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山黄麻
狭叶山黄麻(学名:Trema angustifolia (Planch.) Blume)是大麻科山黄麻属植物。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纤细,紫红色,干后变灰褐色或深灰色,密被细粗毛。叶卵状披针形,长3-5(-7)厘米,宽0.8-1.4(-2)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稀浅心形,边缘有细锯齿,叶面深绿,干后变深灰绿色,极粗糙(因硬毛脱落后,残留的基部膨大且砂质化,而形成硬的乳凸状凸起所致),叶背浅绿色,干后变灰白色,密被灰短毡毛,在脉上有细粗毛和锈色腺毛,基出脉三条,侧生的二条长达叶片中部,侧脉2-4对;叶柄长2-5毫米,密被细粗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由数朵花组成小聚伞花序;雄花小,直径1毫米,几乎无梗,花被片5,狭椭圆形,内弯,在开放前其边缘凹陷包裹着雄蕊成瓣状,外面密被细粗毛。核果宽卵状或近圆球形,微压扁,直径2-2.5毫米,熟时桔红色,有宿存的花被。花期4-6月,果期8-11月。
分布范围
狭叶山黄麻分布于中国、印度、越南、马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东南部至南部。
栖息环境
狭叶山黄麻生长于海拔100-1600米向阳山坡灌丛或疏林中。喜砂页岩发育的疏松土壤。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坚持就地育苗就地采种。种子采集于树龄4年以上,树干通直,树冠庞大,长势旺盛的母树。种子边成熟边脱落,因此采收困难。适宜的采种方法是:当种皮呈黑色或红色时,说明种子基本成熟,此时将果枝切下晒干,抖落得籽。用筛选法去杂去绿,播种时再用水选法将浮在上面的籽粒捞除,取用沉入底部的种子。
种子处理
在整个育苗过程中,种子处理是关键,种子种皮坚硬厚实,具蜡质,吸水性差。种子如不经处理,播后数月也难以发芽。种子主要采用硫酸处理。其方法是:用耐酸容器盛种子,将95%的浓硫酸慢慢滴入容器内,边滴边搅拌种子,直到浸湿为止,此时开始计算处理时间。在搅拌过程中,种子呈鲜红色的胶稠状。种子经用浓硫酸处理5-10分钟后,及时用清水洗净,再用手搓洗,直到种子已充分除去壳和蜡质,手感粗糙时为止;再将搓洗出的种子浸入50℃温水中浸泡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滤水后催芽,待种子有芽点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草木灰拌匀,播入营养袋内,每袋3-4粒,覆土1厘米,播种后表土上覆盖1层松毛或稻草,防止浇水冲走种子,也起保湿作用,如遇气温低时,可再覆盖1层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可提早发芽,并保障种子的出苗整齐度。
栽培技术
幼苗期间追施少量的肥料,以促进苗木的生长。苗高2厘米时,施清粪水1次,粪和水的比例为1:4;相隔20天后,再施1次。如发现苗圃地内杂草多时,应及时除草;1袋内只保留1株优良苗木,多余苗木可及时移入空袋内。但须注意,移苗应在下午进行,浇足定根水。一般以苗高1-2厘米时移苗较易成活。
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此病主要由丝核菌和多种镰刀菌病引起,在阴雨和气温低时易受浸染。危害严重时,可使整片苗圃的苗木全部死亡。防治可用波尔多液(等量式,即生石灰1,硫酸铜1,水100),敌克松500倍液,隔日喷洒根部1次;也可用生石灰加草木灰(比例2:8)加少许食盐(为生石灰和草木灰量的1%)喷洒根部。此外,播种前应作土壤消毒处理。
主要价值
狭叶山黄麻是中国干热河谷地区的优良造林树种。韧皮纤维可造纸和供纺织用;叶子表面粗糙,可当作砂纸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