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狗浪
“疯狗浪”是一种长波浪,是由各种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集而成。“疯狗浪”一词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报章杂志上。
“疯狗浪”是长涌造成的,而台风与季风都有可能产生长涌浪。“疯狗浪”有2种类型:第1种常见于冬天的礁岩海岸,风吹起大浪花,将人、车冲击入海;第2种是因台风引发长浪,巨量海水冲上海滩,造成危害。“疯狗浪”的防范措施有:避免到海床坡度很大的地方活动,避免在夏季台风季节和冬季季风强烈吹袭的时候出行到易发生“疯狗浪”的地方。
名称起源
“疯狗浪”一词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中国台湾媒介多有报道:在台湾东北部海岸戏水、垂钓或游览等活动时,有人被突如其来的大浪卷入海中丧生。即便水性强的渔民在捕捞作业时,遇上“疯狗浪”也无法幸免于难。由于此种大浪突如其来,非常危险,因此当地民众称之为“疯狗浪”。
相关案例
据《海洋世界》杂志报道,1984年10月14日,海面微波荡漾,有十几位钓鱼的人在中国台湾省基隆市八斗子渔港防波堤末端钓鱼。8时许,突然有一名钓友被大浪卷入海中;10时30分,突然又有一个大浪打上来,有四五个钓友又被打下防波堤,其余六七人在逃跑时,也被卷入海中。就在这一夜,在基隆港的另一端也发生了10名钓客被海浪卷入海中的事件。
1991年8月7日凌晨,台湾苏澳地区就有5艘作业渔船遭遇10米高的“疯狗浪”侵袭而翻覆。巴拿马共和国籍“安士玛”号货轮,在台湾宜兰外海遇上“疯狗浪”,在甲板上工作的5名船员全被卷罗斯海中。
在中国大陆沿海的一些地区也多次发生过“疯狗浪”卷走人的事件。1992年9月1日下午,一名教师携女儿到山东省青岛市鲁迅公园海滨游玩,在岸边的一块礁石旁给女儿留影,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大浪突然袭来,将女儿卷入海中。
2005年8月8日,一位女青年在崂山海滨被卷入大海。来自固始县的打工农民魏青刚三次跳海救人。魏因此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2006年3月20日,“疯狗浪”在台南市海滨连续7次肆虐。4名游人被卷入海中,其中一人有幸被救出,一人挣扎上岸,两人溺亡。
2008年11月30日,美国俄勒冈州的太平洋海滩,史考特·纳波和他的菲律宾女友莉芙·艾福格爬上了著名的求婚岩,但由于“疯狗浪”袭来,女友被卷入海浪。
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洋物理学家沃尔特·蒙克研发出一种能快速反推海浪轨迹的公式。经过计算,他发现拍打墨西哥西海岸的瓜达鲁普岛海滩的海浪,竟是从印度洋南部的某个靠近南极洲的地方传来的,两者之间相隔14500千米。经过一系列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风暴离去后海面会恢复平静,但能量不会凭空消失。风暴的能量会转化成某片海面上的波浪能,这种波浪在没有推动力的情况下也能移动,科学家称这种波浪为“自由波”。自由波不需要风力推动其自由移动就成为“涌浪”。所谓“疯狗浪”,其实就是涌浪。
同一时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托马斯·布鲁克·本杰明和J.E.费尔发现:当长波浪与短波浪相遇时,一个波列中的所有能量会骤然聚集在几个“怪波”之中,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为了证明这一理论,他们在伦敦郊外的一处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进行了科学实验。设置了一个400米长的拖曳水池,并配备了造波机,造波机以不同的速度搅起水浪,在离它较近的地方,波浪均一而平稳,可到了大约60米外,这些波浪就开始变得扭曲,并形成了短暂的大浪。这些短暂的大浪就是被人们称为“疯狗浪”的超级大浪。
虽然本杰明和阿尔贝·费尔在实验室里确实制造出了“疯狗浪”,但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研究者大多认为这仅是理论上存在可能而已,真实的海洋世界里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们仍坚信"疯狗浪”只是传说而已。直到1995年元旦这天,这种观念才得以转变。
1995年元旦,挪威海以外约150千米处的北海,德劳普纳海上平台的周围波涛汹涌,有效波高达到12米。“德劳普纳巨浪”被媒体报道后,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并推动“疯狗浪”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
20世纪90年代末期,台湾“疯狗浪”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台湾大学许明光、曾俊超和台湾成功大学的高家俊教授,对“疯狗浪”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收集了自1951年以来见于报端的“疯狗浪”事件140余例,在排除已知是台风浪外,共整理了73个案例。为了探究“疯狗浪”的成因,他们在东北角地区装置超声波测波仪,进行监测,并装设人造卫星合成孔径雷达进行全天候监测,但未记录到能够说明问题的资料。
为了更好地研究“疯狗浪”,欧盟在2000年发起了为期3年的“大浪计划”,利用欧洲航天局的两颗卫星研究海洋状况。卫星发射无线电脉冲信号,这些无线电波到达海面后再反弹回卫星,通过复杂的算法就能得出海面的情况。之后,德国的地球观测卫星TerraSAR-X也参与了"疯狗浪”的研究工作,它的分辨率可达1米,比之前的卫星数据更精准。参与“大浪计划”的研究者开始使用船载雷达和卫星数据在各大洋扫描,寻找井研究这种超级巨浪。
成因
物理观点
在海洋中,强风或强风暴时有发生,称为风场。风或风暴持续作用于海面,掀起波浪,称为风浪。此时,风能转换为波浪能。即使风停了,海浪的波动却依然要传向远方,称为涌浪。
涌浪在传播的过程中,波高逐渐降低,波长、周期却逐渐增大,导致波速越来越快。波浪是由许多波高、波长和周期各不相同的波叠加而成的。波长越大、周期越长,波速就越快、波高也就越低。所以,最先“跑”到近岸的,必然是长波。长波的波高很低,在人们毫无察觉之时,它们便来了。
长波刚刚传播到浅水时,因为海底摩擦力增大要消耗能量,波高会先降低,波速也会减慢。随着近岸水深的迅速减小,波速很快降低、波长则迅速减小。但能量要守恒,于是波高及波陡急剧增大。波高最大时,波峰前面的坡度倒卷,形成猛烈的拍岸浪。拍岸浪常常接二连三成群出现,称为波群。
一个波群中前后几个浪较小,中间才会有大浪。多个波群的大浪中有时会随机出现一个巨浪,这就是“疯狗浪”。因此,“疯狗浪”是拍岸浪中随机出现的巨大海浪。“疯狗浪”拍岸时,会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卷人入海或破坏海岸,导致灾难。
影响因素
拍岸浪倒塌、破碎后,大量的海水经破碎带返回海洋。这些海水如果均衡,会缓慢地返回,但如果因为地形或某种扰动,返回的海水会先沿着海岸形成沿岸流。找到合适的缺口后,沿岸流迅速合成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以垂直或按近重直于海岸的方问向深海流去,这就是离岸流了,离岸流的速度可达2米/秒以上。
“疯狗浪”是由风场所产生,波浪的大小与风的强度、风持续的时间以及风在海面吹过的距离成正比,风暴、台风或季风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和传播距离远等特点,从而造就大涌浪,风暴或台风越强,“疯狗浪"也就越大。
阴历初一或十五之时,月亮和太阳的引力同向叠加,形成天文大潮,潮汐也是长波,满潮时会使“疯狗浪"就越大。
主要危害
“疯狗浪”发生时,将人、车冲击入海,对人造成生命危害,并且,“疯狗浪”对海上作业的渔船、航运、港湾设施、海岸工程等都有很大的危害,破坏工程设施,造成人身危害及财产损失。
防范措施
危险地点多是海床坡度很大的地方,也就是说离岸不远,水深马上变得很深。这种海床,会使得碎波位置非常接近岸边,因此碎波水墙会很容易冲上岸堤。这些地方大致包含:突出海岸的礁石;直立壁上近海面的平台或海堤;防波堤,尤其是灯塔附近的防波堤。
危险季节多“疯狗浪”,应尽量避免在危险季节出行到易发生“疯狗浪”的地方。两个危险季节是:冬季季风强烈吹袭的时候,风强浪大,海边自然波涛汹涌,会直接侵袭海岸,可能产生“疯狗浪”,威胁人员安全。夏季台风季节,该季节可能产生“疯狗浪”,同样威胁人员安全。
中国台湾气象部门推出“疯狗浪”特报,民众如果发现浪不是特别大,但离海岸很远的沙滩很潮湿,或海浪退下去的时间变长(如正常的5-6秒变成8秒),可能代表会有“疯狗浪”发生。台湾发生“疯狗浪”频率最高的地方是龙洞海岸,其次是碧砂渔港。台湾海象测报中心针对这两处设计了“疯狗浪”警示系统。
引申含义
对于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称为“疯狗浪”。比如:2008全球金融危机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等。
参考资料
海上杀手:“疯狗浪”是怎么“浪”的?.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9
台风远离近千公里 台湾海岸暗藏致命“疯狗浪”.今日头条.2024-01-29
被股票和基金绿惨了?你可能需要了解一下“疯狗浪”.百家号.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