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峡
七里峡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川陕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南麓的广元湖北省武汉市湖北省武汉市。七里峡,顾名思义,就是两岸高山之间形成的一道幽长、幽静、幽深、幽美的峡谷,七曲九弯,谷壁陡峭,绿树交织,藤蔓垂拂,时而山重水覆疑无路,时而谷回路转又一“村”;清澈纯静的溪水,时而飞瀑泻长,时而跃生水花。潭如碧玉,绿意尽染,可触可摸。游人至此,完全与自然融合,陶然忘我,其乐无穷。峡谷呈南北走向,两岸山壁刀削斧砍样壁立对峙,窄处,宽仅丈余,在峡底仰面可窥一线天。峡谷里碧水潺潺、怪石嶙峋,两边奇峰罗列,溶洞无数,其中远近闻名的祖师洞、焦赞洞、孟良洞隐逸在古藤老树间。七里峡很早以前就有古人在绝壁上开开凿来的人行便道,如今尚能看见在那峭壁上修建便道的凿孔,以及在那河床上显露的人行石级。
人文历史
东西两山壁立万仞,傲然对峙,峡中最窄处观天一线,奇景有江心鱼推磨,杨八姐蹬石等,游记诗文颇多,较著名的是清同治年间举人张映辰所写的《七里峡》:“分驰两峡走云连,仰面惟窥一线天。谁遗五丁通鸟道,飞泉如雨雨如烟”。
景点概况
走进七里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稻田,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房舍,一种世外桃源的景象。
穿过房舍,进入谷中,悬崖上有一个巨大的山洞---名叫赶龙洞。相传当年一条巨龙在七里峡兴风作浪,发大水,淹良田,毁庄稼,使百姓遭殃。一位道士施展法术将龙制服,赶入洞中,让其永世守候七里峡。洞口上用生石灰刷写“大干社会主义”的标语,使这个寂静的山谷,印上了岁月的喟叹。走进峡谷,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清凉,在炎炎夏日,没有一丝闷热的感觉。头上绿树遮天蔽日,脚下绿水淙淙西去,林间益鸟吱吱细语,迎面清风轻轻吹拂,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山因谷灵,谷因山幽。人在谷中行,但见连峰迭出,碧水环绕,清秀脱俗,幽雅含蓄,山水之意,可见一斑。将至终点,峡谷突然逼窄陡峭,“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一道人工雕琢的石梯从悬崖上垂至谷底。拾级而上,似在半山中穿行。初夏时节的七里峡,满眼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清新。在谷中行走,抬头望天,风清云淡,低头见水,水曲流深。“七里峡天远,千重元水寒”,“鸟声青嶂里,人溶翠微中”。到七里峡这个天然氧吧去畅游一番,既能锻炼身体,还可冶炼性情,更能领略自然风光,真可谓一举三得。
旅游信息
“七里峡”因有上七里、下七里、左七里、右七里这四条苍翠幽静的峡谷而得名,峡中飞瀑、流泉、幽潭无数,险崖、危岩、奇石处处可见,满峡长满奇花异草、古树怪藤。人行其中满眼如黛,翠色染衣。峡谷中凉风袭人、猿鸣惊心,米仓古道就在那绝壁深谷间蜿蜒而伸。春天时分,山花烂漫,满谷飘香,特别是漫山的杜鹃花映兴安杜鹃。每当秋临,金风送爽,层林尽染,万山红遍,秋风一吹,峡谷中黄叶望空而下,宛如仙境。
因米仓山地处川北边缘,绵延的重峦叠嶂将古朴的七里峡与近现代社会长期隔绝,再加上现代化的交通道路也已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了坦途,古道被废弃,久之则被遗忘,米仓道七里峡也就被岁月淹没,不为外界所知,也正因为此,那里的原生状态才得以保存。今天,随着现代人对原生环境和自然状态的回归与追寻,米仓古道再次被人们重新找回,人们在回味历史、追寻古代文明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在旺苍米仓山中竟然隐藏着这么一条仙境般幽美的峡谷“七里峡”。
七里峡七曲九弯,山重水复,峰回路转。山色春日艳丽,夏日清幽,秋日叶红,冬日素雅,四季有景色而景色不同。端公潭瀑布溅玉飞花,红沙河的峡谷幽深,大红岩的云海沉浮……奇特的自然美景及古人遗留下来的古庙、木雕、铁佛、铁钟,构成的岂止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