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早熟禾
中亚早熟禾(学名:Poa litwinowiana Ovcz.)是禾本科、早熟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秆直立,高可达25厘米,灰绿色,花序以下的部分粗糙。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钝圆,撕裂;叶片线形,扁平或内卷,顶端变狭成一钝头,质地较硬,带灰白色,边缘与两面微粗糙。分布于中国四川、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等地,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帕米尔高原、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克什米尔等地。中亚早熟禾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生活力,是重要的饲用植物。
形态特征
秆直立,高10-25厘米,灰绿色,顶节位于秆下部1/6处,花序以下的部分粗糙。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长2.5-3毫米,钝圆,撕裂;叶片线形,长2-4厘米,宽1-1.5毫米,扁平或内卷,顶端变狭成一钝头,质地较硬,带灰白色,边缘与两面微粗糙。复总状花序紧缩,狭窄,长2-4厘米,宽约8毫米;分枝孪生,长3-10毫米,斜升,粗糙;小穗含2-3小花,长3-4(5)毫米,花期呈楔形,紫色;小穗轴被短毛;两颖均具3脉,椭圆形,顶端尖,第一颖长2.5-3毫米,第二颖较宽,长3-3.5毫米;外椭圆状长圆形,顶端钝,具5脉,脊与边脉下部具纤毛,背部脉间无毛,基盘具稀疏绵毛,第一外稃长3.5-4毫米;内稃短于其外稃,两脊粗糙;花药长1.5-2毫米。
生长习性
中亚早熟禾所处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气候变化大,但它的抗逆性较强,在草原带的再生性也强。在严重干旱年份,仍以矮小症植株完成生活史。一般年份,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青,6月下旬抽穗,7月中旬结实,8月下旬成熟,9月下旬枯黄。
生长环境
中亚早熟禾为寒旱生密丛型禾草,喜温凉、干旱的生态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耐寒、抗旱特性,是山地草原和山地草甸草场植物。常见于海拔2800-3000米的山地草甸上缘和亚高山地带;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可上升到3200-4000米的亚高山和高山带。适合生于高平原、山地土质的缓坡、山间盆地和宽谷底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所处土壤类型主要是亚高山和高山栗钙土或淡栗钙土,也常见于东昆仑山高原轻度沙化地和盆地中心的弱盐渍化草甸土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藏自治区西北部、甘肃省、青海省、新疆(天山、阿尔泰);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帕米尔、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克什米尔均有分布。
近种区别
中亚早熟禾与渐尖早熟禾(Poa attenuata Trin)体态相似,但渐尖早熟禾小穗含花较多,长4-5.5毫米,各部均较长,第一颖具3脉,长2.5-3毫米,第二颖较宽,顶端渐尖,脊上粗糙,长3-3.5毫米,外稃较长,侧面观长圆形,长2.5-3.2毫米,脊与边脉具柔毛,基盘具绵毛而与中亚早熟禾有异。
主要价值
中亚早熟禾虽然在草场中参与度不大,但分布较广泛,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生活力。再生性强,在昆仑山脉地区草地的产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有重要的饲用价值。适口性好,茎叶细嫩,草质优良,抽穗开花结实后茎叶仍保持绿色,在生育期内各类牲畜均喜食,特别是羊最喜食。花序和果穗各类牲畜更喜食,可起到抓膘作用。从返青到6月份可形成较多的产量,因而作为夏季放牧利用最适宜,入冬到来年春季,因株体小,残存量较少,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均有下降,这时期利用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