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

史氏蝗莺(学名:Helopsaltes pleskei),又名Pleske's grasshopper warbler和Taczanowski's warbler,是鹟科蝗莺属的一种鸟类。

形态特征

史氏蝗莺雌雄羽色相似,体型略大(16厘米)的单调灰褐色莺。嘴明显较其他蝗莺长而粗壮,上体从头到尾包括两翅覆羽和飞羽表面灰褐色或暗褐色,没有任何中央斑或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稍淡,性呈凸状,中央尾羽最长,外侧尾羽依次缩短,性具不明显的深浅两色横斑和宽的暗色次端斑,除中央一对尾羽无白色尖端外,其余外侧尾羽具有窄的白色尖端。第二枚初级飞羽和第5枚等长或介于第5枚和第6枚之间,第3枚和第4枚初级飞羽亦等长。眉纹污白色。贯眼纹黑色。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缀有皮黄色。虹膜褐色或暗榛色,上嘴褐色,下嘴灰肉色,脚暗肉色。

栖息环境

史氏蝗莺主要栖息于裸露高地及山麓的开阔荆棘丛,海洋、河口、沿海岛屿,以及海边和水塘、沼泽和红树林地带。常在海边红树林和芦苇、沼泽中活动,通常不远离海岸活动。 更喜欢有厚草、芦苇或低矮灌木的湿地栖息地,这样可以保持隐藏和安全繁殖。 在冬季,栖息在红树林和芦苇床附近的低矮灌木丛中。在日本,它们尤其更多的是生活在密集的竹草、小山茶树、松树林和月桂树林。

生活习性

史氏蝗莺在中国主要为旅鸟,仅春秋迁徙季节见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或许有部分在中国越冬。常单独活动,多在海边芦苇丛和红树林中活动和觅食。史氏蝗莺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躲藏行为。它们通常在厚厚的植被中靠近地面的地方活动。性胆小,善隐藏,通常不远离海岸。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史氏蝗莺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联邦(东亚区)和越南。游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日本及朝鲜南部;迁徙经中国东南部。越冬鸟见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通常从5-7月,并且雄性通常在雌性之前大约两周到达繁殖地。在求爱和繁殖期间,雄鸟会变得更加显眼,在芦苇上栖息并大声唱歌以吸引配偶。与雌性史氏蝗莺不同,雄鸟总是重新使用相同的繁殖地点,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雌鸟在其一生中只在一个巢里繁殖一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雄性可能一次与多于一个雌性繁殖。

一般来说,雌性史氏蝗莺在繁殖季节的不同时间繁殖,这取决于它们的年龄。较年轻的雌鸟通过在繁殖季节后期交配来提高其存活率,而年龄较大的雌鸟通常较早交配以提高其繁殖率。雌鸟更喜欢羽毛具有更宽生长带的雄鸟,因为这代表了比生长带更窄的雄鸟更健康。

史氏蝗莺在低矮的柳树丛和灌木丛中筑巢,通常低于2米。在巢内平均产下4个蛋,一般产3-6枚卵。雌鸟将卵孵化约14天。孵化后幼鸟离开巢穴的时间大约13-15天。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

史氏蝗莺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丧失,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包括住宅和商业开发,农业和污染。

俄罗斯图们江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可能导致人类活动增加,污染也相应增加。在日本的伊豆群岛,东京政府提交了一项旅游开发项目提案,该项目涉及破坏该物种大部分栖息地。毫无疑问,这种发展将对生活在这些岛屿上的史氏蝗莺繁殖地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中国,沿大陆海岸不断发展,减少和降低了史氏蝗莺的湿地栖息地。

史氏蝗莺的衰落原因并不全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2000年日本三峡地区的火山爆发导致整个地区被灰烬覆盖,造成叶竹节虫科数量严重减少,导致依赖于该物种的鸟类严重缺粮。昆虫作为食物来源。火山爆发还导致土地塌形成400米深的陨石坑,摧毁了50%的史氏蝗莺的栖息地。以及排放出对史氏蝗莺有毒的气体,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种群数量下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