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海台风

南海台风

南海台风指集中发生在南海中部偏东的海面上(12—20°N,90—120°E)的台风(例如2009年第2号台风灿鸿)。它是由南海生成的热带低压和从西北太平洋中移入南海的热带低压发展而成。一般从3月开始出现(1301、1302是例外),12月结束,以4、5、8、9月为最多。南海台风的水平范围较小,垂直高度较低,强度较弱。其半径一般为300—500公里,最小的不到100公里(7314号台风),伸展高度一般约10—12公里,中心气压一般在1000~960百帕斯卡。南海台风的云系分布一般很不对称。南海台风发生最少的时期是2月,仅有2013年第2号台风姗姗一例,并且通过德沃夏克分析法只有2.0,但是风场34kt,故日本气象厅给予名字,6小时后因冷永结束而只剩下低层环流中心,最后登陆马来西亚

台风概念

一般说,台风移向的右前方云区广、云层厚、云顶高,雨区大,积雨云和阵雨区可达400多公里,而其左后方云区窄,云层薄,雨量小,积雨云和雨区仅100多公里。南海台风眼大小不一,形状多变,其中云层薄,云壁松散,很小或没有降水,且大部分台风较弱,无眼。南海土产台风多由季风低压发展而成,中心因垂直风切变原因外露,但是气压偏低(如2013年第5号热带风暴贝碧嘉,该台风由季风低压发展而成,虽然只有40节海里(20米/秒)的强度,但是低层环流中心因风切裸奔,但是气压低至982hpa。

最高纪录:

1995年第14号台风赖恩

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30kts:四级台风上线【一分钟平均】

NMC(国家气象中心):58m/s:强台风【2分钟平均】

JMA(日本气象厅):110kts台风(极强)【10分钟平均】

基本情况

南海是全球台风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一年四季均由台风活动,对在南海活动的船只安全和海上作业影响很大。所以对在南海活动的台风(包括南海生成的台风和西北太平洋移入南海的台风)进行研究,掌握南海台风活动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1949年至1982年,在南海活动的热带气旋占整个西北太平洋地区生成的热带气旋总数的42.5%,其中台风占41.1%。按热带低压、台风和强台风在南海时的最强强度进行统计,其结果表面:33年中在南海共出现366次台风,平均每年11.1次;热带低压148次,平均每年4.5次。由此可见,在南海活动的热带气旋主要是台风,占总数的71.2%,其中强台风198次,平均每年6.0次,占总数的38.5%,热带低压仅占总数的28.8%。

南海台风多数来自西北太平洋。366次台风中有206次是从西北太平洋移入的,占56.3%。在南海活动的强台风有75.3%来自西北太平洋,而热带低压主要起源于南海。在148次热带低压中,南海生成的就有107次,占总数的72.3%。

台风活动频数的地理分布如图1。南海台风活动多集中在10°N以北海区,高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海南岛东部17-21°N)海区,高值区位于南海中北部(海南岛东部17-21°N)海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10°N以南海区只有少量台风活动。台风中心最南到达5.1°N(1971年#48台风),最西到达100°E(1962年#31号台风)。

南海台风的生命期平均为两天,其中西北太平洋移入的台风生命周期平均为47小时,最长达8天(7710号台风);南海生成的台风生命期最长达9天半(7918号台风),最短仅6小时。南海台风生命期多半为1-3天;生命期在1天之内的台风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3天以上的台风更少见(见表1)。

热量交换

研究背景

南海台风状况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研究,是南海台风研究中一个极为基本而又重要的问题。南海台风状况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涉及极为复杂的大气物理和海洋物理结构变化过程,它往往导致南海台风的突变,尤其是近海台风突然加强在广东省沿海登陆,给人们造成巨大灾害和重大损失。国内外对台风状况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研究进展十分缓慢,原因是缺少台风内部观测资料。

季节变化

南海断面线调查(1980~1988年)的水文气象实测资料计算结果(图2)表明:南海部海域,春、夏季主要是大气对海洋加热,总热量交换值Q为正值。春、夏季天气晴好,海面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海面风速较小,气温高于水温,在海气交换过程中,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的同时,海洋大量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秋、冬季节Q为负值,海气热量交换过程中海洋向大气大量输送热量,即海洋对大气加热。秋,冬季海面受东北季风控制,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南海,海面风速较大。气温迅速下降,水温高于气温,水气温差加大,垂直运动加强,海气热量交换反而加强。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春、夏减弱秋、冬季加强的现象还有待作更多的现场实测。

研究结论

(1)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非常强烈。

(2)夏季,位于(20.49°N,114.14°E)附近海域的台风环流内,潜热通量与显热、海面有效反射辐射通量变化的趋势不一致。

(3)秋季,在台风环流内,潜热、显热及海面有效反射辐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

(4)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的变化与海表面温度(SST)变化趋势不一致。

(5)春、夏季节海气界面热量交换过程中,主要是海洋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海洋对大气加热现象减弱;秋、冬季节,海洋对大气加热现象加强。

(6)厄尔尼诺暖流事件发生前,南海海气热量交换非常强烈;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南海海气热量交换反而减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