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岙底村

岙底村

底村位于温州市洞头区大门岛中部。岙底村因位处山岙内端而得名。辖东边、龟岩汪、石龙头、山岩咀头、上屋、东山下、洪头浦7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东边(宫边),西距大门镇人民政府驻地沙岩街1.2公里。村落呈半圆形分布,背靠山麓,面朝塘田大海。辖东边、龟岩汪、石龙头、上屋、东山下、洪头浦、山咀头7个自然村。

乡村简介

村民大多从温州、乐清市永嘉县等地迁来;基本上使用洞头温州话方言。至1992年底,岙底村共327户,1384人。有38个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最多,约占45%;其次是黄、叶、胡、王、徐、林6姓,合计占45%左右;其余姓氏占10%左右。岙底村约创建于明朝中叶,是大门岛较早建立的村。初时,潮水可直涌村口。因易遭台风海浪袭击和海盗的抢劫,故居民将房屋建在山岙最里面。清光绪年间,村民自发组织围垦海涂,和邻村一起建成一条总长1600多米的塘堤,围涂2300亩。1958年后,村民又参加统一组织的外围新塘建设,几经波折,终于在1979年完成堤坝砌建工程,围涂2020亩,建成海水养殖基地和柑橘属基地。这样,岙底村前的沧海变成良田。

历史沿革

清顺治十五年(1658),郑成功率舟师北上抗清,农历十一月初攻下磐石卫后,曾在大门岛休整7个多月,岙底为其驻地之一。1934年10月,红十三军二团在玉环洋屿与国民革命军作战失利,由赵裕平、应保寿率领,取水道转移到大门岛,曾在岙底开展活动,得到村民接济。1937年8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了大门岛,岙底村民受到烧杀抢掠。日本侵略军为阻断进出温州港的交通,劫去村内渔船沉入瓯江口。1949年10月大门岛解放后,村民组织起民兵参与解放洞头区等岛的战斗。民兵队长胡国荣带领77名民兵参加支前、剿匪,为解放洞头和巩固海防做出贡献。后胡国荣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建设家园,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岙底村,民国时期为玉环县三盘区黄岙乡第六保;1952年后为黄岙乡第六村。1953年7月后属洞头县,为黄岙乡第六村。1958年7月后属玉环县,为大门人民公社黄岙生产大队第六连;1959年上半年,为大门人民公社黄岙管理区第六连;1961年下半年更名为光明生产大队,属黄岙人民公社。1965年3月后重属洞头区;1981年改为岙底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岙底村;1985年9月属黄岙镇;1992年5月属大门镇。

经济发展

1985年前,岙底村以农渔业为主,有耕地500亩左右,主要农作物为番薯、水稻。60年代初发展机帆船对网生产。1970年始养殖紫菜。1980年后发展养殖对虾缢蛏花甲羊栖菜等。1985年,海涂围垦区开发柑橘属基地,始植蜜柑,并被列为浙江省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992年又发展了渔轮生产。截至1992年底,有耕地462亩,其中水田255亩,旱地207亩;粮食总产量307吨,平均亩产650公斤。拥有钢质渔轮1对,380吨,540匹马力,年渔业产量48吨。海水养殖50多亩,产值6.5万余元。种植柑桔20余亩,总产22吨,平均亩产1100公斤,产值1.2万元。有山林876亩。岙底村的农民勤劳能干、头脑灵活,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岙底村有蔬菜种植大户、杨梅种植大户、文旦种植大户及养牛大户等共20多户,人均收入6000多元。

自然资源

岙底村后依的烟墩岗山,储藏着丰富的花岗石资源。是化学工业理想的防腐蚀材料,也可广泛用于建筑行业中去。公共公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投入,村内民间道路砼路面硬化率达98%。连续投放资金50余万元,进行了受洪涝之害的河道整治,收入到了很好抗洪效果。

花岗岩质优销四海

岙底村的花岗岩采制业有悠久的历史,明、清就有人开采石料用于房屋、道路、水利等建设,也有的制成石狮、盘龙柱、雕花石桌等工艺品,大多供应本地。60年代后期始,花岗石制成不同规格的板材、沟槽、石池、电解槽、石、石碾、水膜除尘器等,运销江苏省四川省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24个省、市的1000多家工业企业。1986年,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存、村长胡立松将花岗石开采工匠和供销员组织起来,成立洞头区正达花岗岩防腐成套设备公司,并在成都等地设立分公司,扩大了生产能力和经营范围。1990年购进花岗岩刨床等机械设备,对花岗岩制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既增加了产品的规格型号,又节省了资源,且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降低了劳动强度。至1992年底,拥有花岗石加工机械设备52台,岙底村451个男劳力,有256人从事花岗岩采制业,还雇有贵州省江西省浙江省青田、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等地工匠500多人。1992年,村花岗石采制业产值320余万元。岙底村傍依的烟墩山,储藏有丰富的花岗岩,据探测有10亿立方米以上。岩质细粒至中粒斑状,呈肉红色,夹棕白斑点,开采最大块度可达10立方米以上,质地优良,是化学工业理想的防腐蚀材料,也可广泛用于建筑、化工、冶金、印染、酿酒、电子精密机械行业中;尤其适宜于环保除尘设备。

海上交通

岙底村海上交通方便,经大门岛潭头港,乘船可直达宁波市上海市青岛市大连市福州市厦门市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基隆市等地,与邻近的温州市乐清市玉环市等地都有班轮来往。岛上交通更为方便,环岛公路从村口经过,1985年始又自建了2条简易公路,总长7800米,直通龟岩风景区,便于游览观光。自备有5~10吨货车2辆、小面包客车3辆、拖拉机20多辆。

避暑胜地

岙底村背靠烟墩山,山傍依龟岩风景区。龟岩以岩形颇似灵龟而名。民间传说为天上王母娘娘失落神龟之卵落地化成龟岩,人称东海圣迹。又有对联岩,状如悬挂着的一巨幅对联,长数丈,虽无字,但更引人神思遐想。狮子岩、兔子岩、鸮形目岩,栩栩如生。人岩、蜂窝岩、摇动岩、三个岩、双重岩等景点,也各具情趣。岙底村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尤其是夏日来此旅游,观景、避署、尝鲜,游人可大饱眼福口福,一举多得。吸引了众多游客。

基础设施

80年代以来,村民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1987年,洞头区海底电缆输变电工程建成,大门岛并入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村民用电普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等家用电器进入许多村民家庭;旧日茅草房已经绝迹,代之钢筋结构和木石结构的房屋,三、四层的楼房到处可见;住宅装饰华丽,有铝合金门窗,马赛克、釉面砖贴面,还配有卫生间等。多数民宅有自来水,使用液化石油气。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全村人均收入1030元,比1985年的274元增长了2.78倍。

30年代,村区就办起了学校。1990年新建校舍187平方米,村距镇中心校和洞头二中近,村民子女上学方便。岙底村基本扫除了文盲,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8%以上。小学教育已经普及。教育发展促进人才成长,且随着改革深入和流通领域拓展,有部分村民到四川省上海市辽宁省等地办厂经商。1992年始推行初级卫生保健。岙底村装置了247只广播喇叭,广播入户率为75.5%。岙底村建设村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266m2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