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铜铍

青铜铍

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其形状类似于短剑,常用于刺杀。铍分为扁茎铜铍和铜铍两种,其中铜铍在战国时期的赵、楚等国有广泛应用,而扁茎铜铍则主要流行于秦国。

历史沿革

铍作为一种兵器,最初被称为“夷矛”。在春秋战国时期,铍的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包括镁、铍、钛等称呼。铍在东周时代广泛使用,在宋、吴、秦、赵、燕等国尤为常见。然而,由于长期缺乏完整的实物出土,铍的具体形态和用途并不明确。直到秦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铜铍,才为我们了解铍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随着西汉时期铁器的普及,铍逐渐转变为铁制,并最终在西汉中期之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形态特征

铍的外形与短剑相似,铍首长约30至35厘米,茎长约12厘米。铍首的断面呈六边形,具有平脊两刃的特点。铍茎通常在近端位置设有圆孔,便于固定在长柄上。铍的长柄通常采用积竹或木材制成,长度约为3至3.5米。此外,铍的长柄末端会安装铜饰物,铍身上也会配备保护刃部的鞘。

文献记载

中国古代最早的古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对铍进行了定义:“铍者,剑刀装也。”这一描述表明铍是一种剑刀类的装备。在文献中,铍的出现时间可能追溯到殷周之际,而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了使用的高峰。

发现与研究

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铜铍数量丰富,这些文物不仅纠正了以往将铍误认为短剑的认识误区,也为研究铍的形态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线索。铍上的铭文记录了制造年代、生产机构以及具体工匠的名字,如“十五年寺工工”、“十六”等字样,这些铭文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铍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