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升
马东升,男,195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地球化学专业,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研究遥感。1982年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自1992年起,马东升担任南京大学教授,1996年起担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1994年起,他担任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东升曾在1985-1986年、1993年和1997年分别在西德柏林自由大学、德国Chlausthal技术大学、美国Iowa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拿大Brock大学等校任访问学者。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85至1997年分别在西德柏林自由大学、德国Chlausthal技术大学、美国Iowa大学、宾州大学和加拿大Brock大学等校任访问学者。
1992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
1994年起至今,任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起任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获教委及教育部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二等奖1项;国家出版署科技图书二等奖一项,以及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表彰。有关成果主要有:在研究中提出了含矿建造及其原始和衍生分类新概念;发展了华南含金建造成矿理论;发现了地层大范围元素亏损与矿化共生的贫化—富集地球化学共轭现象;建立了华南浅变质岩系金矿成因模式;填补了华南花岗石中镉分布的资料空白;与刘英俊教授合作著写了我国首部钨、金元素地球化学专著;提出了大规模流体运移对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意义和地球化学依据。
在学科建设中曾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5)、“红衫树园丁奖”(1996)、“江苏省高校优秀学术带头人”(1997)等。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优秀人才计划”基金,1999年由人事部评选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研究方向
1、元素地球化学
2、矿床成因及地球化学
3、地球系统演化及其成矿和环境效应
4、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
代表作品
在有关钨、金、锑、汞等矿床成因和区域地球化学,以及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发表专著7本。
主要有:
1.湘西北~湘中地区金~锑矿床中—低温流体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成因指示。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3):435-445。
2.砷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from Hetao Area,China.Environ.Geol.2002,41:638-643.
3.Mid-low 温度 metallogenic province of South China:a continental-scale mineralization and temperature zoning.Chinese.Sci.Bull.1999,44,Supp.2,27-29.
4.approach to study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used by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in Nanjing,China. Environ. Geol.,1999,38:223-228.
5.地壳中流体的大规模流动系统及其成矿意义。高校地质学报,1998,4(3):250-261.
6.Gold depletion in the Jiangnan Gold Metallogenic Belt in South China:Evidence for large scale fluid movement in the upper crust.in 液态水Rock Interaction,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ater-Rock Interaction,符拉迪沃斯托克,Russia,Aug.,1995.eds:Y.K.Kharaka et al.,A.A.Balkema.p.679.
7.Vein type 钨 deposits of China and adjoining regions.Ore Geology Reviews,1993,no.8,p.233-246.
8.《金的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1991.
9.江南金成矿带层控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1,no.4:424-433.
10.镉在华南花岗石岩石中的分布特征。南京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9,no.3:115-122.
11.《钨的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1987.
12.华南含钨建造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国科学,B辑,1982,no.10:93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