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环毛蚓
参环毛蚓是一种环节动物门,属于钜蚓科环毛蚓属。它的体形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由多数环节组成。它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行动缓慢,以富含有机化合物的腐殖土为食。参环毛蚓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它被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经过加工处理后,参环毛蚓可以成为药用的广地龙。
生活习性
蚯蚓喜温暖,对温度很敏感,会根据气温或地温调节在土壤中的深度;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肥沃的泥土中,但湿度过大会使土壤孔隙堵塞,蚯蚓呼吸困难,易窒息。常见阵雨之后蚯蚓爬出地面。蚯蚓是夜行性动物,对光线非常敏感,喜阴暗,怕强光,常逃避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一般于黄昏时爬出地面觅食、交尾,清晨返回。喜安静,怕噪音或震动。蚯蚓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躯体的一部分损伤或被切断后可重新生成。寿命为1~3年。
分布
生活于潮湿疏松之泥土中,行动迟缓。以富含有机化合物的腐殖土为食。主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区。参环毛蚓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资源也在减少,参环毛蚓含有很高的粗蛋白,是用于饲养家畜家禽及多种特种经济动物的优质饲料。
养殖方法
1、箱式养殖:养殖用的箱是用木板钉制成,长为50~60厘米,宽和高为35厘米×35厘米。先在箱底上铺一层有家畜家禽粪便及经堆沤腐熟的枯树叶、黄老菜叶、果皮等与适量肥土拌匀,厚约10厘米左右,上再铺一层5厘米厚的经切碎浸水的稻草,每箱放种蚓50条,上面再用肥土盖上。厚约4~5厘米,放在25℃的环境中让其自行繁殖,此法适于小规模养殖。
2、沟式养殖:选择背阴潮湿,土质肥沃处挖一条深约70厘米,宽90~100厘米,长度可按饲养量或地形而定沟,将沟底整平打实,铺上5厘米厚的猪粪、鸡粪或马粪,粪上铺5厘米厚切碎的青草和废弃的菜叶,上面再铺3厘米厚肥土。按每平方米放25~30条性成熟的蚓种,按上法再放三层饲料、三层蚓种,最后覆盖肥土4厘米厚左右。沟土用稻草盖好,防光保温。这种方式适宜大规模养殖,但是饲料要充足,水不能灌沟内。除雨天外,每天要淋水保温,保持土壤含水量为35~40%,放养60~90天左右,可以收获头一次,以后每两个月收获一次。防止密度过大和参环毛蚓迁移。
3、池式养殖:通常选择在平坦的地面建造,用砖砌成长方形或方形的池,高为45~50厘米,每池不宜过大,以10平方米左右较为适宜。底部和内外四侧用水泥抹缝。池底层先铺放一层切碎稻草或青草与猪、鸡粪拌和(其中猪粪占20~25%,稻草占70%~80%)经发酵后,上面再铺一层15厘米左右的肥土。在池内每平方米放性成熟的蚓种20~30条进行繁殖,池上搭棚。此法也适用于大规模养殖。
参环毛蚓的养殖有多种方式,但无论采用那一种方式,首先要选择好饲养场地。参环毛蚓的饲养场地应选择在排水良好、通风好、温度适宜、无噪音、无烟、无农药污染及能防止各种天敌为害的地方。以下介绍几种饲养方式供参考。
饲养管理
1、养殖密度。每立方米可饲养4000~5000条。蚯蚓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大参环毛蚓与小参环毛蚓不能同居一处,所以不宜混合一起养殖,应分开大中小,进行三级分池饲养,分为种蚓池、繁殖池和成蚓池。种蚓池即是种蚓产卵茧的地方,每平方米养殖1000~2000条。繁殖池是繁殖幼蚓的地方,即将卵鞘放入池内进行孵化出幼蚓。卵茧孵化出的幼蚓经过10天饲养后,即可按其大小放入成蚓池内饲养。
2、参环毛蚓饲料的处理及添料。参环毛蚓的食性广,要求也不严格,凡是无毒的植物性有机质都可作为参环毛蚓的饲料,如农作物的秸秆、杂草、瓜果皮、树叶,家畜家禽粪便、肥土池泥及垃圾等,但需经过发酵腐熟。饲料的处理方法是:作物秸秆或粗大的有机化合物应切碎,垃圾应筛去金属、玻璃、塑料、砖瓦块或炉渣,并经粉碎后与树叶杂草,家畜家禽粪便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以45~50%为宜,然后堆积发酵。堆积时通常为圆形或梯形,外用塑膜覆盖,以保温保湿。大约堆积20天左右,堆内有机物发酵从高温转入到常温时,高温发酵便结束,最后把塑料薄揭开,在堆地喷水,使水分达65%左右,再进行1个星期左右低温发酵,当堆料发酵腐熟呈黑褐色时,松软不粘,无酸臭味。这时可以把堆料摊开,使其有毒气体散发开,然后让少许参环毛蚓在料堆栖息觅食,如无出现异常,说明废料处理已经达到了要求。另外,发酸腐熟的堆料,最好用PH值试测其酸碱度,如PH值6~8即可,过氧酸加适量石灰中和,过碱则水淋去盐,使其适合蚯蚓生长发育要求。
在饲养参环毛蚓过程中,每隔15天检查一次,观察是否已经把原来的饲料食完,如果原来饲料表面出现1厘米以上厚的蚯蚓粪便,并基本呈粉末状,说明饲料已食完,要及时添加入新的饲料。添加新饲料的方法通常有两种:①侧面添加法:把养殖池、坑、箱分为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在旧饲料的侧面添加新的饲料。大约经几天后,参环毛蚓进入新料中,而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入孵化池进行培育。②表面添加法,当养殖池上的饲料已被消耗粪化后,在旧料的表面添加10~15厘米厚的新饲料,分2次添加为宜。此法投料方便,但添加的次数过多和过厚,会使池内下部过于紧实,通气性差,不利于参环毛蚓生长和卵茧孵化,而且因湿度过大,造成孵茧沤坏变质。
3、参环毛蚓粪便及卵茧的分离。饲养箱、沟、池内,往往通过多次添加饲料后,约60~70天,要把饲料消化形成的粪便和参环毛蚯分离开。分离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刮粪法,此法是利用参环毛蚓怕强光照的习性,在强光的照下,使参环毛蚓钻入到下层,再用利板将参环毛蚓的粪便一层层刮下,刮到最后,参环毛蚓集中在最后一层时,将取出的蚓粪和卵茧移入孵池中进行孵化培育,幼蚓孵出后放入成蚓池中养殖。②饵诱法,当养殖池内的饲料基本粪便后,即停止在表面加入新饲料,而在池的两则添加新的饲料,将成蚓诱入新的饲料中,待99%以上的成蚓诱出后,再把含有卵茧的老饲料全部取出,然后把池内两侧的新饲料和参环毛蚓合并在一起。清出的卵茧和蚓粪,则移到有新饲料的池、箱内进行孵化,孵出的幼蚓便会钻入新饲料层采食,再将上层的蚓粪除去。③框漏法,通过几次加入新饲料,成蚓密度大,卵茧数量多,饲料已基本变为粪便的养殖池,可以把参环毛蚓和粪土一起装入底部带有1.2×1.2厘米孔眼的铁纱网大木框内,利用参环毛蚓怕强光的习性,使其钻到下层。然后用刮板一层层把粪便及卵茧一起刮入运输用的斗车里,直至蚯蚓全部通过网眼,钻入下面预备的新饲料池为止。然后,将卵茧和粪便移入孵化池内。卵茧全部孵化并长到一定程度但尚未达到产卵期时,继续用上述方法分离幼蚓和粪便,移入成蚓池养殖。
4、温度、湿度及酸碱度的调整。在饲养参环毛蚓的过程中,要经常测定饲养箱、池、沟内空气相对湿度,饲料含水量,温度及酸碱度的变化,如发现过高或过低,要及时调整。
5、做好种蚓的更新换代。为了保持种蚓的旺盛繁殖力,一般经半年以上的种蚓就要更新换代,把老龄的参环毛蚯蚓淘汰加工成药材,并选用体质肥大、条长,环节明显的新蚓种进行饲养。
6、防止敌害。参环毛蚓的天敌较多,常见的有禽、鸟、蛇、青蛙、蟾蜍、蚂蚁、唇足纲、甲虫类、蚂蝗等。在饲养过程中要防止这些敌害的袭击,一经发现,应采取有效措施消灭。
形态
一种环节动物门,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
采收加工
参环毛蚓放养后由幼蚓长成成蚓,约经过60~80天的养殖可以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前在养殖箱、池、沟的表面,放一层参环毛蚓喜欢的食物,如腐烂水果等物,2天后,将参环毛蚓群取出,拌入草木灰将其呛死后,用温水稍泡除去体表的粘液和附在体表上的杂质,便可进行加工,逐条将其尾端用锥或针钉在木板上,用锋利的小刀在腹部由头至尾剖开,温水洗净,在太阳晒干或用火烘干。
药用价值
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经济价值
主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等省区。近年来,参环毛蚓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资源也在减少,随着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求量日趋增多,广地龙常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热销品,同时,参环毛蚓还含有很高的粗蛋白,是用于饲养家畜家禽及多种特种经济动物的优质饲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