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佳乡
古佳乡位于四川省荣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0公里。古佳乡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辖12个村,人口6341人(2017),是荣县幅员面积最大的乡镇。古佳乡境内有丰富的页岩、芒硝资源,有成雅(成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桥和一个年吞吐量约400万吨的四级火车站。由于交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古佳乡2008年已经成为成都市南部重要的物流、仓储和商贸集散地。
简介
古佳乡距离县城约30公里,这里没有一个工业企业,但拥有漫山遍野的优质椪柑、新津柑橘、梨属,面积达12000多亩,总产量将达4000多万公斤。走进古佳,放眼望去,尽收眼里的是那青山绿水,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果香,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道路边的果园里、山林中,麻雀、画眉在飞舞,蝉在歌唱,还有那勤劳的村民在果园中劳动。
生产总值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立足镇情、解放思想、抓住机
遇、发展普兴”的工作指导思想。以及“一年打基础,二年起好步,三年快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古佳乡社会经济稳步发展。1998年,古佳乡农村社会总产值11236.33万元,比1995年增长1.53倍。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2.68%、44.71%、32.61%。全镇农业总产值5645.94万元,比1995年增长15%,其中农业产值2949.38万元,比1995年增长10.2%,畜牧业1852.33万元,1995年增长18.60%,林业58.25万元,其它268.43万元,比1995年增长16.20%。全镇乡镇企业19个,从业人员1104人,创总值5042万元,税利125万元,产值和利税分别比1995年增长63.37%和43.15%。其中,乡村两级企业6个,职工人数909个,创总产值2353万元,利税61.49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69.51%和32.56%。种植业以粮油为主,1998年全镇粮食作物面积25659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69.81%,粮食总产1124.74成公斤,比1995年增长12.31%,其中:水稻13452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2.43%,总产781.39万公斤,单产581公斤,比1995年增长4.14%和6.20%,小麦9341亩,占粮食作物面积36.40%,总产225.50万公斤,单产274公斤。经济作物5331亩,其中,油菜3433亩,单产95公斤,总产32.70万公斤。养殖业订以养鱼、小畜禽为主,各类水产总产值为789万元。
乡镇优势
交通优势
致和镇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荣县南大门,是城乡结合部。境内交通发达,出境公路有成致路(全长20公里)、成致高速(19.92公里)、致郫路(15公里)、汉致路(40公里),并且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能源优势
古佳乡境内有丰富的水源水能,人民渠一、二、三、四、五、六、七号支渠贯穿全境,为辖区内工业用水、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青白江绕境而过,水能优势强大。境内有水利发电站装机总容量7070千瓦,年发电量3200万度。致和境内有大小变电站2个,为工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天然气管道铺设到位,能保证企业发展用气。
劳动力优势
古佳乡有人口3.4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余人。2008年,古佳乡加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了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为企业用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对剩余劳动力的档案建设,方便企业选人用人。一般企业职工年工资6000-10000元,管理人员年工资10000元-100000元。
政府保障优势
古佳乡政府大力为招商引资提供便利条件,配合企业快捷办理有关征地手续,同时按企业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搞好农户的拆迁安置。2005年,致和镇将对拆迁农户实行公寓式安置,做到随时拆迁随时安置,充分满足企业能按时用地。2003年,联邦制药征地500亩,只用时1个月完成拆迁交付使用土地,创造了荣县拆迁安置的最快记录。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性工作,并承诺“只服务,不索取,只给予,不强求”,协调好企业与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全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
水果之乡
烈日炎炎的2007年7月12日,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来到离城约30公里外的古佳乡,一场大雨洗涤后的水泥路面干干净净,车过之处没有一丝飞扬的尘土。放眼望去,尽收眼里的是那青山绿水,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梨香。
发展果林
由于这里没有工业支撑,发展经济果林便成为了百姓增收的重要内容,19年前,古佳乡村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放炮改土种植了2000亩新津区品种的柑橘,优质柑橘早就远销云南省等地,古佳乡的新津柑橘10年前在省内外就小有名气,柑橘生产使这里的村民们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河坝湾、小井冲等5个村的村民,水果销售年收入上万元的每年就占总户数的50%,河坝湾的农户,每年水果销售收入上万元的占80%。修楼房、购买家电改善生活条件,钱就是从果园中‘结’出来的。”乡党委书记李咸高这样介绍。在古佳乡工作了9年的李咸高告诉,古佳乡离城远,没有工业污染,沙性土壤,非常适合水果栽植,在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下,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2008年来水果发展的规模逐年增加,品种也由过去单一的新津柑橘一个,扩充到新津柑橘、柑、黄花梨等3大类,面积递增到12000亩,仅2008年的投产面积就达到10000亩以上。在古佳乡,水果面积达到人均1亩。河坝湾村,2008年还有望被自贡市列为绿色高产业示范园,2008年正在作项目的规划中。
绿色食品
李书记介绍,乡党委政府一边发动群众发展水果,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销售,通过扶持乡内经济人队伍外,还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产品信息,使省外客商到乡采购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只要来过一次的外地客商,必来第二、第三,多数外地客商成为了古佳乡的长期客户,他们都冲着这里的水果口干好、绿色无公害、消费者喜爱而来的。2008年,为了推广无公害管理技术,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又在乡内示范搞起了“以螨治螨”不施农药的水果管理新技术,这将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让产品更绿色无公害。“乡党委政府的目标是,从2008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争取在2009年实现旱地无粮食作物种植,覆盖在旱地上的全部是果树,面积达到15000亩,到那时,这里既是青山环抱,又是金银漫山。”副乡长张胜涛这样说。
生产效益
在古佳乡河坝湾村村主任龚伯龙的梨园看到,一米高的梨树挂满了丰收的果子,成熟的梨属压弯了树干掉驼了树枝,藏在果带里的果子散发出浓浓的清香。果园里,乡干部正陪同云南省客商在果园中看货采购。龚伯龙告诉记者,2008年3亩梨子总产量可能有7500公斤,上等果达到70%,上等果在果园边的销售价为每公斤1.6元,3亩的水果销售收入10000元没有问题。“古佳乡的水果卖得起价,主要是这里的管理严格按无公害化管理方式进行,做到了有残留的农药坚决不施;在销售时,不论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客商,不搞欺诈销售,是上等果就是上等果,不参杂施假,果农讲诚信,往年外地客商来采购遇到路烂,村民还要帮忙推车到大公路上,与客商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现在柏油马路修到各村,今后的销售前景更好喽!”小井冲村主任龚伯龙这样高兴地说。
农业建设
“县农业局的专家教我们采用了些新的方法,这片果林,以往每年要打5次农药,2008年打2次就足够了。”2008年,在荣县古佳乡河坝湾村,1组村民欧春梅指着自家果实累累的椪柑林介绍。
古佳乡种植椪柑8000余亩,新津区4000余亩,梨2000亩,杂果1000亩,正逐步达到旱地无粮,实现一乡一业。为提升水果品质,在县农业局的技术支持下,正全力打造越溪河流域20万亩果畜产业带荣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据县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要使水果产品达到无公害,最根本的就是要少喷或免喷化学农药。于是,县农业局专家指导果农在果林中安装捕蛾灯,在果树上挂捕食螨,在果林中围养鸡,以捕杀红蜘蛛、灯蛾等害虫欧洲尘螨。“现在的虫蛾、蚊子等少多了,夏天的时候我们家里也不用点蚊香了。”河坝湾村3组村民刘天才这样说。此外,为使果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增强其抗病、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还指导果农施用硫酸钾型复合肥。
发展计划
2008年是古佳乡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行为的透明度,强化用权行为监督,切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按照《中共荣县县委荣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的意见》(荣委发[2008]18号)和《中共荣县纪委荣县监察局关于开展办事服务公开承诺活动的通知》(荣纪发号)的要求,结合古佳乡实际做以下公开承诺:
一、农业增加值增长10%,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800吨;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00元;培训农民工1000人,县外劳务输出实现3500人,实现劳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回引工程4个。
二、工业总产值536万,乡镇企业总产值700万元;
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3万元;
四、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
五、安全生产实现“四为零、一控制”稳定防邪实现“三为零”;
六、按照“四好班子”的要求抓好党委自身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坚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廉正建设
发展新党员6名,确定发展培养对象65名,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当组织建设。
惠民行动
一:改造小二型水库两座(鸭子水库、古佳河水库),总投资五十万元。牵头领导:张胜涛、责任人:张胜涛,办理时限:六月底前完成
二:完成毛家坝村渡改桥一座。牵头领导:林建清、责任人:刘荣华,办理时
限:六月底前完成三:新建乡村客运站一个。牵头领导:林建清、责任人:刘荣华,办理时限:五月底前完成
四:整治古佳街道。牵头领导:林建清、责任人:刘荣华,办理时限:六月底前完成
五:新建一所可容纳160名学生住宿的寄宿制学校。牵头领导:代驰忠、责任人:陈德军,办理时限:九月底前完成
六:新建一个农户集居点。牵头领导:代驰忠、责任人:龚荣办理时限:2009年12月底前完成
七:完成35公里通村油路。牵头领导:林建清、责任人:刘荣华,办理时限:六月底前完成
八:实施三个村网的农网改造。牵头领导:林建清、责任人:吴洪伟,办理时限:十二月底前完成
九:解决五个低保户的建房改造问题。牵头领导:代驰忠、责任人:祝伯芬,办理时限:十二月底前完成
十:新建沼气池100口。牵头领导:张胜涛、责任人:虞方权,办理时限:十二月底前完成
旅游文化
大佛位置
从自贡市荣县新桥镇坐船沿越溪河而下,沿途观光两岸翠绿欲滴的垂柳、河竹、梧桐、高山上挺拔的青松,还有撒网捕鱼的艄公,40余分钟12公里航程转眼就过去。停靠船舶的码头,就叫大佛沱码头。沿越溪河边的山路再步行10余分钟,悬崖上雕刻的大佛便呈现在眼前,雕刻的大佛,坐落在自贡市荣县古佳乡与自贡市荣县新桥镇交界处,属自贡市荣县古佳乡管辖区。
文物详解
这尊站立的大佛,雕刻在一座名叫大坪山的大山山脚下的山崖上,大佛坐向右右各10余米处,是一处高约15米的天然岩穴,恰似一间房屋,能遮风避雨,尤其大佛坐向右方的岩石,从侧面看过去既像两根巨大的树根牢牢地插入地下,又像两根巨大的石柱将岩穴撑起,两根石柱的中间,有一颗盘根错节的古树,裸露的树根缠绕在石柱周围,当地80多岁的张大爷说,当娃儿时就晓得那颗树了,虽然树根裸露在外,但千百年来,任凭风吹雨打,但就是没有吹翻过,硬是稀奇,传说这颗树吸收了大佛的灵气。当地60岁的陈光文说,在大佛的山顶上,过去有一颗3个人都围不完的大松树,根深叶茂,但茂盛的根系就要渗入大佛头顶时,大佛做法将大树至于死地,80年代,这颗死树砍下来后,一个村的群众平分的,他分得那块木料做的板凳,至今还在。
离大佛坐向下方约20米处,就是奔流不息的越溪河,河面宽约10米,河水湍急,撞击岸边的岩石发出咆哮声,光着脚丫站立的大佛,既像在做法镇压咆哮的河水,又像在为百姓祈祷风调雨顺,大佛坐向的对面,是高耸的大山,越溪河就像一个玉带缠绕在两山脚下。
历史概述
雕刻在悬崖上的大佛,身披红色袈裟面带微笑站立着,左手护胸,右手向下略微垂直,半握拳,掌心放有一颗红色佛珠,佛像四周雕刻有小佛像。据民国《荣县志。水道》记载,“拥斯黑河(即现在的越溪河水)……南至大佛沱。”大佛沱位于新桥与古佳两乡交界的大佛沱水电站,在距水电站一里的越溪河左岸崖壁上,浅雕1 14尊造像,立像为立佛,身高4.8米,宽2米,佛像右手下垂作与愿印,掌中握摩尼珠,佛顶光环内有13尊结跌坐的小佛像。《荣县志》记载说,我县的摩崖造像,佛像均为坐姿,唯有此处的佛像是立姿。1985年8月,当地村民筹资修建了两层护身架殿,以此保护佛像不被风吹雨打。据文物考古专家考证,此处大佛雕像,雕刻于晚唐时期,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今年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县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介绍,由于距离古佳乡较远,因而平时的管理就委托给新桥镇文化专干。
村民陈光文介绍,在文革破“四旧”期间,佛像的脚、手、头曾被人用铁钻子打烂过,后来有信佛的群众又将其进行了修补。2003年1月,在当地群众的筹资下,古佳乡做丧葬品的赖荣和便用群众捐献的“功德钱”购买了油漆,并利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佛像进行“化妆”,从而使大佛容光焕发,佛光高照,在大佛雕像旁边,还有赖荣和等几人对佛像“化妆”的记载。
由于佛像造于大山的崖壁上,脚下又是湍急的河流,因而方圆一两公里处没有人烟,只有咆哮的河流日夜陪伴“静心修炼”的大佛,平日里,只有村民从它面前走过。村民张婆婆说,虽然平日里没有人来烧香,但每年的除夕、初一还有四月八这些日子,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成都市、宜宾、云南省的香客都来这里烧香,人多的时候有好几百人,河对面的人过不了河,他们就在对面烧香。四月八这天是涨“药王水”的日子,当地不少老百姓都来这里烧香,祈求大佛保佑风调雨顺。
据当地百姓传说,大佛刚雕刻那时,香火十分冷清,村民们不知道“他”的法力,后来当地有一家大户人家的孩子,4岁了还不能说话,每天下午就害怕,一天夜里,神仙就托梦给这户人家,点化家长去给大佛上香,于是,这户人家便提着上等酒菜、钱纸蜡烛来到这里祈祷,当家长在上香的时候,忽然就听见有孩子在说话,但四处张望,就是没有看到人影。孩子的家长上完香祷告一番回家,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孩子在呼叫自己,不会说话的儿子在大佛的“帮忙”下终于开口说话了。大佛显灵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便在当地传开了,不旺的香火从此旺盛起来了,传说也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
神话传说
在大佛旁边100余米处的道路边石壁上,还雕刻有一尊观音菩萨和土地菩萨石像,据当地村民传说,过去有一个挑担子的穷人家,每天就要路过此处,有一天,这个人再次路过此地时,感到十分的疲惫,于是放下担子靠石壁打瞌睡,入睡后,观音菩萨和土地菩萨梦中点化他,旁边的草丛中,有一顶锅银子,叫他拿回去盖房子、种庄稼和拯救其他百姓,当此人醒来后,按照神仙点化扯开草丛,下面硬是藏了满满一堆银子。这个穷人兴奋的拿到银子挑着担子回家,按照神仙吩咐一一照办,不久,这个孤苦伶仃的穷人不仅修建了四合院的大瓦房,还讨了媳妇,成了当地的大户人家。为了报答观音菩萨和土地菩萨的“帮忙”,这户人家便带着子孙们,来到此地用了一年的时间在石壁上精雕细刻梦中模样的观音菩萨和土地菩萨。如今,两尊菩萨像还完好无损,当时穷人拾走了“银子”的光滑石窝还依旧呈现在路人的眼里。
无法考证的传说,也和大佛显灵的传说一样,一代一代的这样传说着。如今,当地村民还用这个传说教育孩子要勤劳动,不要懒惰。凡到大佛烧香的香客,也必定到此处烧香祷告,但是,传说的中奇迹,再也没有降临过人间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