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
帧中继(FRAME-RELAY)是一种广域网技术,最初是为了解决全国性或跨国性的帧中继大公司在地理上分散的局域网络实现通信而产生的。随着局域网与局域网之间进行互联的要求日益高涨,帧中继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先进的包交换技术,是一种快速分组通信方式。它采用虚电路技术,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帧中继为多区域间,全国范围内以及国际间实现通信提供了一个灵活高效的广域网解决方案。
在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七层网络体系结构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中,通过逻辑链路的复用和转接以实现以帧为单位的交换称为帧中继交换。这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资源统计复用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初帧中继交换技术由X.25分组交换技术演进而来。
概述
帧中继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其英文名为FrameRelay,简称FR。它是从X.25分组通信技术演变而来的。数据通信的目的就是要完成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各种数据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为了实现数据通信,必须进行数据传输,即将位于一地的数据源发出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送到另一地的数据接收设备。被传递的数据信息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其典型的应用有文件传送、电子信箱、可视图文、文件检索、远程医疗诊断等。数据通信网交换技术历经了电路方式、分组方式、帧方式、信元方式等阶段。
电路方式是从一点到另一点传送信息且固定占用电路带宽资源的方式,例如专线DDN数据通信。由于预先的固定资源分配,不管在这条电路上实际有无数据传输,电路一直被占着。分组方式是将传送的信息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包,称为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在分组交换网中,一条实际的电路上能够传输许多对用户终端间的数据而不互相混淆,因为每个分组中含有区分不同起点、终点的编号,称为逻辑信道号。分组方式对电路带宽采用了动态复用技术,效率明显提高。为了保证分组的可靠传输,防止分组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丢失、错发、漏发、出错,分组通信制定了一套严密的,较为繁琐的通信协议。例如:在分组网与用户设备间的X.25规程就起到了上述作用,因此人们又称分组网为“X.25网”。帧方式实质上也是分组通信的一种形式,只不过它将X.25分组网中分组交换机之间的恢复差错,防止拥塞的处理过程进行了简化。帧方式的典型技术就是帧中继。由于传输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误码率大大降低,分组通信的差错恢复机制显得过于繁琐,帧中继将分组通信的三层协议简化为两层,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效率。帧中继网内部的纠错功能很大一部分都交由用户终端设备来完成。
帧中继是一种局域网互联的WAN协议,它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为跨越多个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用户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与X.25类似。它可以使终端站动态共享网络介质和可用带宽。帧中继采用以下两种数据包技术:1)可变长数据包;2)统计多元技术。它不能确保数据完整性,所以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时就会丢弃数据包。但在实际应用中,它仍然具有可靠的数据传输性能。
帧中继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信业务,简称FR。它是对原来的分组交换协议作了简化的数据传输新技术。又称“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帧”在数据通信中是指一个包括开始和结束标志的一个连续的二进制比特序列,是数据通信中传输链路传送时所用的基本单位。“帧中继”就是在传输链路中以“帧”为单位进行的中继传送。
帧中继(FrameRelay)是一种网络与数据终端设备(DTE)接口标准。由于光纤网比早期的电话网误码率低得多,因此,可以减少X.25的某些差错控制过程。从而可以减少结点的处理时间,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帧中继提供的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规范,任何高层协议都独立于帧中继协议,因此,大大地简化了帧中继的实现。目前帧中继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局域网互联,特别是在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进行互联时,使用帧中继更能体现它的低网络时延、低设备费用、高带宽利用率等优点。
结构
帧中继分组的帧结构。帧两末端的标志域用特殊的位序列定界帧。开始标志域后面是帧中继头部,它包含地址和拥塞控制信息。在它后面的是信息(载体)和帧检验序列(FCS)。在接受方,帧将重新计算,得到一个新的FCS值并与FCS域的值比较,FCS域的值是由发送方计算并填写的。如果它们不匹配,分组就被丢弃,而端站必须解决分组丢失的问题。这种简单的检错就是帧中继交换器所做的全部工作。
帧中继头部包含下列信息: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这个信息包含标识号,它标识多路复用到通道的逻辑连结。可以丢弃(DE)这个信息为帧设置了一个种级别指示,指示当拥塞发生时一个帧能否被丢弃。前行显示拥塞通告(FECN)这个信息告诉路由器接收的帧在所经通路上发生过拥塞。倒行显示拥塞通告(BECN)这个信息设置在遇到拥塞的帧上,而这些帧将沿着与拥塞帧相反的方向发送。这个信息用于帮助高层协议在提供流控时采取适当的操作。
帧中继的帧格式:表1帧中继的帧格式:标志字段(F):它是一个特殊的八比特组01111110,作用是标志一帧的开始和结束。地址字段(Address):地址字段的主要用途是区分同一通路上多个数据链路连接,以便实现帧的复用/分路。地址字段的长度为2个~4个字节。1)地址字段扩展比特EA:EA=0表示下一字节仍是地址字段,EA=1表示本字节是地址字段的最终字节。2)命令/响应比特(C/R):不使用。在数据链路层帧方式接入协议(LAPF)中作为标识该帧是命令帧还是响应帧。3)可丢失指示比特(DE):DE置“1”说明当网络发生拥塞时,可考虑丢弃,以便网络进行带宽管理。4)前向显式拥塞通知(FECN):该比特由发生拥塞的网络来设置,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它说明与载有FECN批示的帧同方向的信息量情况。5)后向显式拥塞通知(BECN):该比特由发生拥塞的网络来设置,用于通知用户启动拥塞避免程序,它说明与载有BECN指示的帧反方向上的信息量情况。6)DLCI扩展/DL-CORE控制控制指示比特(D/C):D/C比特置“1”表示最后一个字节包含数据链路核心协议(DL-CORE)控制信息;D/C比特置“0”表示最后个字节包含DLCE信息。7)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它用来标识用户网络接口或网络接口上承载通路连接。
信息字段(Information):信息字段包含的是用户数据,可以是任意的比特序列,它的长度必须是整个字节,帧中继信息字节最大默契长度为262个字节。帧校验序列字段(FCS):帧校验序列字段FCS是一个16比特的序列。它具有很强的检错能力,它能检测出在任何位置上的3个以内的错误、所有的奇数个错误、16个比特之内的连续错误以及大部分的大量突发错误。
技术应用
1)帧中继技术主要用于传递数据业务,它使用一组规程将数据信息以帧的形式(简称帧中继协议)有效地进行传送。它是广域网通信的一种方式。
2)帧中继所使用的是逻辑连接,而不是物理连接,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复用多个逻辑连接(即可建立多条逻辑信道),可实现带宽的复用和动态分配。
3)帧中继协议是对X.25协议的简化,因此处理效率很高,网络吞吐量高,通信时延低,帧中继用户的接入速率在64kbit/s至2Mbit/s,甚至可达到34Mbit/s。
4)帧中继的帧信息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要长,最大帧长度可达1600字节/帧,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适合传送突发业务(如压缩视频业务、WWW业务等)。
帧中继测试技术:当前主要的数据通信技术都基于分组交换技术,如分组交换、帧中继(FR)、交换型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异步转移模式(ATM)。起先中国不愿意发展“已落后”的帧中继技术,而是大力发展ATM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帧中继技术才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帧中继技术的接入技术比较成熟,实现较为简单,适于满足64kbit/s~2Mbit/s速率范围内的数据业务。而ATM的接入技术较为复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其次,ATM设备与帧中继设备相比,价格昂贵,普通用户难以接受。所以,帧中继与ATM相辅相成,成为用户接入ATM的最佳机制。
帧中继网络是由许多帧中继交换机通过中继电路连接组成。目前,加拿大北电、新桥,美国朗讯、FORE等公司都能提供各种容量的帧中继交换机。一般来说,FR路由器(或FRAD)是放在离局域网相近的地方,路由器可以通过专线电路接到电信局的交换机。用户只要购买一个带帧中继封装功能的路由器(一般的路由器都支持),再申请一条接到电信局帧中继交换机的DDN专线电路或HDSL专线电路,就具备开通长途帧中继电路的条件。
帧中继技术特点
1.复用与寻址:帧中继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统计复用方式,采用虚电路机制为每一个帧提供地址信息。通过不同编号的DLCI(DataLineConnection Identifier数据链路连接识别符)建立逻辑电路。一般来讲,同一条物理链路层可以承载多条逻辑虚电路,而且网络可以根据实际流量动态调配虚电路的可用带宽,帧中继的每一个帧沿着各自的虚电路在网络内传送。
2.带宽控制技术:帧中继的带宽控制技术既是帧中继技术的特点,更是帧中继技术的优点。帧中继的带宽控制通过CIR(承诺的信息速率)、Bc(承诺的突发大小)和Be(超过的突发大小)3个参数设定完成。Tc(承诺时间间隔)和EIR(超过的信息速率)与此3个参数的关系是:Tc=Bc/CIR;EIR=Be/Tc。在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中,用户申请了一条64K的电路,那么他只能以64kbit/s的速率来传送数据;而在帧中继技术中,用户向帧中继业务运营商申请的是承诺的信息速率(CIR),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以高于CIR的速率发送数据,却不必承担额外的费用。举例来说,某用户申请了CIR为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并且与电信运营商签定了另外两个指标,Bc(承诺突发量)、Be(超过的突发量),当用户以等于或低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网络将确保此速率传送,当用户以大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数据时,只要网络不拥塞,且用户在承诺时间间隔(Tc)内发送的突发量小于Bc+Be时,网络还会传送,当突发量大于Bc+Be时,网络将丢弃帧。所以帧中继用户虽然支付了64kbit/s的信息速率费(收费依CIR来定),却可以传送高于64kbit/s的数据,这是帧中继吸引用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帧中继技术、信元中继和ATM技术的发展,帧中继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也在逐步改变,业务性能进一步完善,并向ATM过渡。目前市场上的帧中继交换产品大致有三类:a)改装型X25分组交换机。b)以全新的帧中继结构设计为基础的新型交换机。c)采用信元中继、ATM技术、支持帧中继接口的ATM交换机。a)型交换机在帧中继发展初期比较普遍。主要是通过改装X25交换机、增加软件使交换机具有接收和发送帧中继的能力,但仍然保留分组层的一些功能,时延较大。b)型是专门设计的设备,具备帧中继的全部必备功能。c)型是最新型的交换机,采用信元中继或ATM交换、具有帧中继接口和ATM接口,内部完成FR和ATM之间的互通。在以ATM为骨干的网络中,起着用户接入的作用。目前中国帧中继网所采用的帧中继交换机一般都采用了ATM技术,即用户终端设备采用帧中继接口来接入帧中继节点机,帧中继节点机的中继口为ATM接口,交换机将以帧为单位的用户数据转换为ATM信元在网上传送,在终端侧再将信元变换为帧中继的帧格式传送给用户。
帧中继的应用:帧中继业务是在用户与网络接口(UNI)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并保持原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用户信息流以帧为单位在网络内传送,用户与网络接口之间以虚电路进行连接,对用户信息流进行统计复用。帧中继还可以灵活地提供带宽,即按需要分配带宽。因为帧中继的主要应用是局域网互连,而局域网中业务流的大小是很难预测的,如果你预定了固定的带宽,那么不管你是否在传送数据都要付费,这是很不合算的。帧中继提供了用超过你预定的带宽传送突发性数据的能力。帧中继在多协议环境下也很有用。尽管IP协议似乎一统天下,但它不是唯一在使用的协议,这是一个多协议共存的世界。例如,还有国民经济核算网络,它使用IBM公司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全世界有60000多家企业使用帧中继,还有一些主要以多媒体业务为主的企业使用ATM。极少有客户仅使用一种协议。他们的网络中有多种协议,而帧中继可以处理所有这些协议,因为它只需要简单地将其他协议封装进帧中继的帧当中,然后在网络中传送,它并不关心所封装的内容。帧中继网络还提供封闭型用户群的功能,通过它你可以知道进网和出网的用户,而不像在公共的因特网中,在任一节点你都没有办法知道此刻有哪些人在网络上。使用帧中继还能够预测网络的性能组别,因为你可以设定服务参数。如果你所在的国家有很好的电信基础设施的话,这将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网络解状方案。
帧中继技术首先在美国和欧洲得到应用。1991年末,美国第一个帧中继网-Wilpac网投入运行,它覆盖全美91个城市。在北欧,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在90年代初联合建立了北欧帧中继网WORDFRAME,以后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也开始了帧中继网的建设和运行。在中国,中国国家帧中继骨干网于九七年初初步建成,目前能覆盖大部分省会城市。至98年各省帧中继网也相继建成。上海市目前已能提供国内、国际的帧中继业务。
原邮电部在1997年12月颁布了国家帧中继骨干网试运行期间的指导性的收费标准。建议的收费标准是按CIR值收取费用。例如如果用户原来租用一条64Kbit/s的DDN电路,每月需付3000元,现在如果租用一条CIR=64Kbit/s的帧中继电路,只要付1200元,而且还能以高于64Kbit/s的速率发送信息,真是获得了高质廉价的服务。目前许多公司已经或正在考虑申请帧中继电路,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中国电信集团为了推广帧中继业务,在1997年12月专门赞助主办了中国北京、上海市、日本、东京、名古屋市四城市间的网络围棋赛,通过帧中继来传送四地棋手的活动画面(速率384Kbit/s),\u0026127;四方棋手虽然各处一方,但各位棋手的英容笑貌彼此却能相见,这是用帧中继技术实现活动图象时实传送的很好的应用例子。目前的路由器都支持帧中继协议,帧中继上可承载流行的IP业务,IP加帧中继已经成了广域网应用的绝佳选择。近年来,帧中继上的话音传输技术(VOFR)也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帧中继电话”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随着IP技术的发展,作为数据通信基础网络技术的帧中继技术将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其发展前景无限。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技术时,其传输速率可高达44.6Mbps。但是,帧中继不适合于传输诸如话音、电视等实时信息,它仅限于传输数据。
帧中继接口:帧中继是一个接口规范,它定义了信息如何封装,然后如何通过网络传送到目的地。因此它并不对应于某种特定的设备。帧中继接口可以在多种设备上实现。如图9-9所示,帧中继接口在DTE上,这里DTE通常是一台路由器,也可能是帧中继接入设备(FRAD),用于语音业务(VoFR)的接入。它也可以是带有帧中继接口的T1或E1复用器。对于帧中继特别有价值的一点在于,它并不需要投入很多资金,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就可以实现,因此非常经济。目前,帧中继接口主要是在路由器上实现。帧中继接口接收本地数据流,而不管它们用的是什么协议(例如,可以是TCP/IP、SDLC或X.25),然后将数据封装进帧中继数据包中。帧中继使用交换机可以支持的D信道链路接入协议(LAPD)来封装本地数据。
帧中继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到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帧中继是从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发展起来的,并在1984年推荐为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的一项标准,另外,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授权的美国TIS标准委员会也对帧中继做了一些初步工作。
大多数主要的电信公司象AT&T,MCI,USSprint,和地方贝尔运营公司都提供了帧中继服务。与帧中继网相连,需要一个路由器和一条从用户场地到交换局帧中继入口的线路。这种线路一般是象T1那样的租用数字线路,但取决于通信量而定。两种可能的广域连接方法,如下面所述:专用网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每个场点将需要三条专用(租用)线路和相联的路由器,以便与其它每一个场点相连,这样总共需要6条专线和12个路由器。帧中继方法在这种公共网方法中,每个场点仅需要一条专用(租用)线路和相联的路由器直至帧中继网。这时,在其它网间的交换是在帧中继网内处理的。来自多个用户的分组被多路复用到一条连到帧中继网上的线路,通过帧中继网它们被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站。
永久虚电路(聚氯乙稀)是通过帧中继网连接两个端节点的预先确定的通路。帧中继服务的提供者根据客户的要求,在两个指定的节点间分配PVC。这些信道保持连续不间断地运行,并且保证提供一种客户洽商好了的指定级别的服务。交换式虚电路在1993年后期被加到帧中继标准:这样,帧中继就成为了真正的“快速分组”交换网。
改善的分组交换:在过去的几年里,交换局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网上已经安装了大量的光纤电缆,这样可以增加带宽。为了充分利用高带宽的优点,新的通信方案去掉原有方案中固有的常规开销,变得更为切实可用。帧中继通过取消网络自身进行流控和错误处理做到这一点的,避免了因网络自身做这些事情而导致的延迟。比较而言,老的x.25网技术实行扩展检错是由于使用不可靠的电话线传输数据。在帧中继中消除这个特性不会出现问题,即使是发生了错误。帧中继设想端节点设备是可编程的智能机器,它们能进行错误处理。端系统不会由于这种错误控制而超负荷,因为通常很少有错误。相对而言,X.25设想网络需要检错纠错是因为端节点是连到主机的终端。
在帧中继中,中间节点(交换器)仅仅沿着预定的通路中继帧。在X.25中,中间节点必须完整地接收每一个分组,并在转发之前进行检错,如果有错误发生,节点要求发送方重传。使用这种方法,一旦分组丢失,发送方就尽快地重发一个分组。在X.25中每个中间节点使用状态表来处理管理、流控和检错,而在帧中继中是不需要的。
如果一个分组由于帧中继网的拥塞而被破坏或丢失,检测帧丢失和请求重发是接收系统的工作。帧中继网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用来传递分组。在子网中的交换节点不会执行任何纠错,尽管它们能检测出被损坏的分组,一旦检测出,分组就会被丢弃了。
建立帧中继连接:为了建立帧中继连接,你需要与和USsprint,MCI,AT&T或本地的地方贝尔运营公司等电信公司联系,通常要象下面那样进行通信速度的选择,以及专用线通信或交换式通信的选择。由Switched-56服务或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提供56/64Kbps交换式访问;高级数字网(ADN)提供专用线访问。两条ISDN线路或两条ADN线路提供128Kbps的访问。通过T1线路或部分T1线路可使用384Kbps到1.544Mpbs的连接。一旦你选定了一种服务,你就要计划一条从你的场地到帧中继服务提供者的链结。在你的场地放置路由器和帧中继访问设备以建立到提供者的帧中继端口的联接。
帧中继端口一般用聚氯乙稀连接。PVC是逻辑链路,它具有特定的端接点和服务特性。它们在网状拓扑结构上提供逻辑连接,且在使用前为交换局提供一种确定服务特性和速率的方法。它们也在端接点之间提供快速连接。在得到提供者的服务时,可以为PVC规定一些服务特性,下面列举了一些服务特性。访问速率这是线路的速度,它决定在网上的数据传输的速度。在美国一般访问速率是1.544Mbps(T1)和56Kbps。提交的信息速率(CIR)CIR是帧中继电路上最高的平均数据传输率。它通常比传输速率慢;当传输突发数据时,传输速度可以超过CIR。提交的成组数据大小(CBS)CBS是网络提供者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和正常的网络条件下所允许传输的最大数据量(位数)。额外的成组数据大小(EBS)EBS是超过CBS的最大非提交数据量,CBS数据是网络将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发送出去的数据。EBS数据是被网络看作可以丢弃的数据。
区别介绍
在设计思想上有明显差别:X.25实际上是为不稳定连接的运行而开发的,X.25强调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而帧中继(FR)是因为光纤技术发展后,差错控制显得不太必要,帧中继则着重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吞吐量X.25规范对应OSI三层,X.25的第三层描述了分组的格式及分组交换的过程。X.25的第二层由LAPB(LinkAccessProcedure,Balanced)实现,它定义了用于DTE/DCE连接的帧格式。X.25的第一层定义了电气和物理端口特性。
帧中继是一种高性能的WAN协议,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是X.25的简化版本。它省略了X.25的一些强健功能,如提供窗口技术和数据重发技术(后退N帧的ARQ协议),而是依靠高层协议提供纠错功能,这是因为帧中继工作在更好的WAN设备上,这些设备较之X.25的WAN设备具有更可靠的连接服务和更高的可靠性,它严格地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二层,而X.25还提供第三层的服务,所以,帧中继比X.25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有效的传输效率。
帧中继网与X.25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点对点式的交换网络可变长度的帧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速率比较:X.25\u003c=64kbps,帧中继\u003c=2.048Mbps。X.25实际上是为不稳定连接的运行而开发的,它在数据链路层(通过LAPB)和网络层(通过X.25)同时提供了错误检测与纠错,除此之外,也提供了流量控制,从这个意义上,它与传输层的TCP一样,为IP提供了类似的功能,由于X.25的复杂性,它最适用于异步,不稳定的连接。由于帧中继使用数字连接(几乎没有错误),它不像X.25那样执行任何纠错或流量控制,然后帧中继会检测错误并丢弃坏帧,它把重传的丢弃信息的任务留给上层协议如IP上的TCP去完成。x.25每层都有差错控制,链路层采用的是HDLC的LAP-B帧格式。因为传输可靠,许多银行网络中采用它,欧洲的公共分组交换网也用这标准。帧中继(FR)是因为光纤技术发展后,差错控制显得不太必要,所以在x.25的HDLC基础上去除了控制字段,大大加快了数据交换速度。X.25帧中继同时提供永久式虚电路和交换式虚电路业务。如DDN网采用同步时分复用,X.25、帧中继ATM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帧中继本地DLCI(数据链路识别码)---每个帧中继虚电路都以DLCI标识自己。
LAPBforX.25
LAPDforISDN,用来定义Dchannel的信令标准
LAPMforModems
LAPFforFrame-relay帧中继所有的帧格式都是用LAPF定义的,包括DE、FECN、BECN、LMI等,考得较多以上都是HDLC协议的子集。
仪器介绍
F660帧中继测试仪可以自动地确定帧中继和在线的设置,只需一个自动测试按键就替代多步的预先设置,从而使一线的维护工程师运行IP测试而不需要IP的深入知识。660帧中继测试仪集三种测试仪器于一身:全自动帧中继安装和维护测试、帧中继在线监测、通过/不通过测试结果,可选互联网带宽(吞吐量)测试。
工程师可以使用660来模拟用户端设备(CPE),从而可以在安装之前确定帧中继的服务是否已经可以使用。测试仪也可以模拟网络服务商(NET)来确认接入设备,例如路由器或帧中继接入设备的设置是否正确。660还可以用来监测开通的帧中继服务质量。特点:全自动测试、确保操作简单方便,F660自动运行所有关键的测试并提供通过/不通过测试结果,它表示被测的线路是否符合规定的测试标准。自动测试功能简化了测试过程:线路自动设置使能F660自动地查询被测线路的传输线设置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设置时间。帧中继自动设置确定帧中继参数类型,例如仿真,本地管理接口(LMI)以及封装格式。自动测试使工程师只需按一个按键就可检验物理线路,建立帧中继的网络的连接,验证是否提供了正确的DLCIs,并和远端的设备验证IP层的连通性、扩大的IP测试能力。F660对每个DLCI使用IARP来自动地识别IPPING目标地址以及自己的源IP地址。对每个搜寻到的目标进行PING来验证可靠地IP连通性并确定每个端点往返传输的时延。作为PING的结果返回的任何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CMP)提供的错误信息都将显示出来。此外,测试仪还提供可选的互联网吞吐量测试功能来测量任何DLCI的IP流量性能。吞吐量测试需要在对端连接另外一台F660测试仪或福禄克网络公司的OneTouchTM网络故障一点通,发送和接收流量IP流量来测量线路的性能。软件版本2.0包括了试用版。接口模块简化了业务开通和故障诊断:帧中继测试仪主机有两种型号(660T和660TE)以及4个可选的接口适配器(DDS,T1/FT1,E1/FE1,串行口*)。可更换的接口模块使工程师非常方便地更换适配器来满足不同线路的测试。(*串行口包括V.35,X/21,RS530,RS-449/V.36,RS-232/V.24)。运营中的帧中继监测:T1,E1以及DDS接口模块随机有一个测试探头(TAP),它可以让帧中继测试仪对正在运营中的帧中继线路进行实时地监测。从而发现定位故障以及采集网络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