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有别趣
中原地区古代文艺创作术语“诗有别趣”,由南宋诗人严羽在其著作《沧浪诗话论辩》中提出。他认为诗歌应具备独特的艺术才能和审美趣味,而非单纯依赖于知识或理性。这一观点是对当时宋诗过于注重概念化、抽象化的批评,提倡诗歌应该具有能够引发人们审美感受的形象。
文艺理论
严羽提出的“诗有别趣”理论,旨在指出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体验,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评价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他将“别趣”视为一种不同于理、文字、才学和议论的兴趣,强调诗歌中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传达的情趣和意境。
艺术实践
宋代文学家苏轼对画家王维的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他在观看王维的《蓝母烟雨图》后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表明了苏轼对于王维作品中诗意与绘画之间相互渗透的理解。他认为王维的诗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象,而且能够引领读者进入创造性的想象世界;同时,他的绘画作品也蕴含着丰富的诗意,能够在观众心中产生相应的诗句和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360个人图书馆.2024-10-21
严羽.严羽.2024-10-21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①》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可可诗词.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