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纽马克
彼得·纽马克(英语:Peter Newmark,1916年4月12日—2011年7月9日),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以及语言学家。他在多种欧洲语言的翻译工作中取得了卓越成就,并曾担任英国语言学家协会会长。纽马克教授曾在萨里大学担任英语翻译教授,是20世纪英语世界翻译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并在西班牙语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虽偶尔引起争论,但广受欢迎。纽马克的学术生涯和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和英语语言研究的结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生平
五岁时,离开家乡迁居英国,之后在英国接受传统的学院教育。
纽马克曾就读于著名的拉格比公学,后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语言,期间他学习并精通了法语和德语,且英国文学成绩优异。与在拉格比公学压抑的氛围相比,剑桥的学习开放而自由。其中有三位老师对纽马克影响较大:他的法语老师艺术史学家安东尼·布兰特、英语老师文学学者法兰克·雷蒙德·利维斯、爱尔兰剧作家尚·奥凯西。这些人看待艺术与文学的方法深深影响了纽马克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纽马克尤其对于利维斯和奥凯西看重文学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性甚是认同,这些观点在他之后的文章中都有反映。纽马克一直把翻译当做一种严肃的活动,这也是受到了他们的影响。
2011年7月9日,纽马克去世,享年95岁。
翻译态度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可归为两类:一类是对人类行为严肃的道德评价;第二类与第一类紧紧相连,即为娱人,是一种欢愉,一种感观之乐。因为前者的原因,我总是很严肃地对待文学。这种情况和翻译相同,因为对翻译的态度亦是非常严肃。"
翻译思想
奥凯西也影响了纽马克的社会主义观点。奥凯西认为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歧视。正如纽马克所说:“尚·奥凯西出类拔萃,个性强,敏锐而机智,说话风趣,对谁都一视同仁,他是一位共产党员,崇尚平等。我在这一方面,深深地受了他的影响。”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纽马克大学期间开始写一些戏剧批评文章。后来也影响到纽马克的翻译观,即纽马克认为翻译是一种武器,有利于保护人权,促进和平,增进国家个人间的相互理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纽马克应征从军,在意大利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学会了意大利语。归国后,纽马克当起了教师,教授语言。他的教师经历渐渐改变了他对翻译在英国教育体系中的看法。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教学中并不重视翻译的作用,而是倾向于直接教学法。而纽马克的教学方法就有异常规得教学方法。在吉尔福德技术学院的10年里,纽马克发展并完善这种教学方法,把说与写并重,并以翻译作为双语对比分析的手段。1958年纽马克成为现今威斯敏斯特大学语言系的主任。纽马克特别的教学方法的指引下,该大学很快成为全英国领先的译员培训中心。在此期间,纽马克发表的文章多是关于教学方法的。纽马克一些翻译思想在这个时候就已崭露头角,例如,受利维·维谷斯基的影响,他反对过分强调语言社会层面的价值,而是把语言看做思考和自我表达的工具,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从而形成了“交际翻译”的观点。并在诺姆·乔姆斯基的影响下,纽马克形成了“语义翻译”这一概念。这样其翻译思想的核心观念-“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就是在这一时期就初步形成。
主要作品
彼得·纽马克的代表作包括《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年)、《浅论翻译》(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89年)、《关于翻译》(About Translation,1991年)和《再论翻译》(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8年)等。这些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且多次版印,影响深远,奠定了纽马克在英国翻译界的地位。纽马克参与了萨里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的成立和建设,并在《专业翻译杂志》担任编委会主席,还为《语言学家》撰写了《立即翻译》(Translation Now)双月刊,他也是语言家学会的编委会成员。纽马克虽然人已经百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为《语言学家》杂志的“今日翻译”(Translation Now)专栏撰稿,并继续为学生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