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是东北电影公司,成立于1945年9月。1946年,东北电影公司迁往黑龙江省兴山区(后更名为鹤岗市),并改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至长春市,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
长春电影制片厂有8个摄影棚,5个录音室,一座洗印大楼,一个道具库,全厂有职工2000多人,是一座可年产故事片30部,译制片20部,电视剧上千集,美术片几十本并可加工大批电影拷贝与音像制品的现代化综合性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生产电影有《白毛女》《刘三姐》《英雄儿女》等,新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在这里诞生,如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等。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生产电影共1000多部,译制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种语言的院线电影3000多部。
202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列入第四批中国工业遗产名录。
简介
东北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原址在鹤岗市,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基地。
历史
东北电影制片厂前身是东北电影公司,是在接收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期间在长春市成立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的基础上改建起来的。首任厂长舒群,不久由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继任厂长,当时的人员主要由延安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和解放区其他一些电影工作者组成。那时的设备和条件都很差,但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难住他们的。冒着枪林弹雨,他们摄制了大量的战争新闻片,(如《民主东北》)这在今天都成了宝贵的史料。为拍这些影片,一些优秀的摄影师(如张绍柯、杨荫莹和王静安)牺牲了生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这个厂完成了故事影片《桥》的拍摄,它被电影史学家认为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故事片。
东北电影制片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长春电影制片厂是全国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它下设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甚至还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过数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材的影片为长。作品充满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犷豪放风格。近些年这个厂的不少作品有较重的商业化倾向,尽管这样,象《过年》这样的影片仍然为它赢得了荣誉。长春电影制片厂在译制外国影片方面是有极大贡献的。至今人们仍然铭记的《列宁在1918》、《恰巴耶夫》和《瑞典女皇》这样的优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绍给中国观众的。
发展
东北动画电影制片厂不仅是新中国普通电影的发源地,更是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基地。
东北电影制片厂有一个美术组,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中举足轻重的部门,隶属于东北电影制片厂技术处美工科,是新中国动画片唯一的生产制作部门,组长来自日本的动画专家持永只仁,成员有势满雄,赵明,大部分是从“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转过来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动画事业。同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新的美术片组,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当时,新的美术片组邀请刚从香港回内地的著名漫画家特伟当人组长,成员由刚刚开始的10人发展到几十人,到1956年,美术片组的规模已经达到200人左右,成为新中国动画电影的主要生产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展览馆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观光地。(现已被拆除,原址在工农区天水湖公园嘉纳影城)
参考资料
今日中国·吉林丨长影“十二放”:红色光影故事 见证辉煌历程.央视网.2024-03-22
(聚焦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吉林: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腾讯网.2024-03-22
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市体育局.2024-03-22
长春电影制片厂.中国新闻网.2024-03-22
打卡工业遗存|在“摇篮”里重温新中国电影工业史.新华网.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