物种有北美浣熊、蜜熊等。浣熊科已知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约28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浣熊科成员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大陆,分布区域从加拿大南部至阿根廷北部,栖息地包括城市、沙漠、热带雨林、湿地和高纬树林等,欧洲与亚洲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浣熊科动物是小到中型的哺乳动物,形态结构似熊,但体形较小。其体重通常为3.5~9千克。浣熊科成员身体通常细长,尾巴中等至大,毛皮为灰色或棕色,有时脸上有对比鲜明的斑纹,尾巴上也有浅色和深色的尾环,其中南美浣熊属、浣熊属和蓬尾浣熊属拥有醒目的环状尾巴和面部斑纹,而犬浣熊属和蜜熊则缺少或仅有微弱的斑纹。雄性个体具有发达的、二叶状的阴茎骨。浣熊科成员头部相对短而宽,耳朵短但直立,爪子短而弯曲,脚底无毛,属于跖行类动物。浣熊科成员较多树栖,一般在树上建造巢穴,也会利用草原犬鼠的洞穴或生活在矿山、废弃物、谷仓、车库、下水道中;部分种类如长鼻浣熊则为地栖性。
浣熊科为夜行性动物,白天蜷伏窝内,夜间出来觅食。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浣能还有冬眠习性。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浣熊科动物偏于杂食,食物组成中小动物偏多,极少捕食活跃或较大的猎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这种杂食性使得其牙齿变得低肉食性。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还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因此常被称为“食物小偷”。大多数浣熊科动物在春季繁殖,幼崽出生后只收到雌性哺育。
截止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共收录浣熊科动物14种,数据显示,浣熊科中侏儒浣熊被评为极危(CR),东部长鼻浣熊为濒危(EN),西部长鼻浣熊和小型犬浣熊被评为近危(NT),剩下的10种浣熊科动物则被评为无危(LC)。致危因素主要有人类捕杀和栖息地丧失。
浣熊科部分成员是重要的皮毛兽,曾经有一段时间曾因皮毛而被大量捕杀,但数量已经恢复。但某些浣熊在欧洲与日本却成为了棘手的入侵物种。浣熊科动物会翻垃圾箱,或者钻进居民院子里,挖坑掘土掀草皮,破坏房屋扒楼梯,偷盗居民物品,甚至杀死居民家里的宠物猫和小型犬。浣熊科动物还可能传播疾病,对当地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是人类造成威胁。比如,它们可能携带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属、蛔虫病和跳蚤等。
起源与演化
浣熊科动物的化石记录比其他食肉动物家族的化石记录要薄弱得多,直到2003年才发现一些类似于犬浣熊属(Bassaricyon)和蜜熊(Potos)的化石。已知最早的浣熊科动物是Pseudobassaris riggsi,发现于晚渐新世(约2800万年前)的法国地区。美洲大陆的浣熊科动物首次出现于早中新世的北美地区和晚中新世的南美地区,代表着最早的南美食肉动物。现存浣熊科动物属的演化分化被认为发生在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新世界。由于化石种类的局限性,以及形态学特征数据的不完善,对浣熊科动物化石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如浣熊科属内分化的时间尚不清楚,特别是在南美洲分布的物种方面。这主要是因为某些物种的化石记录完全缺失或化石记录不完整。
进入美洲大陆后,浣熊科动物就开始多样化,并衍生出许多属,包括现存的谱系。化石证据表明,浣熊科内的属起源并多样化于中新世时期(23.8~25.3百万年前),蜜熊约在21.6~24百万年前与其他浣熊科动物分化;犬浣熊属、南美浣熊属(Nasua)支系与蓬尾浣熊属(Basariscus)、浣熊属(Procyon)支系的分化时间约为18.3~20.7百万年前;而这两个支系内的分化几乎同时发生在中新世中期末。南美浣熊属、蓬尾浣熊属和浣熊属内的姐妹物种之间的分化发生在晚中新世,而犬浣熊属内物种之间的分化时间估计为2.5~2.8百万年前。现存属之间的大多数属间分化发生在中新世时期,最有可能发生在北美南部或中美洲的亚热带(或热带)森林中,也有可能同时发生在这些地区。巴拿马地峡在晚更新世(约3~2.5百万年前)从地平线升起,形成了连接南北美洲的陆桥,可能影响了浣熊科动物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
命名与分类
命名
浣熊科的学名 Procyonidae 由 Procyon 和动物界分类中用来表示科的词尾 idae 组成,Procyon 源自希腊语Prokuōn,意思是 “之前” 和 “狗”,指的是浣熊科动物的外观和习性与狗有一些相似之处。英国动物学,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馆长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在1825年首次正式命名了浣熊科 (Procyonidae),并将浣熊属 (Procyon)归类到这个科中。
小浣熊的英文名称“raccoon”来自阿尔冈昆印第安语“arakun”,意思是“用手抓挠”。在17世纪,美国殖民者去掉了 “arakun”中的“a”,并把名字变为“raccoon”。人们错误地认为浣熊会在进食前用水“清洗”食物,这也是其中文名称“浣熊”的来源,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其“清洗”食物的行为只是其在水源内或附近捕食习惯并处理食物习惯的一种延续。
分类变动
因为早期的研究停留在解剖特征层面,所以将浣熊科动物与解剖特征相似的其他食肉动物混淆,如小熊猫属和巨型熊猫属就曾被放置于浣熊科下。一些学者甚至将蓬尾浣熊属排除在浣熊科之外。随着形态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浣熊科内部的演化关系,并建立了两个主要分支:环尾猫亚科/族(Procyoninae/Procyonini)和蜜熊亚科/族(Potosinae/Potosini)。21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证据开始在分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子数据分析表明,小熊猫属和巨型熊猫属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熊科(Ursidae)和鼬科(Mustelidae),而与浣熊科亲缘关系较远。这些证据支持将小熊猫属和巨型熊猫属从浣熊科中独立出来,并进一步证实了浣熊科内部两个主要分支的分类。
下级分类
截至2024年,国际综合生物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数据显示浣熊科下有5属、13种,74亚种,具体分类信息如下:
上述内容均来自国际综合生物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
形态特征
浣熊科动物是小到中型的哺乳动物,形态结构似熊,但体形较小。其体重从略低于 1 千克到超过 20 千克不等,但通常为3.5~9千克。浣熊科成员身体通常细长,尾巴中等至大。有些浣熊科成员体型粗壮而不是细长,例如普通浣熊,也叫北美浣熊(Procyon lotor)。浣熊科动物的毛皮为灰色或棕色,有时脸上有对比鲜明的斑纹,尾巴上也有浅色和深色的尾环,南美浣熊属、浣熊属和蓬尾浣熊属都具有醒目的尾环和面部斑纹,而在犬浣熊属和蜜熊中,这种花纹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蜜熊的尾巴可以缠绕,而西部长鼻浣熊(Nasuella olivacea)的尾巴非常灵活,用于在攀爬时保持平衡。浣熊科雄性个体具有发达的、二叶状的阴茎骨。
浣熊科大多数物种的头部相对短而宽,其颅骨吻部相对较短(比犬科短,比猫科长)。没有蝶骨管,但有发达的枕骨突。耳朵短但直立,可能是圆形或尖形。前后脚都有 5 个趾头,脚底无毛,属于跖行类动物,步态类似熊。爪子短而弯曲,某些物种的爪子可以部分收回。
由于浣熊的杂食性,与食肉目中的许多其他物种相比,大多数浣熊科动物的牙齿特征是低肉食性的。其门齿无特化,犬齿中等长度,横截面呈卵形(非圆形)。臼齿宽阔,至少略带圆锥状。大多数浣熊科物种还缺乏裂齿。
分布栖息
浣熊科成员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大陆,分布区域从加拿大南部至阿根廷北部,栖息地包括沙漠、热带雨林、湿地和高纬树林等。树栖浣熊科成员较多,一般在树上建造巢穴,也会利用草原犬鼠的洞穴或生活在矿山、废弃物、谷仓、车库、下水道中;也有部分种类为地栖性,如长鼻浣熊。
行为
节律行为
浣熊科为夜行性动物,白天蜷伏窝内,夜间出来觅食。生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浣能还有冬眠习性。
食性
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浣熊科动物偏于杂食,食物组成中小动物偏多,如昆虫、鱼类和两栖纲,极少捕食活跃或较大的猎物如鸟类和哺乳动物。春夏主要捕食昆虫、蜥蜴等;夏末、秋季及冬天更喜欢吃水果和坚果,如橡果、核桃等。而分布于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蜜熊拥有一条奇怪的长而可伸展的舌头,会去蜂巢盗吃蜂蜜,也会根据季节性供应情况用昆虫、花朵和花蜜补充饮食。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还会潜入人类住处偷窃食物,因此常被称为“食物小偷”。浣熊还喜欢在溪边、河谷的近水处捕食鱼、虾和昆虫。
种间关系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比如大型食肉目(狼、猞猁、狐属)、猛禽是控制浣熊科数量的天敌。而浣熊科的食谱则包括小型动物、鸟类、昆虫、水生生物和植物等几乎所有活物。这种杂食性,使得浣熊科动物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强大竞争者,也是造成其成为部分国家或地区入侵物种的重要因素。
社会行为与繁殖
浣熊科动物的社会结构多种多样,从南美浣熊属中观察到的不相关动物的大型群体和浣熊属的家族群体,到蜜熊的独居生活方式都有。雄性与多个雌性交配,大多数浣熊科动物在春季繁殖。幼崽通常出生在树洞、树腔或废弃的农场建筑物中。只有雌性会照顾幼崽。除了蜜熊属以外,浣熊科动物并没有保卫领地的意识,因此许多浣熊科动物可以占据相对较小的区域。其分布密度主要受食物丰富度、人类捕杀、自然捕食和疾病的影响。
保护情况
种群现状
截至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共收录浣熊科物种14种,其中数量趋势减少的物种有11个,约占统计数据的78.6%;而数量趋势增加的浣熊科成员仅有北美浣熊1种,其只占统计数据的7.1%;环尾熊猫属(蓬尾浣熊属 astutus)和中美蓬尾浣熊(Bassariscus sumichrasti)因数据不足导致种群数量趋势不明,约占统计数据的14.3%。
致危因素
威胁浣熊科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分别为人类捕杀和栖息地丧失。如栖息在美洲中部的中美蓬尾浣熊就因面临因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而造成的栖息地减少威胁;且在洪都拉斯和墨西哥,当地土著人民为获取皮毛和食物也会猎杀中美蓬尾浣熊。作为浣熊科中唯一处于极度濒危等级的成员,侏儒浣熊(Procyon pygmaeus)的生存情况不容乐观,其唯一的分布地科苏梅尔岛(Cozumel Island)致力于发展旅游业,道路系统的扩张和拓宽使岛上侏儒浣熊的三个栖息地植被支离破碎,道路的拓宽可能会增加其屏障效应,2001年以来记录的大多数侏儒浣熊死亡都是由于岛上被高速公路上的汽车碾压造成的;入侵物种、外来病原体与极端天气也可能对侏儒浣熊的生存产生威胁,尤其是在飓风过后,特定地点的侏儒浣熊密度可能会下降多达60%,幼浣熊在种群中的比例也会显着下降。
保护等级
截止202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数据显示,浣熊科中侏儒浣熊被评为极危(CR),东部白鼻浣熊(Nasuella meridensis)为濒危(EN),西部长鼻浣熊和小型犬浣熊(Bassaricyon neblina)被评为近危(NT),剩下的10种浣熊科动物则被评为无危(LC)。
保护措施
针对浣熊科动物的保护措施主要有栖息地保护、立法保护与人工繁殖等。侏儒浣熊作为浣熊科中唯一的极度濒危物种与墨西哥的特有种,在墨西哥受到法律保护。它被列入墨西哥官方濒危物种名单,名为“En Peligro de Extinción”。墨西哥政府实施了一项全岛生态法令方案(Programa de Ordenamiento Ecologico Local),旨在确定土地占用模式,尽量减少冲突,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益关方之间的共识。政府还在科苏梅尔岛上建立两个新的保护区以保护侏儒浣熊的栖息地,并实施了一项外来入侵动物控制方案。针对侏儒浣熊的圈养繁殖计划也正在开展。墨西哥的一个跨学科多机构小组开展、促进和维持了一项研究和保护科苏梅尔原生生物群的长期倡议。
主要价值
在1920年代,“浣熊”大衣风行一时,浣熊毛皮价格也随之上升,达到14美元一张毛皮。21世纪之后尽管对于浣熊毛皮大衣的需求不再那么高,但浣熊的毛皮仍可以仿紫貂、水皮或海豹皮毛的形式出售,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虽然浣熊科原产于北美,但世界范围内却是北欧国家芬兰的毛皮兽养殖业较为发达,数据显示早在1989年芬兰就有浣熊养殖场630座,约占其全国毛皮兽养殖场数量的11.5%。
危害
浣熊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脊椎动物,却成为了欧洲棘手的入侵物种。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比利时政府表示,尽管他们用尽各种手段试图控制,但在比利时南部山丘林地已有超过5万只浣熊,根本无法根除。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比利时,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和法国)也面临着浣熊入侵所带来的新问题。浣熊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再加上人们对其可爱外表的容忍与当地天敌的缺失,据报道,估计上世纪70年代德国就已经有了2万多只浣熊;浣熊种群不仅扩散到了比利时,还在20年前开始在欧洲大陆扩展。而21世纪以来,整个欧洲的浣熊数量估计早已超过了50万只。
而在北美洲当地,浣熊跟人类的战争也已经持续了很久,有很多地方规定不允许私自投喂野生浣熊,因为有可能导致它们大举入侵索要食物,如果满足不了它们,它们就会翻垃圾箱,或者钻进居民院子里,挖坑掘土掀草皮,破坏房屋扒楼梯,偷盗居民物品,甚至杀死居民家里的宠物猫和小型犬。浣熊还可能传播疾病,对当地野生动物和家畜甚至是人类造成威胁。比如,它们可能携带狂犬病、钩端螺旋体属、蛔虫病和跳蚤等。浣熊还是浣熊蛔虫(Bavisascaris procyonis)最常见的终末宿主,是人类疾病的潜在来源,浣熊蛔虫可能引起引起内脏美国白灯蛾移行综合症,会导致严重的脑炎或神经炎,并伴有永久性缺陷甚至死亡。
延伸文化
浣熊是许多流行文化作品中的吉祥物和卡通人物。1963年,美国文学作家史坦林·诺斯以回忆录的形式,出版了小说《拉斯卡尔》,讲述了浣熊宝宝拉斯卡尔陪伴少年史坦林成长的故事,在美国儿童文学市场十分畅销,后被改编为电影与动画,风靡日本。
美国漫威漫画旗下的绿巨人团体银河护卫队中也有一位名为火箭(Rocket)的浣熊,火箭是一只被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浣熊。他曾是臭名昭著的雇佣兵和职业罪犯,也是战术专家、工程大师、超级射手和高超的驾驶员,后他与自己的好友兼搭档格鲁特一起加入了银河护卫队,共同维护宇宙的安全。
代表物种
普通浣熊(Procyon lotor),即人们俗称的浣熊,作为全世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和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浣熊科成员,可以作为浣熊科的代表物种。
普通浣熊原产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共和国等地,遍布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分地区和南美洲北部。20世纪它们被引入亚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并在某些区域泛滥。普通浣熊也被戏称食物小偷、干脆面。他们体形较小,体长40~70厘米,尾长20~40厘米,肩膀的高度为23~30厘米,体重通常为3.5~9.5千克。成年浣熊的重量因栖息地的不同而差别很大。浣能面部有黑色眼斑,与脸部的白色形成鲜明对;耳朵略圆,上方为白色毛;全身毛色通常为灰色;尾部有黑白环纹。冬季毛发较厚,体内会积累大量脂肪,体重可达到春天时的2倍。
普通浣熊的适应性极强,可以在多种栖息地生存,部分浣熊生活在人类居住区域。其为夜行性动物,白天蜷伏窝内休息,夜间出来觅食。杂食性,喜在溪边、河谷、湖泊或池塘等近水处捕食鱼虾,食物还有各种浆果、昆虫、鸟卵和其他小动物。不冬眠,但在严寒的冬季会将自己藏匿起来。
浣熊非常适应人类的存在,即使在城镇中也是如此,它们在建筑物中筑巢,并以垃圾、宠物食品和其他可食用物品为食。由于食物的供应是影响浣熊数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浣熊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通常位于大城市中。在野外,浣熊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森林和草原栖息地。它们最常出现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是熟练的游泳者。它们也很擅长攀爬,通常在河岸、空心树、原木或废弃的海狸巢穴中筑巢。
参考资料
Procyonidae.ITIS.2024-05-22
Procyonidae.IUCN.2024-05-20
CITES...2024-11-22
[科普中国]-浣熊科.科普中国网.2024-06-04
浣熊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14
Procyonidae.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5-14
Potos flav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4
Procyon lotor.ADW.2024-05-22
浣熊.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5-22
procyonid.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4-05-16
浣熊正在世界各地開疆闢土──而氣候變遷可能幫了牠們一把.National Geographic.2024-05-22
浣熊能当宠物吗(养浣熊的危害).胖萌舍宠物网.2024-05-21
Procyon.Collins Dictionary.2024-05-22
Common Raccoon (Procyon lotor).Texas Parks and Wildlife.2024-06-04
这才是小浣熊的真实面目.昆明动物园.2024-06-04
olin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4-06-04
kinkajou.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4-06-04
cacomistle.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4-06-04
coati.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4-06-04
Procyon cancrivor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4
Procyon pygmae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4-06-04
Cacomistle.IUCN.2024-05-20
Pygmy Raccoon.IUCN.2024-05-20
Raccoon Roundworms in Pet Kinkajous --- Three States, 1999 and 2010.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24-06-04
与新垣结衣同框,联动《鬼灭之刃》:聊聊风靡日本的拉斯卡尔.机核网.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