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荧
吕荧(1915年11月25日—1969年3月5日),原名何,安徽天长人,是中原地区现代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美学主观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文艺学理论领域的著译成果丰富,代表作品有《新中国的火炬》《人的花朵》《文学的倾向》《美学书怀》《艺术的理解》等。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抗日战争期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学。民国29年(1940年)起,以吕荧的笔名开始发表译作和文艺理论文章。2021年11月,《吕荧全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全集共五卷本,梳理、搜集、整理、辑录了吕荧先生1943年至1957年的著译作品。1969年3月5日,于北京清河农场逝世,终年55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5年11月25日出生于一地主家庭。
教育经历
7岁起在家读私塾,民国17年去南京,在南京读完小学和中学。
193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民国28年(1939年)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读。
工作经历
民国31年(1942年)至民国34年(1945年)在四川教中学。
民国35年(1946年)春,任贵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民国36年(1947年),辗转至台湾师范学校任教授。
1950年应邀至山东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并在此期间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特约编辑。
担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顾问至1956年。
写作经历
中学期间,爱好文学,开始学习写作诗歌和散文。
大学期间写诗,又写文艺评论文章,是北京大学进步文艺团体“浪花社”的主要成员之一。
胡风还在《七月》杂志为他发表短篇小说《新中国的火炬》。
民国29年(1940年),开始以吕荧的笔名发表译作和文艺理论文章。
自民国30年(1941年)大学毕业到民国38年全国解放前夕,发表大量译著和论著,他的主要研究方面是:翻译俄罗斯亚历山大·普希金等人的作品,评价苏联文学,研究国内革命文学等。
民国32年(1943年)译著《普希金论》(阿纳托利·卢那察尔斯基著)由远方书店出版。
民国33年(1944年)重庆之围书屋出版他翻译的普希金诗体小说《叶普益尼·奥涅金》。
民国34年(1945年),和夫人潘俊德以“泥土社”的名义,自费出版论文集《人的花朵》。
民国36年(1947年),出版译著《普希金传》(吉尔波丁著)、《叙述与描写》(匈·卢卡契著)。
1952年3月完成文艺论文集《关于工人文艺》和译著《列宁论作家》。
翻译出版了《列宁与文学问题》、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的《论西欧文学》,并以主要精力从事美学研究。
1953年7月完成美学论文《美学问题——兼评蔡仪教授的〈新美学〉》。
1957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他的著名美学论文《美是什么》
1962年发表了《关于“美”与“好”》的美学研究论文。
个人作品
出版书目
翻译书目
主要成就
吕荧先生的美学研究,奠定了山东大学美学研究的精神传统;吕荧先生在山大教书时的学生,后来在美学研究上卓有成绩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来祥先生曾深情地回忆起吕荧先生给他授课时的情景;周先生承认,他对于美学的兴趣和爱好,正得之于吕先生的启蒙和指导。周先生认为,吕先生对于真理的探求精神,治学的严格与严谨态度,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介绍,都对自己后来的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山东大学的美学研究之所以在全国举足轻重,吕荧先生有开启之功。
“美是观念”的主张,在当时许多“唯物论”者看来,颇有些“唯心论”的嫌疑,这当然得不到多少人的赞同。但吕荧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真理的探求,反而极力为自己的主张辩护。这种“独战众数”的精神,凸现出吕荧的人格和追求,这也为他后来在胡风落难时敢于力排众议,在大会上公开为朋友辩护埋下了注脚。
社会活动
民国27(1938年)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结识了胡风等文艺界知名人士。
民国35年(1946年)与一些进步教授创办《时代周刊》,进行争取民主、和平,反对内战、独裁的宣传。
1949年,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吕荧离开台湾经香港特别行政区至北京,摆脱了中国国民党的统治;7月出席文代会。
1954年3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后世纪念
1984年,由其学生李希凡等发起,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以为纪念。2021年11月,《吕荧全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为后世研究和了解吕荧先生的学术成就提供了宝贵资料。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怀念吕荧先生(中) - 齐鲁晚报数字报刊.齐鲁晚报.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