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泉太镇

泉太镇

泉太镇,隶属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  泉太镇地处东辽县西部,截至2018年末,泉太镇户籍人口16984人。 

清代属盛京围场乌鲁里围。清末名罗家街(六马架子)。1949年,设泉太乡。1985年,乡改镇。  截至2020年6月,泉太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六马社区。 

2018年,泉太镇有工业企业3个,规模以上有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历史沿革

清初属盛京围场乌鲁里围。

清末名罗家街(六马架子)。

1949年,设泉太乡。

1985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泉太镇辖六马1个居民委员会,德丰、德仁、德智、三树、马良、六马、黎明、长西、杏树、新农、大顶、老营12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5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泉太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六马社区。 

地理环境

泉太镇地处东辽县西部,东与东辽县白泉镇接壤,南与平岗镇相连,西与辽宁省西丰县平岗镇毗邻,北与云顶镇交界。  辖区面积95.64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泉太镇辖区总人口1762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012人,城镇化率17%。总人口中,男性9790人,占55.6%;女性7832人,占44.4%;14岁以下2013人,占11%;15~64岁12870人,占73%;65岁以上2739人,占1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7000人,占96.5%;有朝鲜、满、回、高山等8个少数民族,共622人,占3.5%。其中朝鲜族49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满族81人,占13%。人口出生率13.4‰,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6.4‰。 

2017年末,泉太镇常住人口16295人。 

截至2018年末,泉太镇户籍人口16984人。

社会事业

2011年末,泉太镇有文化站1个,企业文化室3个,农村文化大院3个;农村书屋9个,藏书12万册;业余文艺队伍6个,成员12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人。学校体育场9个,小广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广播电视管理站1个,设有转播台;有中央、吉林省等电视台的42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0.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 

2011年末,泉太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172人,专任教师3人;小学8所,在校生735人,专任教师1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5人,专任教师4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1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 泉太镇村民植树

2011年末,泉太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6人,经营管理人才8人,技能人才56人,农村实用人才26人。 

政府组织

泉太镇党委、政府共有4位领导干部,分别是党委书记、镇长周敏帅,人大主席、副书记、纪委书记杨福俊,副镇长于守权、张东昌。机关干部62人,其中公务员15名,事业编干部47名。全镇机关干部紧紧围绕在镇党委、政府周围,同心协力、团结互助,保证泉太镇政令畅通,是一支富有蓬勃生机和顽强战斗力的团队。

经济

2011年,泉太镇财政总收入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0万元,增值税150万元,企业所得税180万元,个人所得税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2.5%、4.3%、3.9%。 

2011年,泉太镇耕地面积7.8万亩,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5.3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高粱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0.4万头;羊饲养量400只,年末存栏200只;牛饲养量0.2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家禽饲养量99万羽。生产肉类3953吨。累计造林1.6万亩,林木覆盖率43.6%。渔业总产值420万元。大型农业机械10台。 泉太镇农业种植

2011年,泉太镇有工业企业18家,职工0.1万人,工业总产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9.3%。 

2018年,泉太镇有工业企业3个,规模以上有1个。 

2011年末,泉太镇有商业网点306个,职工152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8亿元。 

2018年,泉太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2011年末,泉太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储蓄0.6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0.13亿元,比上年增长8.7%。 

交通运输

2011年,泉太镇有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32.2千米。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58辆、420吨位;客运汽车36辆、460座位。 

名称由来

辽源市有很多老年人,至今还都把东辽县泉太镇叫“六马”,很多青年人却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现简介如下。

据当地的老人讲,清末开荒占草的时候,有姓罗的第六户人家到这里开荒种地。在那刚刚开荒占草的时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只有六户人家,都觉得零散居住不安全,不如集中在一起居住好。六家一核计,为了能互相照顾,能在这里安全的生活,就一块在今天泉太镇六马村二组那里,盖了六个马架子(房),彼此相邻地住在这个地方。因在这六户当中罗家来的最早,而在六户当中有三户姓罗,姓罗的多,他们就给这里起名叫“罗家街”。当年罗家街共有六户人家,有男12人,女9人,共计21口人,是一个不大的开荒的居民点。不久,在他们周围比较远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开荒占草的居民点。当时,在这一带居住的开荒户用的生活大宗商品,都得绕山岭到“大疙瘩”(辽源市)去买。而罗家街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正是上大疙瘩的必经之路,人们看见在那里有六个马架子,就都给他们那里叫“六马架子”。

伪满时,日寇为了掠夺西安市地区(辽源)的粮食(高粱、玉米棒、大豆)和煤炭,修筑了从西安到四平市的铁路线,在离六马架子不远的地方还建了一个小火车站。后来在火车站附近(今六马村三组和四组)的人家又渐渐地多了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不大的小街。它就是今天泉太镇的雏形,人们把这一带统称叫“六马架”。后来伪满在整顿村屯名称时,又把“六马架”改名叫“六马”了。解放后把这里改名叫泉太乡,是东辽县一个比较大的乡政府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国家为了活跃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小乡镇,又把这里建成今天的泉太镇了。

泉太镇小街是泉太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有机关、工厂、商店、医院和学校。在小街上建有十座二层楼房,一座六层楼房和很多的平房。现在全街共有人948户人家,是开荒占草时的158倍。人口男1370人,女1256人,共计2626口人,是开荒占草时期的125倍。这就是泉太镇一百年的历史变迁。

从“六马架子”到“六马”,这也有一个全称到简称的过程。至于后来改称“泉太乡”,还都有一个除旧图新的观念。从小小六马架到今日泉太镇,不论怎么说历史都不长,也没有请文人墨客论证。是现在的名好,还是过去的名好,这事也不好说。总之地名可不是来回改的事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