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云山

白云山

白云山坐落在江西泰和县小龙镇白云山村。距泰和县城100多公里,鸡鸣三县,与兴国县吉安市青原区毗邻。山上满是竹子,改革开放以来白云山民众依托山区特色,大力推广竹林低改,用科技种竹,科学管林,山上的孟宗竹就是他们的绿色银行,村民总算有了盼头。

介绍

1931年3月,蒋介石集20万兵力,向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当时我军仅3万人,毛泽东力排“左”右倾干扰,主张“集中兵力,先打弱敌”。与朱德、朱云卿黄公略等,在白云山下桥头岗布下“口袋”阵,围歼敌军。16日拂晓,敌28师师长公秉藩率军进入伯佐坑,钻进“口袋”。毛泽东一声令下,“飞将军自重霄入”,五个小时结束战斗,毙敌2千余,伤2千余,俘4千余,缴枪炮3千余,敌全师覆灭,公秉藩被浮后潜逃,首战告捷。为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为白云山战斗写下了千秋传颂的壮丽诗篇《渔家傲·反第二次围剿》。

白云山战斗发生在蒋介石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期间。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红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从1931年5月17日至31日,15天内,由东固、富田向东转战泰和县,连续打了5个胜仗,横扫七百里,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粉碎了中国国民党的这次军事“围剿”。白云山战斗是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战争中打得最激烈、战果最辉煌的首次战斗。

过程

谋划于胸

1930年12月16日,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军事“围剿”失败后,震动了全国。然而,蒋介石灭红军之心急迫,1931年4月重新纠集20万兵力,任命何应钦为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第二次进犯中央革命根据地,敌人的兵力部署是:十九路军蒋光、蔡廷两个师在兴国县王金钰五路军的5个师进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永丰县一带;孙连仲二十六军2个师调宜黄县乐安县地区;朱绍良的3个师驻南丰县广昌县;五十六师刘和鼎仍据建宁县。这样,中国国民党军队从赣江边一直延伸到福建省的建宁,构成了一条八百里长的弧形阵线,处处修筑堡,步步推进,妄图把红军围歼在根据地内。

毛泽东、朱德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敌人全部是蒋介石非嫡系部队,内部不统一,除了蔡廷锴的第十九路军、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以外,其余都较弱。王金钰的第五路军从北方新到,害怕红军,而且不习惯山地作战。郭宗华、郝梦龄两师也大体相同。红军则经过四个月的养精蓄锐,兵强马壮,以逸待劳。面对这样的敌我形势,虽然我们还是要先进行战略退却,然后再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但是退却终点已经不需要像第一次反“围剿”那样选在根据地中部,而是选在根据地前部———小龙、东固一带。当时敌人最右派是王金钰部,由西向东依次是孙连仲朱绍良、蔡廷锴部则驻在兴国县。毛泽东同志权衡了全局,决定由西向东打,第一仗先打王金钰,以便一胜而震撼全局,然后从敌人后方联络线上猛力横扫过去。这样,战役结束后,就可以在闽赣边境扩大根据地,征集资财,为打破下次“围剿”进行准备工作。如果由东向西打,打到赣江东岸,战役结束后会没有发展余地,打完再东转,又劳师费时,会贻误良机。毛泽东、朱德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样,第二次反“围剿”的方针就定下来了,决定先打进驻富田境的王金钰、公秉藩部。

旗开得胜

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3万红军从边沿地区转移到广昌县石城县瑞金市、古龙冈一带进行整训,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工作。当敌人深入根据地时,红军于4月22、23日秘密开到东固、上固地区结集,隐蔽待敌25天。为了配合红军的行动,中共泰和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实行坚壁清野,破坏道路桥梁,支援和配合反“围剿”斗争。

遵照毛泽东、朱德的指示,罗炳辉军长指挥红十二军从古龙岗镇出发,经永丰县兴国县的边界地区进到吉水县的白沙,准备从敌军郭宗华与蔡廷锴之间钻到富田进攻王金钰部。这时,泰和独立团也赶到桐木坑集中,归红三军七师许毅刚师长和李志环政委指挥。5月13日晚,红军主力转移到白云山以南的根据地,总部设在白云山顶上泰和境内的一个古庙里,毛泽东、朱德就在这里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武装进击王金钰部。

白云山,乃是江西省赣中南的一座大山,坐落在泰和县东边,山势伸延到吉安县、兴国两县境内,方圆有几十公里。此山高大宽广,山峰重迭,最高峰达934米,山中古树参天,山道迂回,还有众多的山谷小盆地,是游击战、狙击战、运动战的好场所。5月14日,红军得悉王金钰部的四十七师沿观音崖、九寸岭向白云山进犯,公秉藩部的二十师经中洞(今小龙镇)向东固龟行,企图步步为营,占领根据地。当晚,红军总司令部发布《攻击富田,消灭王金钰、公秉潘两师的命令》,在富田至东固之间的九寸岭、观音岩布置正面战场,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红十二军迎击由富田出动的王金钰本部和第47师;在中洞布置口袋阵,由红三军迎击公秉潘第28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迂回敌后实行包围,攻取敌人设在固陂圩、富田的后勤点。

5月16日拂晓,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总部直属队、特务连向预定的指挥所白云山前进,到达桥头冈(今小龙镇),朱德前往板坑口指挥打阻击战后,与毛泽东一起在白云山西崖下古庙中(泰和境)指挥战斗。经几个小时激战,在中洞、伯佐一带全歼敌第28师,打死打伤副师长、参谋、党务特派员、秘书、旅长、团长、营长及敌兵4000多人,俘敌4000多人,缴获台电7部、枪炮3000余件。同时,在九寸岭、观音岩歼敌上官云相师4个团,俘敌3000余人,缴获枪炮1000多件。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第一仗的胜利,毛泽东挥师东进追击。

乘胜追击

红军旗开得胜,士气大振。16日,红军主力在富田会合。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立即挥师向东猛攻水南。泰和独立团在十二军统一指挥下,英勇作战。战斗从下午四时开始,到天黑胜利结束,击溃了郭宗华一个团。攻克水南后,泰和独立团奉十二军之命,追击逃往吉安县之敌,迅速收回失地,打击靖卫团。17日夜,在值夏与200多名逃敌激战,附近的群众也拿着锄头、柴刀,敲锣打鼓,前来助战,围歼了这股残敌。然后,又继续追到陂头,包围了溃逃之敌公秉藩警卫营100余人。对溃逃的敌人除当场击毙外,俘虏100余人,缴获敌军一批装备。经过这几次战斗后,泰和独立团全部武装起来了,而且还有挺水机枪,发展壮大了队伍。

白云山战斗的胜利,为红军粉碎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围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在这次歼灭敌人的战斗中,泰和县人民踊跃参战,积极支前,作出了很大贡献。中洞地区的农民和妇女们,在围困逃敌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抓到了很多敌军俘虏,缴获不少枪支。肖望明和几个农民群众,发现一伙白军躲在一栋没人住的破房里,他们跑到房背后用吓野猪的竹片,敲打几响,大喊:“缴枪不杀!”便擒住了这伙敌军,缴到4支驳壳枪。马贵桃发现几个敌军躲在山洞里,他举起木棍,厉声喊道:“不准动!”敌军便举手投降,也缴到3支短枪。杨世英和两个女青年送饭上前线,路上碰到几个敌军,高声喊叫:“快来呀,捉住他们!”敌军丢枪便跑,也缴到3支枪。

战后,毛泽东满怀着胜利喜悦的心情填写了一首豪情奔放的词: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参考资料

白云山下呼声急.中国吉安网.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