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公良村

公良村

公良村——该行政村隶属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公信乡,全村国土面积19.35平方公里,海拔1,190.00米,年平均气温 20.00 ℃,年降水量 1,330.00 毫米,适合种植 橡胶-茶叶 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096.00亩(其中:田492.00 亩,地4,604.00亩),人均耕地2.48亩,主要种植 橡胶-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23,761.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473.0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1.69 亩,主要种植 橡胶-茶叶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67.00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461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 %)。有46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31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6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0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7户(分别占总数的23%和23%)。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否;距离最近的车站28.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8.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7 辆,摩托车127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2.00 亩,有效灌溉率为9.6%。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2.0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2.00万元,占总收入的65%;畜牧业收入 40.00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1289头,肉牛 71 头,肉羊 0 头);林业收入 3.00 万元,占总收入的1.7%;第二、三产业收入17.00万元,占总收入的9.9%;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827户,共乡村人口3625人,其中男性1856人,女性1769人。其中农业人口3625人,劳动力2369人。该村以佤族傣族族为主,其中佤族1262 人,拉祜族673人,傣族92人汉族31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0 人(人员名单附后),占人口总数的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 362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1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 24 公里。该村建有公厕9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个,人畜混居的农户461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332.00平方米,拥有教师17人,在校学生393人,距离公信乡中学14.00 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93 人,其中小学生328人,中学生65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1 人,少数民族党员31人,其中男党员29人,女党员 2 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2个村民小组。

村务公开

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2568个(劳均3元)。年末集体总收入 9.00 万元,有固定资产25.84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 1.00 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 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收入、费用、结余、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固定资产。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收入低,影响产业发展。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改善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橡胶、茶叶。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92.00 亩,有效灌溉率为9.6%。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2012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1693.08万元。该村目前正在发展橡胶-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橡胶-茶叶产业。

新农村建设

公良村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通过加强基础建设、改造农村环境、发展农村产业、创新农村管理机制、改变农村精神风貌,构建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加强产业建设,确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思路,巩固和提升橡胶、茶叶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蚕桑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二、加强基础建设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在提高通往各自然村道路等级;不断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现有农田灌溉沟渠的修复,提高耕地的有效灌溉率。

三、整治村容村貌,美化农民居住的生活环境。搞好人畜分居工程,培养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卫生意思,完善村规民约, 积极开展"五改"(即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灶),大力治理"五乱"(即柴禾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粪土乱放、畜禽乱跑),全面清除村庄"脏"、"乱"、"差"。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谐、文明、进步。

参考资料

村务公开.-.2016-04-06

新农村建设.-.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