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古道
川盐古道路幅最宽2—3米,最窄50公分左右,石板上密布着当年背盐人留下的打杵印。“川盐古道”源于四川省东部(现为重庆渝东南),对鄂、渝、湘、黔交汇地区产生极大影响,并贯穿整个中国腹地。
古道起于唐宋,对鄂、渝、湘、黔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是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运盐古道。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自贡井盐由自贡张家沱出发,经釜溪河仙市入沱江,然后到长江经泸州市、重庆市,在涪陵区转口岸,转入乌江到(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镇及川东、湖南省境内,或经乌江运转贵州省境内。
地理位置
据国内有关专家介绍,“川盐古道”是一条源于四川省东部(今渝东南),对鄂渝湘黔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运盐古道。
自贡井盐由四川自贡张家沱出发,经釜溪河仙市入沱江,然后到长江经泸州、重庆,在涪陵转口岸,在川东(今属重庆市)酉阳县境内的龚滩镇、丁市镇、铜鼓乡、铜西乡,由于在上世纪70年代前,四川治下没有公路,所有盐巴等货物都靠依靠人力背运,因为时间久远,挑夫们背货走出的一条道路.
“川盐古道”和“关隘”位于“酉丁龚”旅游带上丁市镇丁市村7组和厂坝村2组的交汇处,小地名洞溪垭。由于上世纪70年代就已修建了丁宜公路,因此这条古道保存得相当完整。古道路幅宽的地方有2—3米,窄的地方只有50厘米左右。为了便于行走,古道上不少地方铺设了石板。
历史渊源
川盐古道和“关隘”位于“酉丁龚”旅游带上丁市镇丁市村和厂坝村的交汇处,小地名洞溪垭,距丁市镇政府5公里。只见川盐古道蜿蜒盘旋在洞溪垭陡峭的山腰,由于70年代就已修建了丁宜公路,古道保存得相当完整。古道路幅宽的地方有2—3米,窄的地方只有50公分左右。为了便于行走,古道上不少地方铺设了石板。石板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当年背盐人用打杵歇气时留下的杵印。
想当年,由于洞溪垭是上坡路,那些背盐人背着沉重的盐巴,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龚滩镇出发,经金鱼穴(两乡)、朝天馆(天馆乡)、丁家湾(丁市镇)、桥岩垭口、三岔坝(铜西乡)、铜西隘门关、铜鼓潭(铜鼓镇)、石垭子(板溪镇)、山黛沟到龙潭镇,艰难跋涉,年复一年地穿行在这条古道上。
主要景观
在酉阳,因盐就成就了“钱龚滩、货龙潭”的商业传奇。龚滩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家家户户挂“盐灯”的传统和与盐相关的“大业”盐号、半边仓等景点。
上完洞溪垭1.5公里的山路,一座古城墙就横亘在洞溪垭的垭口。根据丁市村七组村民黄大斌目测,城墙长约30米,高8米,城墙宽3米,全用青石块修建,高大雄伟。由于城墙连接两边大山,形成一道天然险峻的“关隘”,呈现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站在城门口向丁市方向望去,只见弯弯曲曲的古道,在夕阳的照耀下,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古城墙保存十分完好。“这里就是古道上最著名,也是渝东南唯一在川盐古道上保存完好的关口—‘西屏关’。当年,关口还修有城门,可惜在文革破四旧时期被红卫兵砸烂了。”城门高约2米,站在城门向上望去,“西屏关”三个大字隐约可见,安装城门的门栓用整块巨石打凿,和城墙垒砌在一起,坚实无比。城门右侧的城墙上,原本用石刻记录着修建城墙的题刻,也在文革期间人为地破坏了,无法辨认。
由于知晓“西屏关”确切修造年代的老人已全部去世,当地的黄世武老人说了大概是在清朝康熙。
当地已着手编制《川盐古道旅游开发规划》,启动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打造古道驴行、雄狮泉漂流、桥岩古村落游、七组农家休闲游等旅游产品,借助古道,将丁市镇打造成酉阳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龚滩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金旅游线上的游客集散中心。
古道文化
文化遗产
盐道文化是重庆市地区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唤醒了人们尘封的乡愁,增强了文化自信,发掘了古盐道的文化旅游价值,
古盐道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线路遗产,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热点,上世纪90年代,我市就将盐业遗址保护纳入工作计划,总体成果颇丰,如公布了一批市级文保单位,加强考古勘探发掘和文物抢救保护等。然而在打造盐道品牌上,还需发力。盐道文化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加强资源调查,科学编制盐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以重点保护带动面上保护,以示范保护带动整体保护。与此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借鉴丝绸之路、大运河等线性文化保护的经验,加强挖掘“食盐之路”的重要文化内涵,提高巴渝古盐道这一文化遗产的社会知晓度,形成享誉全国的文化遗产品牌。
沿线关隘
在龚滩镇至龙潭沿线,原有5个关口,他们分别是:小盖山关(清咸丰十一年修建,现无存)、冻青垭关(又名西屏关)(咸丰十一年修建,现存遗址)、桥岩关(咸丰十一年修建,无存)、隘门关(咸丰五年重建,存两道卡子)、石垭子关(咸丰十一年修建,无存)。
从龚滩到龙潭的川盐古道总共115公里,从关口的修建年代和分布来看,大抵还是分布均匀,如此可以分析出当年匪患猖,如此密集地修建关隘,不仅仅是保证沿线的安全,对于保护商队、背夫、行人也是特别有利,也充分说明当时政府对这条路的重视。
酉州名人
从目前采访到的资料,川盐古道沿线的名人有蔡世佑、陈名岩、王简、赵世炎、王勃山、王潜夫、刘仁等,而其中与川盐古道有直接关系的就是陈名岩和王简。诚然,陈名岩最多的是他的聪明与笑谈,这也充分体现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的勤劳与指挥,而王简则曾倡导大家补修盐道,这也体现着历代乡绅对于县内建设的贡献。
沿线寺庙
从龙潭到龚滩镇,沿线发现遗迹的寺庙有:铁围城寺庙遗址、川主庙、梨子朝寺庙遗址、龙头山寺等。这对于研究酉阳在过去的民风信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盐道故事
在盐道上的故事,大多涉及凶险、趣味,从故事中可以了解到当时背盐人的艰辛,只能以一些笑料解闷。不仅如此,我们还能从故事中看出人民的辛勤、朴实、智慧,虽然很多语言太过流俗,但也成为重要的盐道文化。
刘晶河道
从龚滩到龙潭,经过的河流有阿蓬江(小河义渡)、桥沿河(不上不下三步桥)、山黛沟(二十四道脚不干),铜西河(三岔坝)等
古道石刻
石刻是对事件的真实记载,从中可以了解及还原历史:永定区成规、永定章程、三步倒僧人捐修盐道摩崖石刻、铜鼓车坝村修路碑记(无存)、干洞峡摩崖石刻、山黛沟修路碑记、大码头碑记、中码头碑记等等,都能从中了解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道终结
自1956年酉龚公路通车,结束背盐历史,经过将近60年的风雨,很多路段已经不复存在,但这段历史已深深刻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历史,历史将永远铭记。
诚然,在酉阳境内的盐道不仅仅是从龚滩镇到龙潭这一条,当时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盐,也运送到各个地方,比如宜居和小河境内的盐道等。这些以盐为主要运送物资的道路也最大地满足了其他生活用品以及商品的运输。同时,在沿线很多地方更是因盐而兴起,曾经的荒芜之地,后来很多人看到商机,为背夫们提供饮食和休息场所,渐渐发展成村镇,比如高街沿、天馆等地。
如今,曾经背过盐巴的年纪最小的也已经75岁,他们还能讲述自己背盐的故事,稍微年轻的也就没了亲身经历,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这批人物就已经不再了,但是他们的杵印还留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它们可以告诉后人,这里有一条被荒草和历史掩没的崎岖羊肠小路。它,就是连接“钱龚滩”和“货龙潭”两座千年古镇的“川盐古道”。
历史影响
古道因盐而兴,成为推动经济、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纽带。具有持续时间长、跨度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的特点。国内外学者无不深有感触评价,“川盐古道”的形成和畅通有着比“茶马古道”更为重要的意义。被学者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保护状况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丁市镇将投资180余万元,全面启动 川盐古道旅游保护开发工程,打造“川盐古道”旅游品牌。
“川盐古道”是一条源于四川省东部(今渝东),对鄂、渝、湘、黔交汇地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贯穿整个中国腹地的运盐古道。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美誉。在丁市镇境内长约10公里,且保存完好。据镇政府负责人齐飞介绍,根据保护开发规划,该镇将依托雄狮河漂景区、中坝万山红叶景区打造,在位于该镇境内的古道起点厂坝村,修建牌坊、观景亭、修复损毁石刻,整治石板步道。开发沿线农家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推出古道驴行、雄狮泉漂流、红叶观光、盐商文化旅游体验等项目,积极申报市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酉阳桃花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至龚滩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金旅游线上的游客集散中心,建成生态民俗旅游体验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重走川盐古道.酉阳新闻网.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