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是国内知名的化学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处于国内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1年化学学科在ESI国际学术评价TOP1%的1034个机构中位居第452位,在进入TOP1%的国内66所高等学校化学学科中名列第26位,是国内外化学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院概况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的前身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法大学和华北工学院时期,2002年从原化工与材料学院调整至理学院,2011年6月在理学院化学系基础上组建了化学学院,下设无机化合物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物理化学系。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30人(兼职12人);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入选者1人,国家短期入选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90 %以上。
师资力量
化学学院现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化学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化学和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57人,本科生200余名。学院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志向远大、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毕业生中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者1名;每年获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一、二、三等奖多项;每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徐特立奖学金、基金会奖学金、SMC奖学金、优博育苗基金及各类社会捐助奖学金多项。已培养本科毕业生308名、硕士毕业生419名、博士毕业生115名,博士后11名,为政府机关、研究院所、厂矿企业等社会单位输送了一批批的优秀毕业生。
科研项目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理科建设,实施了“理科振兴计划”,利用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经费,投资3000余万元,为化学学院构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先进平台,现设有物理化学部级重点学科、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分子纳米科学与技术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基础化学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参与共建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方向
化学学院立足瞄准国际学科前沿,面向国家/国防重大需求,强化理工结合的特色学科方向的建设,主要涉及无机化合物合成与先进材料,纳米材料的分子设计与结构调控,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能,光谱色谱分析与化学生物传感,化学微观过程及生物功能分子的理论设计,电化学与绿色催化化学等学科方向。这些学科方向不仅涵盖了现代化学的各主要领域,而且也包括了21世纪面向材料、能源、环境和国防等领域中的国家重大需求而产生的最新生长点。其中,在多金属氧簇化学、纳米材料化学、含能分子的设计与制备、理论化学与计算化学及光谱学等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学院荣誉
化学学院近三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教师人均超过1项);国家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防基础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经费总额2900多万元。近五年教师共发表SCI收录论文400多篇,其中J. Am. Chem. Soc.,Adv. Mater.,ACS Nano等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150余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国际交流
化学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国际化,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方面收到了显著效果;年均有几十人次赴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开展合作研究;每年有多名博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等经费资助赴国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每年有多名本科生到国外大学学习,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学院与滑铁卢大学签署有“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协议”,化学院同学在大学二年级可自愿报名参加本科生双学位项目,被录取者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两年(一、二年级),在滑铁卢大学继续学习两年(三、四年级),毕业合格后由北京理工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分别授予学士。
历史沿革
化学学院前身是中法大学化学系,1951年并入北京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化学部,2002年学科调整化学部改成化学系并入理学院, 2011年6月化学系由理学院分离,单独成立化学学院。
院内机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