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发熹
陆发熹(1912-),土壤学家。1912年10月23日出生于容县杨梅镇中央垌村。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考入当地比较有名的杨华高级小学和容县初级中学。1936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得中山大学农学院学士,1938年通过答辩,获得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硕士学位。在土壤调查、土壤分类和红壤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先后发表50多篇论文,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珠江三角洲土壤》等。
简介
陆发熹,土壤学家。在土壤调查、土壤分类和红壤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为建立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土壤科研机构、发展土壤科技事业和培养土壤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发熹,1912年10月23日出生于容县杨梅镇中央垌村。自幼在父母鼓励下,勤奋好学,努力求知,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考入当地比较有名的杨华高级小学和容县初级中学。
在家乡,他经常接触农民和农业生产,深知农民生活的贫困,从而产生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这为他日后学农,深入农村,主动接近农民群众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1929年,陆发熹初中毕业。为了满足他强烈的求学愿望,父母举债送他到广州市考入中山大学高中部。1932年毕业,并直接进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在4年大学生活中,他刻苦学习,不论在课堂、实验室还是在田间,他都认真细致,苦学勤问。除学习农业化学必修课外,还选读了稻作学、果树栽培、柑橘属栽培、经济作物等课程。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又选读了胶体化学、高等数学等。因此,他知识面较广,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同时,他一直重视体育锻炼,因此,体格强壮,精力充沛,不仅使他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为他以后在各地翻山越岭进行调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体质基础。1936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后,又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攻读硕士学位。他深入研究土壤肥料问题,对土壤的保肥性能特别感兴趣,先后发表了几篇有关广东省一些重要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氢、交换性铝的研究论文。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内容就是对广东几种重要土壤盐基交换的研究总结,于1938年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从童年到青年,陆发熹受到比较良好的系统教育,特别是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为他矢志献身土壤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学术钻研
陆发熹结束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后,即获得中英庚款会的科研经费资助,先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员,1939年获准调往实验设备较好的北碚区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40年5月,他应彭家元教授的邀请到四川农业改进所工作,任技士兼土壤股股长。曾先后在四川乐山、峨眉山市、绵阳市、罗江区、德阳市、广汉市、彭州市、什邡市、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都江堰市、简阳市、资中县、资阳市等县进行土壤调查,走遍了穷乡僻壤,了解农民用土、改土的措施,总结群众生产经验,并在成都平原及其相邻地区开展土壤肥力研究。他研究了土壤与烟草、茶叶等的生长以及产量、品质的关系,研究了水稻土与水稻根系的生长及稻谷产量的构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乐山市、彭县、什邡等县的土壤调查报告,以及成都平原土壤肥力之概性等论文,提供有关单位参考。
1942年10月,陆发熹回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继续工作。1943年,中央地质调查所派朱莲青和陆发熹去陕西省与陕西农业改进所合作调查陕西土壤。后来,朱莲青去宁夏回族自治区,陆发熹仍留在陕西,先后在渭河平原、汉中盆地,以及洛川、韩城市、安康等地区调查土壤。他克服任务繁重、社会治安混乱、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坚持在陕西连续工作3年,取得了丰富的调查资料,发表了陕西中南部土壤概要、陕西植棉土壤概述、陕西泾惠渠诱致土壤盐渍与改良建设等多篇论文,为陕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基本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由西安市返回南京。194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资源委员会合作调查西沙群岛的资源,同时寻找证明该群岛属于我国的证据。陆发熹和穆恩之一起参加了这一调查。经过周详考察,他们找到一些残碑,证明明代以前就有中原地区官兵驻守该地。海南岛渔民经常在该地区海域捕捞。海南岛崖县还设镇管理西沙、南沙群岛。我国对这两个群岛的主权确凿无疑。同时,还基本查清西沙群岛海鸟粪磷矿资源,并发表了有关论文。
1938—1948年,陆发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川省、陕西省农村。他身背土壤调查工具和标本,跋山涉水,三进大巴山脉,四越秦岭。他深入群众,调查和总结生产经验,与农民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也锻炼了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意志。
建立模板
1948年9月,陆发熹应中山大学农学院的邀请,返回母校担任农业化学系副教授兼土壤研究所技师。1951年晋升为教授兼农业化学系主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华南农业大学。陆发熹参加了成立华南农学院的筹备工作,并被聘为该院教授兼副教务长、土壤系主任。
华南农学院成立初期,陆发熹的工作十分繁重,既要认真履行副教务长的职责,又要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积极贯彻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重视理论教学,同时重视实验操作技能和生产实践。1958—1966年他主管课程改革期间,力求课程内容不重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植物生理学、农业化学和农学三门课程内容必须紧密联系,互相配合,要精简不必要的重复,又要深入讲解理论问题。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改革,1964年他受华南农业大学院长的委托,在竹料公社创建了华南农学院农村生产基地综合样板,作为全院师生进行综合调查、规划、设计和试验研究的基地。他亲自带领各系应届毕业班师生400多人到竹料公社进行综合调查、规划,选择水稻、花生和荔枝丰产试验点,进行低产田改良,以及畜牧、农机等学科的试验研究,在综合调查和试验研究中讲授有关的理论和生产实践技能。学生们则向农民讲授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保养等科学知识,对普及农业技术起到良好作用。师生们与工农的感情加深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同时,竹料公社的农业生产面貌也焕然一新,出现了水稻、花生高产田,荔枝丰产园,无病猪舍,无病鸡舍等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气象。这个样板点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停办,虽只搞了两年,但给当地干部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陆发熹任主任的土化系坚持贯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和调查、规划、样板相结合的方针,每年的土壤调查分类教学都是结合生产需要进行的。1974—1975年,他亲自带领土化系应届毕业生到海南岛屯昌县、琼海市进行土壤资源调查、利用改良规划和建立样板,同时讲授有关理论和操作方法,进行低产田改良试验。屯昌县坡心公社高坡洋低产田经改良后,水稻产量由每亩2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受到当地干部和群众的赞赏。1978年,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的土壤资源调查和利用改良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东省科学大会奖。
筹建研究所
1956年,陆发嘉受国家派遣,赴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两年,学习粘土矿物的研究技术和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1958年他回国后建议华南农学院设立农业生物物理研究室,主要研究同位素在农业中的应用。这一建议得到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赵善欢教授和他共同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包括用32磷示踪法研究磷肥在水稻植株中的转化,施用磷肥对甘蔗吸磷和含糖量的影响等。
1958年下半年,陆发熹受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委托,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同年12月,研究所正式成立,陆发熹任所长。1960年,广州土壤研究所改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1963年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陆发熹任室主任。1972年,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化系合并,成立广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为了发展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土壤科学和农业生产,陆发熹从1975年起就多方奔走呼吁恢复中南土壤研究室的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中共广东省委批准成立广东省土壤研究所,归广东省科学院建制,任陆发熹为所长。广州土壤研究所创办以后,历经困难挫折,至此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陆发熹在纪念该所成立30周年的刊物上,深有感慨地写下了“创业难,建业更难。愿我们团结一致,为发展土壤科学事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努力奋斗!”的题词。
陆发熹办土壤研究所的指导思想是采取实验室、实验农场和农村科研生产基地相结合的方法,用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又从生产实践中发展土壤科学理论。由陆发熹主编的《珠江三角洲土壤》一书,集中反映了这一指导思想。该书获得了广东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土壤普查
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发展农业生产,1958年3月,广东省开始土壤普查的试点工作。10月,在新兴县召开全国土壤普查现场会议,推广广东的土壤普查经验,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陆发熹从苏联进修回来后就积极参加这一工作。他特别重视总结农民识土、用土和改土的宝贵经验。在他倡导下,1960年广东省开展了土壤资源调查补课,重点总结农民用土、改土经验。为了汇总广东省第一次土壤普查资料,在他的主持下,组织了广东土壤研究所、农业科学院、农业厅、中山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夜以继日地奋战了几十天,编写了《广东农业土壤志》,于1962年10月出版。全书4篇19章,系统地反映了以耕作土壤为主的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性,论述了低产田改良利用的原理与措施,进行了土壤农业利用分区,不仅为广东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对土壤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陆发熹是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委员会委员。他应用土壤普查成果,参加编写《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与沈梓培共同编写《中国农业土壤的熟化过程及肥力演变规律》,还参加审查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成果——《中国农业土壤志》的工作。
1978年,全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陆发熹担任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副组长、中南地区和广东省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组长,参加制订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和土壤分类系统。他经常深入湖南省、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技术指导,学术报告和成果验收。他充分地研究了两广的红壤、赤红壤、砖红壤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石灰岩地区土壤利用改良问题;还先后到广西百色、南宁市、钦州市和广东湛江、茂名市、肇庆市、韶关市、梅州市和汕头市等地考察,沿途采集分析样本,观察地貌景观,研究广东土壤地带界线划分问题。当时他年事已高,但仍经常带病参加土壤普查技术顾问组的活动。他对土壤科学事业极端负责的献身精神,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搞好土壤普查工作,使中南五省的土壤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大成果。1987年,湖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土壤普查成果汇总的省份。
培养人才
陆发熹在教学工作中,一贯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早在1950年,他便带领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与农民合作,在酸瘦的黑坭田上进行水稻深耕增施有机肥,改良中低产田的试验,使早稻亩产由原来的100多公斤提高到250公斤。学生通过这样的试验活动,不仅增长了有关土壤肥料的科学知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紧密结合国家建设任务进行教学实践,把学生放到生产建设中去锻炼提高,是陆发熹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50年代初,他先后带领学生参加华中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的粤汉铁路沿线土壤调查、广东省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广东橡胶考察团和广东土壤概查等工作,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感情,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结合任务进行教学的宝贵经验。陆发熹自己走遍广东的各个县市、收集大量资料,编写各种调查报告,提出合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的建议,为他后来研究广东土壤农业分区,从物候、气候、土壤特性、地质、作物分布等因素划分土壤地带界线,以及编写《广东土壤农业利用分区》和《珠江三角洲土壤》作了准备。
文化大革命期间,陆发熹遭到种种摧残和迫害,特别使他痛心的是多年积累的土壤标本等科学资料以及实验设备遭到损坏。粉碎四人帮后,陆发熹重新担任华南农业大学土化系系主任。在广东省农委和高教局的支持下,有关部门拨给研究经费,使他恢复和发展红壤利用改良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和改善实验室设备的愿望得以实现,为培育人才创造了条件。
文化大革命使师资和科研人才出现断层。为了弥补这一损失,他积极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同时亲自推荐人员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进修或合作研究,还非常重视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参观访问、讲学,或担任名誉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使青年师生了解国际土壤学的发展状况。他对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启发式教学,注意认真选题,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注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热心社会工作
陆发熹不仅投身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热心于社会活动。他先后被当选为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一、二届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三届荣誉委员;中国土壤学会第二、三届理事;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届荣誉委员;广东省土壤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农学会、农业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他还是广东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综合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农业顾问组成员。他经常到农村调查研究,曾就农村滥用耕地导致耕地减少、滥伐森林和不合理开采矿产而引起水土流失、乡村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德庆县的水土保持工作等问题,提出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陆发熹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关心农业生产建设,关心农业科学教育。他为我国土壤科学事业和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地耕耘。他的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先后发表50多篇论文,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恩师陆发熹教授赞
(广东省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陈南光校友)
(一)
首赞恩师陆发熹,教书育人五十秋;
辛勤耕耘结硕果,万千英才布神州。
(二)
二赞恩师陆发熹,土壤科学扛大旗;
南方资源与分类,区划利用立奇功。
(三)
再赞恩师陆发熹,敬业乐群众人钦;
为人师表好品德,高风亮节铸丰碑!
简历
1912年10月23日 出生于容县。
1932年 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高中部。
1936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获农学士。
1938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院土壤学部,获硕士学位。
1938—1940年 由中英庚款会资助,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
1940—1942年 任四川农业改进所技士,土壤股股长。
1942—1948年 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
1948—1952年 历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教授,农业化学系主任。
1952年以后 历任华南农业大学(1983年后改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常务编辑。
1956—1958年 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
1958年以后 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主任;广东省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顾问。
1958年以后 先后兼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团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荣誉委员。
1958年以后 先后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土壤学会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广东省农学会土壤肥料研究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广东省农业生物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广东省土地学会名誉理事。
主要论著
1 陆发熹.广东重要土壤中可交换氮可交换盐基及盐基交换量之研究.中华土壤肥料学会,土壤与肥料(季刊),1937,1(3):58—87.
2 陆发熹.彭县什邡之土壤.成都:四川农业改进所土壤专报甲种第一集,1942.
3 陆发熹.成都平原区土壤肥力之概性.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3,3(4):43—55.
4 陆发熹.陕西中部及南部土壤概要.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63—175.
5 陆发熹.陕西植棉土壤概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6,5(4):187—190.
6 陆发熹.泾渭渠诱致土壤盐渍之情况及改良建议.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7,6(1):13—17.
7 陆发熹.广东西沙群岛之土壤及鸟粪磷矿.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季刊,1947,6(2):67—76.
8 陆发熹.广东水稻田水稻深耕深度问题.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土壤研究所,土壤汇刊第一集,1959:11—13.
9 陆发熹,沈梓培.中国农业土壤的熟化过程及肥力演变规律.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34—52.
10 陆发熹.怎样培养和提高广东土壤肥力.广东农业所,农业简报,1962(27).
11 陆发熹.红壤的利用和改良.人民日报农业科学文选第二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64:163—167.
12 陆发熹,何金海,朱世清等.湛江及钦州市土壤农业分区.中国科学院中南土壤研究室,中南土壤季报第Ⅸ号,1965.
13 陆发熹.土壤肥力发生的机制和培肥关键.广东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肥料资料汇总——红壤第5期.
14 陆发熹,朱世清.广东省主要水稻土肥力状况和培肥措施.广东农业科学,1979(6).
15 陆发熹,朱世清.广东土壤农业分区.广州:广东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汇编(1),1981:1—105.
16 陆发熹,袁焕祥,沈道英等.珠江三角洲沙围田区水稻土养分含量状况研究.广州:广东土壤研究所,科研成果汇编(1),1981:151—159.
17 陆发熹,朱世清,户家诚.珠江三角洲土壤资源评价及土壤农业利用区划.广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广州分社,1984.
18 陆发熹主编.珠江三角洲土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
19 Lu Fa—sxi.A Study of Soi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Soils and Their Management——A Sino—European 透视》,1989: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