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祯禄
陈祯禄(Tan Cheng Lock)(1883.04.05—1960.12.21),马来西亚华人公会 政党 的创始人及第一任总会长。早在战前年代,他便以马来亚人自居,是拥有纯粹马来亚意识的马来西亚华人。
人物简介
祖籍:漳州市
1883年4月5日出生于马六甲。
高曾祖父陈观夏开始,敦陈家族便定居马六甲市,前后200多年。
陈观夏是于清乾隆,从中国福建南来马六甲发展,事业有成,富甲一方。
敦陈出生时,陈家虽仍拥有庞大财富,但因为他的父亲陈恭安未获继承祖业,仅能从祖业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费,家庭经济并不富裕。
敦陈早年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曾做过6年校长。
1908年他回到马六甲,投身于橡胶工业。初时当一名胶园襄理,其后,得岳父的支持,拓展商业,商途顺遂,很快就风生水起,一身兼任20多家工商机构的董事职位。
事业有成,他也积极从事社会与社团的活动,历任马六甲中华总商会及他创立的《海峡殖民地英籍华人公会》的主席副主席。他关心马来亚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张生活在马来亚本土的马来族、华人居民应拥有与欧人同样的平等权利。
1912 年受封为太平局绅;
1916年委为马六甲乡村局委员。
1922年起受委为海峡殖民地行政议会议员,
1933年,更升任为海峡殖民地政议会执行委员。
日本人占领马来半岛期间,陈祯禄避难流寓印度。但是,他仍然心系马来亚本土华人和所有离开中国的海外华人的未来前途,
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买宣布成立 海外华人协会。目标是: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团结华人,确保生存与自卫。马来亚光复后,敦陈返马,积极参加政治活动。
1947年10月,他领导华人总罢市反对马来亚联合邦宪制。
1948年,他被选为「民族联络委员会」的委员,他以成熟的智慧和崇高的理想奉献给该会。他成功地使该委员会一致同意接受经些少修正的「出生地法」(Jus Soli) 的公民原则。这个决定,意味着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合作,巫人和非巫人双方都要持容忍的态度和让步的精神。
1948年6月,因马共发动武装反叛,政府宣布实施紧急法令,当时华人成为英军与马共战争的夹心人,处境非常恶劣。许多华人被英军扣禁,被驱逐出境,甚至被英军和马共枪杀;几十万乡区华人被赶出他们生活了几代人的村子,他们的屋子连同生产工具、财物,很多时候就这样被英军一把火烧掉。英政府的高官还恫言,要把这些乡区华人集体遣送出境。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华人同胞,陈祯禄提出组织「马华公会」的建议,立刻得到全马各州华团的响应,各州华团纷纷召开联席大会支持成立马华公会。其中1949年2月19日,由雪兰莪州中华总商会发起的联席大会,共有超过50个华团的近200名代表出席,议决参与发起成立马华公会,并已征求超过3千名华人加入马华公会。当时,担任联邦立法议会议员的16位华籍议员也全力支持,并成为发起人。
1949年2月27日马华公会正式成立,陈祯禄被选为总会长。
敦陈由1949年至1958年领导马华,与巫统合作,从结成华巫联盟参加全国各州的市议会选举开始,进而召开9次圆桌会议,探讨联合邦选举细则、为争取英国上下议院支持马来亚的独立铺路,制定召开全国国民大会、成立委员会负责考虑及修改联合邦宪法,以至召开第1、2次全国国民大会,通过《立法议会选举细则》与《修改宪法报告书》。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钦差大臣宣布不同意立法议会选举及修改宪制报告书,拒绝自治大选,不愿交出政治权力。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
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岁。
教育背景
诞生于马六甲的一个土生峇峇华人(Peranakan Baba)家庭中诞生。
马六甲完成中学教育之后,因获得奖学金而到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继续受教育,毕业后则留在该学院执教鞭。在其6年的教学生涯中,由于仍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使他能继续与书为伍,亦奠定他文化素养的基础。在这段时期,陈氏亦开始接触到中华文化的精奥之处,并醉心于中华文化的研究。虽然他只懂得英文和马来文,但是他却经常翻阅英译本的四书五经和孔孟、老庄等学说,对于中原地区古哲圣贤的言论皆熟读于心,这无疑亦奠定陈氏日后对维护中华文化及华文教育的坚定态度。诚如他认为马来亚各族在文化上,应该独立地保持自己的精神生活,以华人而言,就应该深深认识祖宗的思想,“好像老子的无为和自然主义,孔子的道德主义,墨子的兼爱和实用主义,杨朱的宿命论,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商鞅和韩非子的现实主义,法理和重武学说”等。
从商经历
1908年,陈祯禄辞去教职,开始踏入商场,此次的抉择,为其日后涉足政治舞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和资本。
陈氏是到一座橡胶园当股东经理,协助打理家族的橡胶园。
任马六甲种植有限公司的主席兼董事经理,
任友乃德种植有限公司及武吉日落洞橡胶园主席、
任武吉卡迪橡胶及旁鹅胶园的董事;
任华侨保险公司、和丰银行、华侨银行等机构的董事局成员。
其他
陈氏也是马来亚论坛报业有限公司的董事局成员,
任过马六甲中华总商会、马来亚园丘业主公会及海峡英华协会等机构的领导人。
从政经历
1912年至1922年,出任马六甲地方议会议员;
1922年至1933年,出任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议员,
1933年至1937年,升任海峡殖民地立法议会执行委员(行政议员)。
他也曾担任海峡华侨询理事会及社区联络委员会成员。
1937年获选为海峡殖民地之官方代表,赴英伦参加英皇娱乐集团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
日军入侵马来亚时,陈祯禄和家人移居印度,并于1943年9月与儿子陈修信创辨海外华人公会,在这期间,他也写了一份有关马来亚前途的备忘录,提呈给英国殖民大臣,以供日后处理马来亚时作为参考。
1946年12月出任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PMCJA)主席,
1947年出版Malayan Problems一书。他反对《马来亚联邦宪法报告书》中歧视性的条款。
1947年10月20日分别在全国各地号召举行罢市的抗议活动。
1948年,陈氏和拿督翁贾化(Datuk Onn Jaafar)一起筹组马来亚民族联络委员会。
1951年支持拿督翁贾化创立马来亚独立党(Independence of Malaya Party, IMP简称独立党)。
教育态度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英国殖民地政府的统治,使得马来各邦统治者的权力与影响力被削弱,为了减少他们的反抗,英国殖民地政府便给予他们土地和金钱,或吸收马来统治者进入英国殖民地政府的行政体系里,藉此培养了一批本土的行政人员,而且也提供马来贵族子弟接受西方教育的机会,目的在于吸收他们到中层阶级,以便进入管理阶层里。
与此同时,移居马来亚的华人当中,文盲甚众,加上经济力量又较薄弱,除了少数私塾之外,尚未设有新式的学校。虽然到了二十世纪初叶的时候,新式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马来亚出现,
但是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无甚影响,使得早期的英国殖民地政府,对于华人的教育发展是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甚至可以说是不闻不问。一直到1920年代以后,由于华人社会中的政治运动,以及民族主义的热诚燃遍了各个华文教育的学校(即华校)后,英国殖民地政府才颁布学校注册法令,并实施部份津贴制度,藉此开始插手干涉华文教育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地政府根据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原则,制定了1946年的新教育政策,即规定:
(一)小学实行义务教育,以母语为教学媒介,但是英文为各学校必修课;
(二)中学分两类,一类是以英语为媒介语而兼授母语,另一类是以母语为媒介语而兼授英语。
这项政策在强调英文教育必要性的同时,也承认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予合法的地位,也把华文教育与其他民族语言教育置于同等地位,也间接地促使了战后马来亚华文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1948年的马来亚联合邦宪制实施后,英国人重新承认马来族的特殊地位。因此,对华文教育的政策也随着更动,尤其是在宣布紧急状态之后,英国殖民地政府欲管辖华校的工作则变得更加容易了。
1949年,马来亚联邦成立中央教育谘询委员会以负责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而该委员会在第二年提出教育报告书时,建议国家的教育制度必须透过以英文为主的小学教育制度来体现,而马来文也被允许作为小学媒介语,至于中学教育则一律使用英语为教学媒介语。
不过,此项建议却受到马来人社会的反弹,并认为这是一种对马来语文的侮辱,而拿督翁贾雨村即是强烈抗议的马来人领袖。因此,当此项建议被推翻之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两份不同性质的报告书。
第一份是由检讨马来文教育的委员会于1951年初所提出的报告书,由于该委员会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社会科主任巴恩(L. J. Barnes)担任主席,所以该份报告书又称为《巴恩报告书》,建议以国民学校取代其他民族语文学校,即以官方语文(马来文和英文)教育代替方言学校(华文和淡米尔文)教育。
1952年11月,立法议会通过了该年的教育法令(以下称为“1952年教育法令”),并规定以英文、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以国民学校为准则,把华文与淡米尔文列为第三种语文,意即不接纳华文和淡米尔文学校为国家教育制度的一环。此项教育法令通过之后,立即引起华人社会的大力反弹与抗议,但是英国殖民地政府对于这些抗议却不闻不问。同年,英国殖民地政府也规定所有欲实行新薪金制的华校,都必须先得到教育局的批准后,方可决定聘请教师、课本的应用和其他的事项等。因此,以上的情况在无形中也削弱了华校董事会的权力,进而更巩固了政府管制华校的权力。
在这种华文教育厄运当头的背景之下,维护华人民族教育事业最力的两个团体,即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以下简称为教总)和马来(西)亚华校董事会联合会总会(以下简称为董总),分别于1951年和1954年先后成立。
陈氏最实际的行动就是表现在推动“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的成立,协助维护华文教育的发展。事实上,陈氏坚持华文作为母语教育而必须在马来亚得到落地生根的原因,主要是认为“通过母语,婴孩最先学习他所见、所感觉、所尝、所听的名称,认识亲戚的联系与辨明善恶,因此之故,所以在所有教育上,最首要者应为训练儿童确却地自由地应用其母语。”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一点,即马华公会当时各州分会或各区会的基层领袖,大部分都是受华文教育者,同时也担任着华人社团的领导人物,并活跃于华校董事会的组织。是故,马华公会当时参与扞卫华文教育运动的程度亦是有目共睹。
虽然如此,“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成立初期,马华公会与华人社会在语言教育的议题上,仍有少许的分歧意见。不过,在大原则方向还算是站在同一阵线上,例如坚决反对“1952年教育法令”;反对《1954年67号教育白皮书》;以及支持新加坡南洋大学的成立等等。
马六甲会谈
“马华公会华文教育培训学校中央委员会”在该一阶段的扞卫华文教育行动当中,尚未获得较显着的成就。一直到1955年的马来亚联邦大选即将来临时,华教运动方露出了一线曙光,因为该年1月12日,华教人士在陈祯禄的安排下,首次与巫统领袖在马六甲举行了破天荒的会谈。双方在该次的会谈中,达致了妥协的方案,即教总领袖答应于该年1月至7月的竞选期间,不提华文必须列为官方语言,而联盟则答应在其竞选宣言中宣称,将检讨“1952年教育法令”,并保证在获胜后,其政策将不会消灭任何一族的语言、学校或文化,同时允许华校拥有其自然发展的机会。
马六甲市会谈之后,不仅加强了华教运动内部的联系,而且也开始了华文教育界与联盟间的密切关系,如《拉萨报告书》草拟期间,华文教育界即与联盟保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该报告书公布前夕,教育部长阿都·拉萨(Abdul Razak)即亲自接见了董教总的代表,及泛马英、巫、印校教师会代表。会中阿都拉萨曾将15人所草拟的《1956年教育委员会报告书》(亦称《拉萨报告书》)摘要向各代表报告,但是董教总对于该报告书中第12段所述及的教育政策最终目标,将是以越南语(马来语)为主要的授课媒介语时,而与阿都拉萨起了争辩,最后在阿都拉萨保证不将“最终目标”列入新的教育法令下,这场争执方暂告一段落。
当1957年的教育法令通过后,其内容却是有违《拉萨报告书》的建议。虽然“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曾多次试着与教育部长交涉,以讨论改制条件和公共考试等课题,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在所有的交涉都受到阻碍的情况之下,不但使得华教运动陷入了最低潮,也造成夹在政府和华人社会之间的马华公会陷于两难的尴尬处境。
对维护中华文化及华文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这点亦可在陈氏对华人身分的认同上找到解答,因为他觉得在任何情况下,身为华人是件深值得骄傲的事情;同时,也坚持主张马来亚若能获得独立,则华人无论在知识、宗教、文化或种族上,都应该成为“彻头彻尾的华人。”此外,陈氏在多个场合中,皆一再重申马华公会的使命就包含维护中华文化及华文教育在内,甚至指出马华公会可以为了华文教育而奋斗到底,因为陈氏坚信“如果华人不懂华人文化,那就不是华人了;如果他们不认识华人的风俗和传统,他们就不能成为华人,”由此观之,“假使他们不是华人他们也不能成为马来族、英国人或印度人,他们可以说是流氓了。”甚至亦认为,如果华文教育被消灭,华族青年将成为不伦不类的人。
除此之外,陈祯禄更说出重话,认为将来马华公会若有一位会长是反对华文教育的话,届时华人将可以随时解雇(离弃)该会长,因为马华公会的宗旨不单要保存中华文化,甚至于发扬之使它慢慢地光大”,并保证马华公会的政策一定是维护华人文化的。以上种种表述,无疑是再次重申了陈氏所认为不支持华文教育就不是华人的观点,这在在宣示了陈氏对中华文化及华文教育的执着与支持。当然亦为日后马华公会的领导者,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与坚守的民族使命与方向。
社会贡献
●1931年时,英殖民统治者强硬推行「亲巫政策」时,他强烈抗议反对「优待一族,歧视他族」政策,并主张在人民之间培养与创设纯粹的马来亚精神和意识,以逐渐把种族性的观念消除。
●1932年12月23日,他发表一份呈给英殖民部的备忘录,刊登在当时的《英文海峡时报》,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视华人的政策,使永久定居本邦,以本邦为家乡的华人,对自己在马来亚的安全,将来及子孙的前途,感觉严重不安与忧惧,并指出歧视华人的政策将在巫人与华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间,造成明显的裂痕,历久之后更可能扩大为两者之间的互相猜疑、仇视。他更以立法委员的身份在议会上慷慨陈辞,要求增加亚籍人士的非官方议员席位;他为马六甲河沿岸的贫穷马来渔民请命,吁请殖民政府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此外,他极力促请英政府准许非英籍民加入马来亚民事服务,华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选制度并建议执行议会延揽亚籍人等。
●1945年日军投降前,他创立《海外华人协会》(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并担任主席,他写信给当时的殖民地大臣,说明从印度回马後(在日据时期,他寄居印度)将成立一个华人协会,以「争取马来亚华人的利益」。陈祯禄在战後返回马来亚,通过马来亚华人商联会,召集全马代表大会,讨论马来亚华人前途的问题,第一次会议是在1947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召开。1948年,正值马共拿起武器走入森林之际,也正是英政府宣布施行紧急法令的风雨之时,「马来亚华人公会」於翌年的1949年2月27日,即紧急法令实施8个月後成立。
●1949年2月27日创立马华公会,出任第一任总会长,并主张开放党籍,让所有有意在马来西亚定居的华人申请加入马华。他反对英殖民政府要驱赶50万华人出境的无礼举动,说服英政府撤消建议,及主动协助在紧急法令下受苦的华人。随後,陈祯禄带领马华公会与友族共同争取独立,并在独立那一年内成功争取超过100万华人成为马来西亚公民。
斗争模式
陈祯禄作为一个华人,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一个土生华人,接受了西方文化和当地文化的养分,但他仍然固守着中华文化的传统。正是如此,陈祯禄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一种别具魅力的人生风格,不仅赢得了广大华人同时也赢得了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的尊重与信赖。因此分析陈祯禄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探讨他的斗争模式。下面从时代背景以及成长过程分析其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家庭教育奠定了陈祯禄的哲学思想基础
2. 大量阅读儒家经书初步形成了陈祯禄的哲学思想
3. 经商时期的儒商之道标志着陈祯禄哲学思想的成熟
4. 政治斗争使陈祯禄的哲学思想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和合”思想在陈祯禄身上的扎根,奠定了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优秀的思想品格,因此,无论是一个教育者,一个商人,还是一个政治家,都决定了陈祯禄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士。特别在他的政治斗争中,以其哲学思想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领导国家独立、民族团结和维护华人权益的斗争,形成了他以“和”为特征的政治斗争模式,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以“和平”的方式争取国家的独立
(二)以“和解”的方式实现民族的团结
(三)以“和同”的方式维护华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