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
杨杰(约1023年—约1092年),字次公,北宋无为市(今安徽庐江县)人。他在嘉四年(1059年)中进士,后授官太常数任,元祐三年(1088年)任礼部员外郎,出守润州州官,不久改任两浙提点刑狱。杨杰深信禅宗和西方净土,曾从天衣禅师游,并晚年常画丈六弥陀尊像,随行供养观念。他在官场上备受推崇,一时礼乐之事,皆预讨论。杨杰寿终时,“感佛来迎,端坐而化。”他的遗文被南宋赵士㼄辑为《无为集》十五卷。
基本介绍
元丰中,官太常者数任,一时礼乐之事,皆预讨论。尝议玉牒帝系自赵朓而上,世次莫知,则僖祖为始祖无疑,宜以僖祖配感生帝。又请孝惠贺后、淑德尹后、章怀潘后皆祖宗首纳之后,孝章宋后尝母仪天下,升之礼,久而未讲,宜因慈圣光献崇配之日,升四后神主祔于祖宗室,断天下之大疑,正宗庙之大法。由是四后始得升祔。
赵顼诏秘书监刘几、礼部侍郎范镇议乐,几请命杰同议。杰言大乐七失,并图上之。神宗下几、镇参定,镇不用杰议,自制。乐成,诏褒之。元丰末,晋州教授陆长愈言:“近封孟子邹国公,宜春秋释奠,与颜回并配。”下太常议,杰与少卿叶均、博士盛陶、王古、辛公佐以谓凡配享从祀,皆孔子同时之人,今以孟轲并配非是。礼部复言:“自唐至今,以伏生、高堂生等二十一贤从祀,岂必同时人?”诏从礼部议。
赵煦即位,议乐,又用范镇说。杰复破镇乐章曲名、宫架加、十六钟磬之非。又论镇以黑黍用制律、铜量,叩之不合黄钟,以世无真黍,用太府尺为乐尺,下旧乐三律。详具《乐志》。杰在赵顼时与镇异议,至是复攻之,镇之乐律卒不用。元祐中,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除两浙提点刑狱,卒,年七十。自号无为子,有文集二十余卷,《乐记》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