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长颖燕麦

长颖燕麦

不实野燕麦(学名:Avena sterilis 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已分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植株茎干直立,株高可达200厘米;叶片长披针形小穗具两颖,颖片草质,质地较薄,卵状披针形,小穗含小花,披针形。不实野燕麦生长在暖温带地区,可生长在海拔小于2600米的不同土质田地。常与燕麦、小麦、大豆等混生,喜湿,危害耕地、果园。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 植株茎干直立,株高达80-200厘米;叶片长60厘米,宽8-12毫米,长披针形。小穗具两颖,颖片草质,质地较薄,卵状披针形,具7-11条脉。

小穗含3-5朵小花,披针形;小穗成熟时整个小穗自颖之上脱落;小穗轴长3-2毫米,节间矩圆形,先端膨大,具棕黄色的硬毛,小穗轴从小花腹面基端伸长,且紧附着于第二小花,脱落于第一小花的基部,仅第一小花的基部具加粗的基盘,并具关节,成熟时易断落,其他小花不具关节,成熟期不易断落。小花的外狭椭圆形,长25-30毫米,宽约3毫米;深黄色、黄褐色、棕色或暗棕色;中下部密生深黄色、黄褐色或暗褐色的硬毛,先端尖,2齿裂;外稃有芒,芒从外稃的中下部伸出,膝曲扭转呈芒柱,长25-60毫米,成熟后的芒为暗褐色;外稃大部分内卷紧包着内稃,内稃具2脊,脊上具短毛。小花的基部斜截,基盘密生深黄色、黄褐色或暗褐色的硬毛。颖果矩圆形至椭圆形或矩状椭圆形长6-8毫米,宽约2毫米,米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密被白色长柔毛,背面凸圆,腹面平,中央具一条较浅的纵沟;胚小,近三角状卵圆形,长约占颖果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基部胚根外凸;种脐凹入,具小尖头,黄褐色。

生长环境

不实野燕麦生长在暖温带地区。可生长在海拔小于2600米的不同土质田地。常与燕麦、小麦、大豆等混生。喜湿,危害耕地、果园。

分布范围

不实野燕麦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分布于日本、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阿拉伯半岛以色列黎巴嫩俄罗斯肯尼亚马耳他摩洛哥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突尼斯、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土耳其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英格兰、阿尔及利亚西班牙阿根廷、秘鲁、乌拉圭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美国、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

生长习性

不实野燕麦它比同属种具较短的休眠期,种子具有能往湿地生长的趋性。在生长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种子会在当年秋天的第一场雨后萌发。

物种危害

不实野燕麦可为害麦类、豆类及玉米、葡萄、橄榄树等作物,造成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据报道,不实野燕麦是为害冬小麦最严重的寄主,并且不实野燕麦的结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繁殖速度是小麦的4-10倍;一旦传入,将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减产;其种子在环境条件不适应时,可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给防除带来更大的困难。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严防传入传播

根据研究和口岸截获情况,不实野燕麦易混杂于进口的小麦、大豆等原粮中,其芒易粘附在进口货物的包装物上。针对不实野燕麦生物学特性、分布、传播特性以及危害的相关货物,研究制定检疫操作方法,规范实验室的检测程序;研究实验室检疫鉴定方法,尤其是鉴别特征的研究,制定检疫鉴定标准,进行针对性检疫,提高不实野燕麦的检出率,严防不实野燕麦传入传播。

采取有效措施

中国的大部地区为不实野燕麦的适生区,为了严防不实野燕麦侵入中国,保护中国农业生产安全,要加强对不实野燕麦的防范。对进口的港口、运输道旁、加工厂周围、种植小麦、大豆的田间进行调查,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铲除与扑灭,切实注意防范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