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亮

黄亮

黄亮,男,1906年4月18日出生,广东梅州梅城上市马石下人,植物病理学博士,植物病理学家和农业教育家。

黄亮对果树病害的研究造诣较深,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属类生产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是知名的大学教授,发表论文百余篇,对于中国的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人物生平

1920年黄亮在梅县江公学上小学,1921年入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学习。

1924年夏,梅州市梅州中学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29年大学毕业后随即留校,先后任植物系病理组助教、讲师。在此期间,他一边努力完成教学任务,一边积极开展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完成《中国结球白菜及其他蔬菜软腐病初步研究》和《洋扁豆炭病研究》两篇论文。

1935年秋,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黄亮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研究院植物病毒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国外研究员,从事柑橘属类病害和植物病理的研究。

1937年夏,获得硕士学位。随后经导师史德尼教授的推荐,考取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植物病理系博士研究生,并兼任植物病理系研究助教;并完成《几种化学药液对柑桔类青霉病及绿霉病孢子的影响》研究。

1939年春,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得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1939年6月,回国受聘于广西农事场任技正,兼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2年国民政府农林部聘他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繁殖站技术专员。

1943年发表《广西柑橘类之病害》论文,对我国南方各省的柑橘的防病治病起到指导作用。

1944年日寇入侵广西,桂林市柳州市相继沦陷,黄亮转入广西大学任教,并随校西迁贵州省榕江县。抗战胜利后,又随校迁回柳州鸪江,随后调桂林雁山广西大学农学院分部,担任病虫害系主任、教授,兼广西桐油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945年8月又随学院迁回广西柳州鹤鹑江,后又迁入桂林良丰雁山广西大学农学院分部。

1949年9月兼任广西大学油桐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1950年7月被选为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统一工作委员会植物病理学组工作委员。

1952年10月,院系调整,广西大学成立,黄亮担任广西农学院教务长兼教授。

1953年4月起,又兼任中国科学院和农业部全国植物病理学组工作委员。并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的委托,开展对红薯长产影响最大的薯瘟病研究。他带领研究小组先后经过1300多次分离培养和570多次接种试验并获得成功。

1954年7月当选广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8月至1975年,黄亮改任植物保护系主任、教授,并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是广西植保学会和植物病理学会的创始人。

1959年11月,黄亮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者访苏代表团,到苏联访问。

1960年参加广西首次农作物病虫害普查,最后编成《广西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于196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逝世,终年70岁。

社会任职

曾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广西大学桐油研究所主任、广西农学院教务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统一工作委员会植物病理组委员、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植物病理学工作委员、广西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广西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主要贡献

黄亮早期在蔬菜和粮食作物病害防治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曾发表论文10余篇,对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1935年后,对柑橘属类病害的研究较多。1937年完成《几种化学药液对柑桔类青霉病及绿霉病孢子的影响》论文,并发表在《美国植物病理学》杂志上。在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省推广繁殖站技术专员期间,对广西柑桔类产区进行了广泛调研,查清了当地主要病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这对当时我国南方各省的柑桔类种植业的防病治病起到了良好作用,推动了该地区柑桔类生产的发展。1949年黄亮针对柑桔类溃疡病,进行了多种药物防治试验,筛选出了一些有效农药种类及其使用方法。这项工作在当时来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其论文被《美国植物病理学》杂志刊载。

广西沙田柚是我国重要特产,每年产量甚多,长期因贮藏不当损失惨重。黄亮回国后,就投入到沙田柚贮藏病害的研究。发表《沙田柚贮藏病害防治试验》论文数篇,对解决贮藏病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表现了顽强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精神。1953年,他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的委托,开展对广西甘薯瘟病进行研究。在既无文献、又无资料的情况下,黄亮带领研究人员深入广西红薯主要产地,对疫区进行现场调查研究,走访老农、采集大量研究标本,取得了第一手材料,走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为了鉴定番薯瘟病的病原,他和研究中心组先后经过1335次分离培养和570次接种试验,才获得圆满成功。发现甘薯瘟病有两种病原细菌,其中一种在国内外文献上都没有作过报导。这一发现,在植物病理学研究上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1956年,黄亮又带领研究小组开展大田县防治试验研究工作,先后选育出了三个抗病丰产的甘薯品种。其中“桂农一号”品种具有高抗病、品质好的特点,其产量比当地推广品种高2-3倍,受到群众欢迎,很快在桂南各县广泛推广,在生产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1958年,他深入广西岑溪县开办群众性防台甘薯瘟病培训班,推广甘薯瘟病防治措施,并协助该县实现了无甘薯瘟病县。

1960年,黄亮还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次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工作,亲自主持广西农作物病害鉴定及名录编写工作,并于1964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颇受国内外同行好评。

参考资料

黄亮.广东省情数据库.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