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
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是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
学校简介
龙子湖校区(新校区)龙子湖大学城是郑东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贾鲁支河以南,东风渠、金水东路以北。河南农业大学等13所高校的新校区沿龙子湖呈环状分布。农大新校区位于东四环路西、祭城路北、文苑北路南、龙子湖内环路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新校区总用地面积1287847.1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1046298.1平方米,设计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一期工程20万平方米全图书馆部建成投入使用后,可满足近1万名学生进行正常教学、生活、体育活动。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民国时期开封繁塔的农学院
1902年创建河南大学堂,(2011年四月初在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与台湾学者交流期间,经查实台湾所属档案馆,可得相关证明),1912年民国初建,改办农业专门学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河南都督张镇芳呈请民国教育部要求改办河南高等学校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的咨文,于元年10月递送民国教育部,于元年11月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教育次长董鸿祎等共同签署,获准立案。在当时省议会的支持下,经省长公署核准,特委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林科的毕业生,农、林科专家吴肃(字一鲁)负责筹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13年,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开始招生。招收预科生农林各一班,每班80人,共160人。1913年,招蚕科学生60名,1914年元月入学。农、林、蚕预科共3班,每班学生60名。
1927年6月,冯玉祥将军任河南省主席,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开封政治分会委员们的提议下,在河南教育界人士一致请求下,改建“台湾中山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中州大学(1922年11月,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名为中州大学)、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合并为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
1927年7月,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宣告成立。随后改名为河南省立开封中山大学。
抗战时期
民国时期开封繁塔的农学院
1930年9月,河南省立开封中山大学改名为河南大学。同年河南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并入。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市、洛阳市、西安市、宝鸡市、苏州市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
1938年6月,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析出,并入武功县国立农林专科学校,组建西北农业大学。
1942年3月,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
1948年暑假期间,南京政府教育部下令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农学院租得城内狮子林后院作为学生宿舍。
院系调整
1949年7月,河南大学各学院返回开封市。1952年8月,全国院系大调整,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业大学。
1952年9月,河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合并给江西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合并给华中农学院。同年,平原农学院并入河南农学院16人。
1957年2月,河南农学院迁校至郑州市。
迁往郑州
1959年10月,偃师小麦学校并入河南农学院。
1960年,郑州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并入,组建河南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
1971年8月,河南农学院被迫搬到许昌市办学。1971年11月,郑州粮食学院粮油工业系并入河南农学院。
1973年7月,粮油工业系调出河南农业大学。组建恢复了郑州粮食学院。
1975年3月,河南农学院改名为许昌农学院。
1977年4月,学校恢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校名,并逐渐返回郑州市办学。
1984年12月,学校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
1993年80年校庆时确立了“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
开拓发展
河南农学院许昌校门
1996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组建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河南农业大学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学科,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获得一级博士学科的高校。
2002年,河南农业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成为河南省首个被评为优秀的本科院校。
2003年,批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授予权的多层次大学。
2006年,启用“明德自强求是力行”新校训。
2007年8月,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被评选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成为河南省首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全国省属院校中唯一一个农学类的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
2008年6月,河南农业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连续两次获得优秀的本科院校。
2009年9月,第七批博士后流动站审批结果公布,新增“林学,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河南农业大学共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回迁郑州时农学院校门
2009年9月29日,河南省省委书记和省长共同出席河南农业大学郑东新区龙子湖新校区奠基仪式,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的开工建设。
2009年11月10日,省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签字仪式在郑州举行。这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成为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省属农业大学试点。
2010年9月,省部共建国家粮食作物生理生化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获准建立。
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两个项目,双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十六位。至此,河南农大已3年四获国家科技大奖。
2012年4月,河南农业大学成立吴绍玉米研究院。
2012年7月6日,河南农业大学举办兴办高等农业教育100周年庆祝大会。
2012年8月,河南农业大学等河南省属7所高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的“验收”,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河南农业大学(6张)
2012年11月5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签字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继农业部、国家烟草专卖局之后第三次得到国家共建支持。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示了“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名单,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牵头高校参与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高校。
2009年11月10日,农业部与河南省政府在郑州签署共建河南农业大学的协议,这标志着河南农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省部共建大学的省属农业大学试点。
2009年12月18日,国家烟草总局与河南农业大学签署《中国烟草总公司与河南农业大学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
2012年1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决定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吴绍骙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员工18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4人,博士学位5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6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0人。
参考资料
河南大学官方网站.河南大学官方网站.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