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景德寺
景德寺始建于唐朝,盛于明清。唐末年间,有位得道高僧来到柏泉,看中这里状如雄狮怒吼的绿山,面向月塘,灵气盈溢,便选定山坡中建起寺院,定名金台寺,到北宋景德年间,该院全面修缮,更名为景德寺。
曾与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禅寺齐名,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景德寺位于东西湖区柏泉农场红星月塘,为“三重五纵”式传统佛教建筑风格。
新寺于2001年12月21日恢复重建,包括大雄宝殿、钟鼓楼、四大金刚殿等,为“三重五纵”式传统佛教建筑风格。
简介
景德寺
狮子山头老禅林,千年古柏郁森森
童僧汲水井台后,静坐蒲团念佛经。
景德寺为柏泉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禅寺,它经历了风雨沧桑,而今又香火兴旺,盛况空前。
千年古刹
据悉,历史上的景德寺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始建于唐朝,原名金台寺,宋朝景德年间更为现名。当年曾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禅寺齐名,并称为「三大古寺」,惜在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按规划,景德寺第二期工程还将兴建全国唯一的露天罗汉林,在山林间修塑五百尊石雕罗汉,并建造数以千计的佛家偈语西安碑林博物馆,总面积将达数十亩,建成后将成为冠绝华中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圣地。
景德寺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红星月塘,始建于唐代,原名金台寺,宋朝景德年间更为现名。当年曾与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禅寺齐名,并称为“三大古寺”,惜在明末清初毁于战火。
按规划,景德寺第二期工程还将兴建全国惟一的露天罗汉林,在山林间修塑500尊石雕罗汉,并建造数以千计的佛家偈语碑林,总面积将达数十亩,建成后将成为冠绝华中的佛教文化旅游圣地。
据悉千年古刹景德寺景区已向游人开放。
乘车路线
1、吴家山方向乘坐公交87路公交车到达柏泉景德寺下车。
2、市内方向乘坐地铁到2号线金银潭站下车转乘公交217路到景德寺下车。
详细地址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月塘角景德寺
大事记
唐末年间(约859年-960年),一位云游的得道高僧来到柏泉,看中了这方状似雄师怒吼的灵山,左青龙右白虎,背靠青山,地形平坦开阔,灵气盈溢,实乃一方风水宝地。高僧选定在此山坡中建起寺院,定名为“金台寺”。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该寺院全面维修,并更名为“景德寺”。
民国三十年间,寺院建筑规模进一步扩大,颇为宏伟壮观。景德寺曾为丰乐乡上会会庙。
寺庙建筑规模有所扩大,殿阁飞檐彩瓦,红墙朱楹,宏伟壮观。寺内通道青砖条石铺成。景德寺整体结构分上中下三进。
内部结构
寺的正门高大宽敞,大门顶镶嵌着“景德寺”三个大字,庄重肃穆。大门对联精警怡心。上联为“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下联为“经声佛号,广度世间有缘人”。
第一进是东岳殿。神殿内供东岳神像,冠戴冕,身着朝服,手捧朝笏正色端坐。神上横幅为“帝出乎震”,两边柱上嵌刻黑底金字对联:“判善恶,注生休,为百灵主;禀造化,定权衡,居众岳尊。”
大殿左有文昌阁,右有关帝祠。文昌、关羽神像金碧辉煌。关帝爷身着绿袍,正襟危坐,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青,手抚“春秋”。关平护立其左,周仓卫立其右,威武伟岸,栩栩如生,敬香人注目礼拜顿生敬畏之感。
第二进大雄宝殿。正中为三尊佛像坐于莲台之上,顶触梁际,遍身金光闪烁,神容庄重严肃,慈祥和善。左右韦驮相对站立,金盔铁甲,手执伏主伏魔龙镖。大雄宝殿左边是观音堂。堂上联为“石门寺中观自在”,下联为“白莲台上见大日如来”。堂上横匾为“救苦救难”。
观音菩萨神像站立,下有莲花相托,一手握净瓶甘露杨枝,一手执拂尘,安详静谧,笑唇微启。右边为娘娘殿百子堂。堂内一百个小儿塑像姿态各异憨态可掬。堂额横匾是“来则得之”四个字。那时堂前神案上香烟缭绕,烛光熠。一些求嗣心切的媳妇嫂子婆婆们顶礼膜拜堂下,络绎不绝。
第三进为黄姓家庙,但同景德寺前后贯通,形成一体,添增了寺院的景观。家庙内有三尊铁佛,各高六尺有余。
景致特色
寺面朝莲池,池中有幽曲小廊,池中莲不多,星点着,更为美丽。
德为人之本,无德不仅不能为人,更不能成佛。
历史沿革
1936年年尾,曾由元祝寺遣来一僧(黄陂区籍人)充任住持。这位老僧会医道,常采草药为百姓治病,尤其是诊治疱,有药到病除之功效。该僧圆寂之后再无传人。庙中香火由当地合丰湾一无依无靠的老人张才道照管,自给自养。
抗日时期(1937-1945年),寺院损毁严重。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尚存几间破旧殿堂。
1957年拆除,将木料砖瓦运到万子山修建柏泉红星小学。
文革期间(1966—1976年)景德寺毁,寺院建筑荡然无存。
2001年12月31日由昌明大和尚主持举行了景德寺重建奠基仪式法会。目前已建成天主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云水堂,僧,方丈室,客堂斋堂等,景德寺已初具规模。
参考资料
千年古刹景德寺正式开放 曾与归元寺宝通禅寺齐名.搜狐网.2024-03-26
曾与归元寺齐名 千年古刹景德寺正式向游人开放.新浪网.2024-03-19
武汉景德寺—武汉—湖北寺院.佛教导航.201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